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齊磊
[摘 要]財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一環,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要確保財會信息的全面準確,應當將財務工作延伸到業務前端,推進業財融合,這不僅是確保企業持續穩健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防范財務會計風險的重要舉措,業財融合的持續推進能夠充分發揮出企業財務管理的價值作用,讓財務工作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關鍵詞]業財融合;財務管理;財會信息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0.161
業財融合從本質上來說是依托各種有針對性的措施將財務管理活動滲透到企業各項業務工作中來,確保兩者的充分融合,實現業務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共享。財務管理人員借助于對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的研究,制定更有針對性的財務管理方案,而業務部門基于財務預算來對自身活動實施優化調整。推進業財融合可以保障財會信息的準確性,防范財務風險,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的提高。
1 業財融合的內涵與關系
1.1 業財融合的內涵
在新時期下,業財融合要求企業各項業務活動與財務管理工作融合發展,業務能夠第一時間反饋到財務而產生信息流,其中包含了企業財會信息以及業務信息,推進業財融合可以確保企業財會信息和業務信息充分整合,有助于提升企業財會信息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全面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經營狀況。基于這一角度來說,財務管理人員需要盡快樹立現代化的思想理念,積極主動將財務管理工作拓展到業務前端,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突破財務管理和業務活動之間的限制,拉近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關系,確保各部門工作能夠協調配合開展,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業財融合從本質上來說即財務管理延伸到業務前端的流程優化和重構。[1]
1.2 業財融合之間的關系
第一,兩者之間屬于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目前國內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競爭發展環境更加復雜,經營管理過程中涉及諸多方面的內容,而財務管理屬于企業經營管理系統中的關鍵環節,通過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更加客觀地反映企業經營發展實際。因此財務信息處理應當始終遵循從企業經營管理實際出發,財務管理人員要真正意識到自身工作對于企業各項業務活動有序開展的重要意義,依托于建立財務信息共享平臺,促進財務和其他各項工作的聯系,將財務管理真正滲透到業務活動中來;第二,兩者表現出主動與被動的關系,財務管理部門應當積極主動融合,確保財務管理工作能夠符合現代企業經營發展的實際需求,充分凸顯出企業價值,確保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企業各項業務效益的不斷提高;第三,兩者具有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系,財務管理工作對企業自身發展來說具有雙向職能作用,包括服務與監督,其中監督職能具備很強的原則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完善,企業各項業務管理活動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其自身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處于不斷調整和變化的狀態,所以在推進業財融合時需要正確看待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系。
2 推進企業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進入新時代之后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推進企業業財融合成為了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對現代化企業來說,財務管理必須要盡快拓寬邊界和范圍,財會信息數據也需要逐漸向著外部數據和非結構數據轉變。因此財務管理人員需要更加主動地推進財務工作和業務活動、企業生產活動等不斷融合,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將企業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相結合,進而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具體情況和相關問題予以全方位分析研究。在大數據時代下,借助于推進業財融合不但能夠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高效開展,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財務管理的職能作用,比如信息技術的運用讓管理會計職能更加完善,促進了財務職能的轉變,推進業財融合也確保了業務監督管理和財務風險防控水平的持續提高,為企業持續穩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業財融合是現代企業更好應對市場競爭所做出的科學決策。基于現代企業管理的層面出發進行分析,經濟效益最大化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目標,財務管理工作的目的也是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和戰略規劃的制定帶來參考依據。促進業財融合能夠確保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最終實現,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持續提升。然而現階段很多企業依舊面臨著各類經營風險,所以財務管理工作更應當盡快融入業務活動中來,對業務流程實施有效監督,盡量規避各類風險,確保自身價值和作用的發揮。[2]
3 推進企業業財融合的對策
3.1 完善業財溝通機制
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而言,很多時候容易和企業內部業務部門的相關工作發生沖突,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性因素在于企業財務部門及其業務部門并未進行充分有效的溝通,基于這一角度而言,在風險防控過程中更為明顯,企業業務部門通常為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為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而常常不重視風險防控,對企業業務活動的開展造成了阻礙,而財務部門可能從風險管理的角度著手,在防控風險的過程中嚴格履行自身職責,這樣一來就可能出現兩個部門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因此在促進企業業財融合時首先應當完善業財溝通制度,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與問題,拉近兩個部門的關系,有效降低溝通成本。實際工作中需要組織推進業財一體化運營,比如說投資一體化、市場營銷一體化等,將財務管理工作真正滲透到業務活動的方方面面,強化兩者的正式和非正式溝通,確保業財融合目標的實現。
3.2 業務流程優化再造
實現業財融合的重要前提是盡快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促進業務流程優化再造,企業財務人員要盡快從傳統的核算型財務工作轉變成業務型財務工作,推動業財融合目標的實現。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能夠發揮出非常大的作用與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其一,依靠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以憑借更加統一集中的會計、標準流程以及信息服務,對企業財務會計核算成本予以合理管控,助力會計核算工作水平的提升,有效精減會計核算工作人員數量,讓更多財會人員能夠投身于業務型財務工作中去,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開展,實現財會工作精細化管理目標;其二,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從根本上而言是數據信息庫,其中的財務會計信息更加完整且準確,能夠為業財融合帶來更加充足的數據信息支持,有利于落實好財務分析工作;其三,財務共享中心能夠提供更強大的流程再造功能,能夠借助供應商集中采購、物流服務以及人力資源集中等方式,促進財務管理工作融入業務活動前端,進而對業務前端數據實施有效管理,深入推動業財融合流程優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