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昌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保險事業也隨之發展。會計監督和內部控制是保險企業整體管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兩者之間,內部控制是實施會計監督的重要基礎。保險公司管理模式的逐步轉變,功能也發生了變化,從內部會計核算到監督管理已成為部分保險公司的日常管理和主要業務。在保險企業中,會計監督在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支持下,可以有效促進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關鍵詞]保險公司;會計監督;財務決策支持系統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0.047
1 引言
當前,保險業發展中存在著許多風險,除了保險欺詐的風險外,內部控制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內部控制問題影響保險公司的經營效率,影響被保險人的利益,甚至影響我國金融環境的健康發展。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完善和普及,改進內部控制系統已成為保險公司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2 會計監督與內部控制的內涵概述
2.1 會計監督
會計控制是企業總體控制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保險監督和控制主要通過會計手段進行所涉及資金的經濟交易和活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會計信息系統包括以下部分:以會計為基礎的會計和管理會計,其中包括工資會計、資本資產會計、產品會計、風險會計和銷售會計等具體組成部分,其中包括對財務報表的分析。財務狀況、預測和決定分析、資金管理分析和經濟核算管理分析的內部,從數據處理的角度來看,會計活動對信息有一定的影響,是一個有組織的過程。數據處理和信息生成,可以分成多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處理任務,所有這些任務相互關聯、相互補充,并符合一個單一的目標,形成一整套一致的會計活動。會計師綜合會計信息系統應包括一個會計系統、一個財務管理系統和一個財務決策支持系統。
2.2 內部控制
在保險企業中,內部控制主要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為更好地保護資產,實現發展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控制制度。內部控制是保險企業必須建立的一種管理和控制制度。其目的是規范公司的各種會計實務,確保所有會計數據和信息的真實性,消除公司經營中的潛在風險。
3 我國保險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3.1 業務人員管理問題
業務人員的能力和資格水平決定了保險公司內各項業務的順利進行。業務員和企業之間的關系不是雇用關系,而是委托關系。這種關系的特質使企業更難管理銷售人員。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代理人通常不太關心公司的形象,缺乏責任感。此外,權利、責任和利益的執行得不到保證,導致責任的模糊性。
3.2 承保與理賠環節出現的騙保問題
保險和理賠是保險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風險防范的重點。特別是在信息時代,保險業務已經擴展到在線平臺,為保險公司及其客戶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但也為洗錢提供了機會和漏洞。一些保單持有人利用保險公司責任的漏洞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從而從保險公司獲得大量賠償。此外,一些業務員與客戶合作,以獲得欺詐性索賠。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保險業的形象和秩序,而且影響社會秩序。
3.3 管理職能缺失問題
在保險事業中,會計控制不僅限于對個別財務交易的監督,還包括對整個業務的控制和分析以及內部控制。因此,監督管理人員只有一定的財務管理能力,就不能勝任監督任務。它必須對社會的所有活動有一定程度了解,并能夠以全面和高質量的方式發展其功能價值。然而,在一些保險公司,監管人員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學習能力薄弱,導致工作效率存在差距。還有一些人的道德水平很低,他們有時會偏袒他人。為了迅速增加市場份額,新成立的保險公司通常通過向投保人提供額外的非合同利益和增加傭金來獲得市場份額。甚至有一些公司為了提高業績,把銷售任務交給所有的家庭工人,這使得所有的部門都處于銷售的最前沿。參與財務管理的部門和人員的控制職能難以履行,監督的科學性得不到保證。
4 風險管理下保險公司的內部控制措施
4.1 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在保險公司執行內部控制制度時,要著重強化對各個不同環節與階段的監督管理工作。在經濟活動發生的不同階段要進行及時的跟蹤與管理。如此一來,一旦問題出現或存在風險發生的隱患即能快速反饋與處理,進而做好相關的處理工作。另外,會計監督工作也要與保險公司中的內部審計進行有效的結合,以審計對經濟活動與資金管理的全面審查工作來實現更為有效的監督管理。內部控制與會計監督要結合自身各項業務發生的流程特點,進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相關監督制度確立,進而能夠全過程、全方位的對公司運營提供監督與控制保障。
4.2 強化保險公司內部控制及風險監管評估體系構建
關于保險公司在風險管理框架內的內部控制,政策要求根據有關監管機構的指導文件進行體制監測。同時,適用的控制制度要求保險企業提交控制和評估,即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質量進行積極評價,并將結果報告給監管機構。在過去幾年中,我國保險監管機構已逐步建立了有關的政策框架,以便為保險公司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提供政策指導和綜合業務服務。保險公司需要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和承保情況確定具體的風險管理措施,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市場進行評估和處理。在這方面,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應確保項目的完整性。此外,一個有效的內部監督和評價控制制度需要設立有關的審計機構,履行審計和控制報告監控的職能。保險公司可根據其規模在不同級別設置保險審計機構,確保其工作的相對獨立性,并直接向管理人員報告。與其他控制機構不同,合格的審計人員對于企業風險管理有關的內部控制制度應有科學的了解,能夠保證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正確實施。
4.3 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風險預警系統
初步準備工作。保險公司應審查與資金管理有關的工作流程,并指出關鍵流程。風險評估過程。保險公司對于每一步的可能風險分析主要基于工作流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和風險識別,借鑒以前的工作經驗,以確定在某種程度上風險體系的基本內容。確定風險估值。保險公司應根據風險因素,判斷和確定每個預警指標的標準值和合理范圍,同時對每個風險指標進行量化,以便更有效地評估風險。風險應對過程。保險公司根據確定的風險因素及風險預警指標,分析企業的財務管理,查明差距,同時降低金融風險。此外,當財務管理風險預警系統發出信號時,保險公司的有關人員應及時分析信號的具體情況,并考慮到承保的實際情況,提出更有效和可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