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迪
內容摘要:成語是現代漢語詞匯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留學生們了解中國語言和文化的重要途徑,它在現代漢語中的重要地位也奠定了成語教學在詞匯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發展漢語》和《新實用漢語課本》中對成語標識的差異,由此產生關于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對外漢語 成語 教材 大綱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年4月頒布了面向新時代的《國際中文教育中文等級水平標準》,該標準作為國際中文教育的頂層設計與基本建設,為國際中文教育進行課堂教學和各種中文教學與學習提供基本參照。成語作為現代漢語詞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外漢語成語教學自然也是重中之重。現行漢語教材很少對成語進行單列和專門的詞性標識,不利于留學生辨別和習得成語。各種瀏覽器和搜索引擎對同一成語的界定往往也沒有統一的網絡檢索結果,這不僅不利于留學生成語自學和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會增加漢語教師備課難度和備課量。
一.對比分析
成語是指歷史上沿用下來或群眾中長期流傳的見解精辟并含有特定意義的固定短語。很多來自歷史故事、神話寓言或者古典詩文,是現代漢語詞匯寶庫中的重要部分。漢語學習者深入了解和掌握成語,意味著他們已經進入更高的學習階段。
通過對比兩本教材中的成語標識可以發現,《發展漢語》系列教材在全書前頁語法術語及縮略形式參照表中對成語進行單獨排列,標記為“成語 idiom idm./成”。例如,“五花八門”“一帆風順”“支支吾吾”“意味深長”“心灰意冷”“經緯萬端”“眾議紛紜”“前赴后繼”“變幻莫測”“未雨綢繆”“翻天覆地”“調兵遣將”“初出茅廬”“獨斷專行”“滾瓜亂熟”等。而且每課詞匯表中也有相應的、確切的成語詞性標識,這有利于留學生自學成語。此外,課文中的部分成語注釋也有利于學生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知識,提高漢語學習效率,豐富漢語學習成果。
現行對外漢語教材大多數都沒有對成語的詞性進行單獨標識,甚至沒有任何標記。這其中選取比較典型的《新實用漢語課本》為例。在《新實用課本》中,編者為了學習需要將成語歸為習慣用語,標記為IE(Idiom Expression)。例如,“名不虛傳”“畫蛇添足”“入鄉隨俗”“東奔西走”“奮不顧身”“”沉默寡言“敲鑼打鼓”“嫦娥奔月”“頭痛醫腳”“千方百計”“千鈞一發”“禍不單行”“畫龍點睛”“應有盡有”“滿面春風”“觸目驚心”“門當戶對”“興致勃勃”“琳瑯滿目”“有求必應”“實事求是”“事半功倍”“無憂無慮”“心滿意足”“一命嗚呼”等被標記為IE(Idiom Expression)。同樣,“萬事如意”“一路平安”“名勝古跡”“文房四寶”“南水北調”“舉頭望明月”“家書抵萬金”“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丁克”“順致”“看不起”“貴姓”“越來越”“不怎么樣”“哪里”“多大”“不敢當”“再見”“不好意思”“對不起”等也被標記為IE。不過,在《新實用漢語課本》第二冊中,“了不起”被標記為IE習慣用語,但是在《新實用漢語課本》第四冊中被標記為A形容詞。這樣的編寫原則對于留學生而言,可能會造成對成語和習慣用語邊界的混淆,不過成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長期沿用、約定俗成的語言習慣的產物,所以這樣的編寫原則也是有利于接觸漢語時間不長的留學生了解基本的漢語常識。
二.關于教材編寫的思考
兩本教材編寫原則的差異不僅體現在成語詞性是否標識,還體現在所收錄成語的數目、分布、層級等方面,很明顯《發展漢語》所收錄的成語數量遠多于《新實用漢語課本》。通過對比教材和自身學習實踐,對漢語教材成語編寫有幾點不成熟的思考,具體如下:
1.加強成語本義分析,編撰專門的留學生成語習得大綱
《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從三級開始對成語做出明確要求,但大綱詞匯表中對應的等級沒有收錄足夠成語。《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選錄的成語存在很大的問題,只有144個。剛頒布的《國際中文教育中文等級水平標準》中收錄了大量成語,且主要集中在高等新增詞匯表。該標準不僅在成語數量收錄上有所增加,而且對成語的拼音書寫形式也做了進一步規范,這幾個大綱都為成語教學提供了必要條件,但目前還是沒有出現專門針對留學生的成語大綱。
2.調整成語編寫原則,系統安排成語編寫順序
①入鄉隨俗[國籍:日本][性別:女]
*所以我剛來到中國時也入鄉隨俗{CC隨鄉入土},馬上習慣了這[C]邊[C]的生活。(HSK動態作文語料庫)
②三五成群[國籍:馬來西亞][性別:女]
*這么一來,我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煙蒂減少了,也不會再看到三五成群的青少年聚在一塊兒吞云吐霧{CC吞煙吐云}。(HSK動態作文語料庫)
從HSK動態作文語料庫中的這兩條語料,我們可以看出這兩名留學生對這幾個簡單成語的習得情況。其中,相對簡單的“三五成群”無論是詞義、用法還是字形都沒有出現問題;“入鄉隨俗”的意思已經學會,但是形式上發生錯序;難度稍大的“吞云吐霧”的使用情景是正確的,但是字形出現錯誤。
因此,在成語教學過程中,編者和漢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當前實際的學習水平調整教材中的成語習得順序,使用頻次、接受度、實用性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3.辨別近義成語字形,在教材中增加漢字書寫練習量
①各種各樣[國籍:日本][性別:女]
*我看到各種各樣{CC各種保樣}的新奇的水果,而且馬上可以吃,所以不時地{CC的}聞到水果的氣味,聽到人們的笑聲。(HSK動態作文語料庫)
②不亦樂乎[國籍:印度尼西亞][性別:女]
*我和母親一樣不喜歡出門,看書可以增進見聞,長知識、修養品性[BQ。]我每天看書不亦樂乎[B呼]。(HSK動態作文語料庫)
成語表現力豐富,生命力強,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存在形式,承載了厚重的文化內涵,理論上是應用廣泛,廣受喜愛的。在形式上,成語大多是四字格,或因果,或聯合,皆朗朗上口,蘊含著現代漢語特有的韻律和格調。漢字的方塊字形式與成語結合在一起,象征著對外漢語課堂上成語民族性的傳承,在編寫教材的時候增加漢字練習量,不僅練習筆畫,整字整詞也應多加練習,口語和書面語并重,多種形式鞏固成語學習內容。
4.結合文化教學,多角度進行成語編寫和綜合練習
①千方百計[國籍:新加坡][性別:男]
*曹操千方百計要[C]收買他,要[C]關羽歸順他。(HSK動態作文語料庫)
②不亦樂乎[國籍:韓國][性別:男]
*后來{CC以后}他也來到第二外國語學院教韓語,真是有朋友自遠方[B訪]來不亦樂乎
③不亦樂乎[國籍:日本][性別:男]
*孔子曰:[BC]“有朋{CQ自}遠方來,不亦樂乎”[BQ]你說對不對?(HSK動態作文語料庫)
簡明扼要的表達,整齊的語音形式,反映出漢語語言的凝練和張力,這些對留學生而言,既是誘人的蛋糕,也是高聳的山峰。不少留學生漢語基礎不扎實、對中國語言歷史文化了解不夠透徹,學習成語過程中容易出現望文生義的現象。而且字形相近的成語也讓他們的漢語學習增加了難度。因此,成語不僅可以以成語故事的形式出現在課本教材中,還可以將成語教學與文化教學更好地結合起來,融入到綜合課講授過程中,為對外漢語課堂注入更多可搭配的文化元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同時,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和漢語的學習興趣,使成語水平真正成為衡量二語學習者漢語水平的標準之一。
對外漢語教材中的成語編寫除了要涉及語言規范,還要有明確的標準和分類,根據《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中漢語學習者的三等九級,結合衡量中文水平的四維基準,以提高言語交際能力為最終目的,提高對外漢語教材的科學性。同時,也有利于對外漢語教師根據教材合理制定教學方案,優化教學設計,加深對漢語成語教學的認知,拓寬成語教學的深度,保障實際教學活動的科學、嚴謹。筆者一直對對外漢語教材中的成語感興趣,但自身實踐有限,需要時間驗證自己的幾點思考,有不足之處將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學習和補充。
參考文獻
[1]牛庸.《辭源》成語源流考證[M].陜西三秦出版社,201611.246.
[2]姜黎黎.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成語教學探析[A].澳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美國羅德島大學.全球化的中文教育:教學與研究——第十四屆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澳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美國羅德島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2017:20.
[3]王慶云,張敬.關于對外漢語教學成語教學的幾點思考[A].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第三屆漢語國別化教材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2013:8.
[4]李東賓,趙紅偉.漢語國際教育視域下成語教學的問題與策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29(11):102-106.
[5]顏青.近年來對外漢語教學中成語偏誤研究綜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1):102-103.
[6]張靈芝.中高級泰國學生習得漢語成語的偏誤分析及教學策略[J].海外華文教育,2017(11):1554-1559.
[7]國家漢辦.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8]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漢語水平考試HSK(高等)大綱[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9]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
[10]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16《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