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華

[摘 要]隨著我國現代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各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增強,人才競爭、資源競爭、產品競爭越發激烈,競爭形勢逐漸趨向多元化發展,如何更好地整合企業內部資源,提升企業的凝聚力與發展實力,是目前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單一計劃企業現金管理體系是一種經典的企業現金管理方式,相較于集合計劃,其流程更加簡單、靈活性更高、更具透明性。文章闡述了公司單一計劃企業年金的基本含義,分析了建設公司單一計劃企業年金的方法,對企業年金單一計劃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單一計劃;企業年金;基金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0.108
隨著我國社會養老壓力的逐漸增強,年金成為企業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不僅可提升職工退休后的生活,還是企業提升自身人員凝聚力、提高員工企業忠誠度的重要工具。隨著老齡化問題的逐漸明顯,企業年金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完善企業年金制度、優化企業年金體系建設方法,是企業運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結合人社部門發布的數據資料分析,在2019年6月,我國已經有91326家企業建立企業年金管理體系,覆蓋企業職工人數2471.18萬,基金數額達到16175.74億元,且隨著我國各種年金激勵政策的不斷出臺,各地區企業年金基金運作模式逐漸完善與豐富,單一計劃年金管理體系優勢越發明顯。
1 公司單一計劃企業年金的基本含義
結合《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文件內容,年金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分為單一計劃、集合計劃;文件中的“第46條”明確提出:“企業建立單一年金管理計劃,受委托人將單獨管理委托人交付的年金基金,單獨推行企業年金計劃”。而集合計劃則是指:“同一受托人同時管理多個委托人的企業年金基金,集中推行管理計劃”。[1]也就是說,單一計劃企業年金管理就是指企業作為唯一的委托人,委托自己的受委托人進行管理;或者建立理事會,同時委托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托管人管理企業年金,實施年金管理計劃。從某種程度分析,企業年金的單一計劃更像是企業的私人定制,而集合計劃則是一種標準化和市場化的產品。因此,單一計劃更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契合企業的發展趨向與需求,能夠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結合人社部的數據調查分析可以發現,截至2019年2季度,91326家委托企業中,1.68%的委托企業選擇了單一計劃,而98.32%的委托企業選擇了集合計劃,但是單一計劃數為1531個,集合計劃數為57個,這兩組數據的對比更能夠體現出單一計劃的針對性與具體性。
因此,本次對企業年金管理體系的建設,引進單一計劃,構建單一計劃的企業現金管理機制,提出明確的單一計劃實施策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助力。
2 建設公司單一計劃企業年金的方法
2.1 規范企業年金計劃繳費管理
繳費管理是單一企業年金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工作人員要規范繳費管理,營造良好繳費環境,以此凸顯年金計劃的實施優勢。一方面,建議企業工作人員要優化設計企業年金繳費方式,將其與績效機制相融合,形成企業激勵體系,以此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使員工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年金繳費中。結合目前企業的實際情況,一些企業的發展狀況不穩定,在繳費方式設計中可以提出“多種繳費方式結合”的理念,將企業的年利潤作為基礎繳費標準,若利潤較高,則可以適當多繳納,若利潤不足,則可以適當少繳納;還可以使用工資比例法,結合不同員工的實際工資,按照一定比例繳納年金,以此滿足員工的實際情況,避免不合理的繳費加大員工的個人壓力;[2]另一方面,企業要注意繳費公平,可以通過協商繳費方案完成繳費,也可按照職工的不同級別進行繳費,以此激發職工的上進心,實現“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凸顯公平理念。
2.2 規范企業年金基金管理合同到期備案
基金管理合同是企業年金體系中的重要構成之一,企業工作人員要認識到管理合同的重要性,嚴格監管合同到期時間,及時備案,保證管理合同的有效性,保證合同內容符合企業實際需求,以此完成企業年金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年金的建設作用。在實際過程中,企業年金單一計劃管理合同到期之后需要順延或者記性備案,若無變更,則需要委托人結合《企業年金計劃管理合同指引》文件內容,向地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報送順延、續簽說明;若對原有內容進行變更,則需要結合《企業年金計劃管理合同指引》內容重新備案,準備續簽申請函、合同條款差異說明、續簽合同等備案材料。[3]
若需要變更年金計劃,進行變更備案,則需要完成合同主體條款調整與變更,受委托人需要重新備案。若企業年金計劃的受委托人發生變更,則需要前任管理人員辦理合同終止,新任管理人員簽訂受托管理合同、托管合同、賬戶管理合同與投資管理合同,由新任委托人履行備案流程;若委托人不變,則需要更換賬戶管理、投資管理人、托管人,需要該人員辦理終止手續。若變更年金計劃名稱,則需要受委托人提交申請計劃,提供新的營業執照、工商行政部門授予的變更名稱文件等資料,以此完成備案。[4]
2.3 嚴格執行服務收費標準
要想建設公司單一計劃企業年金,建議要嚴格執行服務收費標準,維護企業穩定。結合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提出的年金計劃文件內容,結合企業實施年金計劃過程中出現的服務標準不一致、收費不同的情況,進一步制定企業年金基金的服務與收費標準文件。在實際過程中,企業需要嚴格執行這一標準文件內容,遵守備案內容,簽訂《自律公約》,為維護年金市場穩定做出一份貢獻。結合企業年金內在動力不足、稅收激勵作用有限的情況,為了解決年金資產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企業在制訂單一計劃的同時需要明確公約中的四方管理人收費標準,若出現管理機構違反公約內容的情況,則可以上報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給予相應懲罰,貫徹落實收費標準,推動企業年金健康有序發展,增強企業年金動力。[5]
2.4 制定政策實施外部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