羅希
[摘 要]近年來,隨著實體經濟的飛速發展,金融市場也越發充滿活力,越來越多的企業集團已經意識到單一的金融工具不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以永續債為代表的新型混合金融工具備受青睞。與此同時,對于其會計屬性的判斷也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文章對永續債發行方的會計分類進行探討,借用南昌市政集團的可續期中期票據進行實例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未來永續債發行方的條款設計建議,以期為發行方企業在劃分權益工具與金融負債時應考慮的要素提供借鑒。
[關鍵詞]永續債;企業會計準則;發行人贖回權;利息遞延支付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0.043
永續債是同時兼具“股性”和“債性”的新型融資工具,武漢地鐵公司于2013年發行了國內首只永續債,其后幾年永續債的發行進入一個井噴期。永續債在設計條款時主要有四個特征:一是發行人在約定期末有贖回或續期選擇權;二是發行人付息期可選擇不付息進行遞延付息;三是發行人債務續期或利息遞延則票面利率應提高;四是永續債在企業破產清償中與普通債務順序一樣。從永續債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可以看出其具有債權、股權雙特征,導致實務中永續債的會計分類存在眾多難點與分歧。為此,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在2019年發布了關于永續債會計分類以及財稅處理的相關指導性政策文件。
1 永續債發行方會計分類要素
根據2017年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企業會計準則及財政部2019年發布的永續債相關會計處理的有關規定,永續債發行方在確定永續債的會計分類時,應當同時考慮以下四個要素。
1.1 償付順序
永續債發行方應當在考慮發行合同中關于償付順序的條款設計后合理確定其會計分類。當永續債的發行條款未包含其他情形導致發行方必須償還永續債或其他形式的債務時,如果永續債條款明確規定發行方清算時先償還其他一般債務的,通常表明發行方償還永續債不是必須條件,應將其分類為權益工具。與此相反,如果永續債條款規定發行方清算時其他一般債務的償還順序與永續債相同,則永續債發行方應當審慎考慮對于此償還順序是否會導致發行方償還永續債成為必要條件,并以此確定是將其分類至金融負債還是權益工具。
1.2 發行人贖回權
當永續債的合同條款規定無固定到期日,并且持有方在任何情形下均無權要求發行方贖回該項永續債的,一般表明發行方沒有義務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應將其分類為權益工具。當合同條款沒有明確規定到期日,但是明確了存在贖回日的,并且在發行方必須無條件行使贖回權的情況下,一般表明發行方有義務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應將其分類為金融負債。
1.3 利息遞延支付
一般來說,永續債中的強制付息條款會導致發行人將不可避免有合同義務交付現金,應將其分類為金融負債。發行人對永續債遞延付息條款的設計一般有以下三種:一是明確設置遞延條款允許利息遞延支付;二是發行條款沒有設置遞延付息條款但允許發行人拖欠派息;三是發行條款中無遞延付息條款。如果發行人即使在合同中沒有設計利息延期支付條款,但是發行人永續債的償還順序在其他債務之后的,也可以將其分類為權益工具。
1.4 強制付息事件的觸發
永續債發行方募集條款中強制付息事件觸發的可能性是將其確認為金融負債還是權益工具的標準之一。有些發行人會在合同中設計“如果在每個付息周期末發行人的信用評級下降至A+以下時則全額兌付債券本息”的強制付息事件觸發條款。對于此,有些發行人將其分類至權益工具,有些發行人則分類至金融負債。同樣的強制付息條款卻有不同的會計分類,主要因為發行人對現有規定的理解不同。發行人能否控制該強制付息事件,進一步導致其是否有權利決定延期償還債務,但是“發行人能否控制”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觀性。如果強制付息條款所描述的事件不是不可能的事件,則發行人就要審慎考慮其發生的可能性并以此確定其會計分類。
2 永續債發行方會計分類實例分析
2.1 公司簡介
南昌市政集團是一家產業橫跨車、水、氣、市政、地產和投資等領域的大型國有企業,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團總資產達1337億元,凈資產406億元,2019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27億元,利潤總額22億元。南昌市政集團2018年公開信用評級上調至AAA,實現了在銀監、證監兩個債券發行市場,即“全市場”的最高信用等級,具有較強的融資能力。
2.2 “20洪市政MTN002可續期中期票據”分析
經批準,南昌市政集團于2020年7月30日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行了5億元可續期中期票據。本期公開發行的可續期中期票據主要用于償還公司借款和補充企業流動資金。該中期票據規定,在每三個計息周期末,發行人可以選擇是否兌付或者延續,于是該中期票據就有了“無固定期限”的特征,南昌市政集團將其分類至權益工具,具體分析如下。
2.2.1 關于償還順序
本期中票規定:“如果本公司發生破產清算,則本期中票的本金和利息與其他待償還的債務工具清償順序一致。”條款規定只有在破產清算時才需要結算。由于發行人是有限公司,并非有限壽命主體,其清算只有在不能持續經營的情況下才會發生,考慮其清算中的順序問題,將會與持續經營假設發生矛盾。所以,可以認為此中期票據的償還順序不會導致發行方實質性的償付行為,此類清算條款對其中期票據的會計分類問題不會產生根本影響。
2.2.2 關于贖回權
本期中票規定:“每個贖回日,融資人有權按面值加應付利息贖回本期中期票據:①融資人按照發行合同中的贖回條款贖回;②融資人因稅務政策變更導致對其產生不利影響進行贖回;③融資人因會計政策變更導致對其產生不利影響進行贖回。”上述條款僅發行人有權選擇贖回,持有方在任何情況下均不能要求發行人進行贖回,因此對發行人不構成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合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