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花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以及高校對實踐教學的高度重視,實驗室建設力度、規模和檔次也在不斷提升,購入的儀器設備種類和數量急劇增加,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的難度和強度也隨之增大。如何做好實驗室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以便最大限度為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實驗室工作實踐,提出幾點思考。
一是由于新進儀器設備的報銷流程和入庫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儀器設備和標簽標識不能同時到位[2],有的儀器設備已經使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或是有上級部門來檢查資產,才進行補貼標簽;個別設備由于在高處懸掛使用,不方便操作,補貼標簽被忽略了。二是設備標簽由于材質、印刷及日常磨損等原因,若干年后常有脫落、字跡模糊辨認不清等現象發生,再加之設備管理人員沒有及時補貼,導致大范圍數據丟失,使得實驗室儀器設備賬目與實物無法一一對應。三是個別人員變動交接時,雙方沒有認真進行賬物核對;有的設備管理人員在完成清查與盤點工作時,沒有及時將報廢的儀器設備銷賬等不規范操作,導致賬目不符,給后續儀器設備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一是目前大多數高校院部實驗室基本都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儀器設備使用管理規章制度以及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但是沒有真正做到儀器設備同規章制度同步更新,導致個別工作缺乏完善的制度遵循;二是規章制度的可執行性不強,對實際操作的約束力不夠,雖然制定了相關制度,也能做到及時更新完善,但是,沒有完全落實;三是對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缺乏常態化的監督、檢查,對存在問題或漏洞沒能及時發現和解決,久而久之,致使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出現了種種問題,甚至出現設備流失等現象。
近幾年來,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教學內容改革的不斷深入,引進的儀器設備更加高端先進,這對管理人員的能力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中,管理人員不足、管理專業化水平不高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將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定義為“教輔人員”,受重視程度遠遠低于教師崗位,尷尬的處境使得實驗室管理人員產生抵觸情緒,人員流失情況較嚴重;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對實驗室投入加大,加之共享機制的實施,對實驗室管理人員的需求也急劇增加,僅僅依靠現有人員,難以滿足日常工作需要。三是管理人員缺乏相關儀器設備操作及管理的專業進修和培訓,知識儲備不足、更新不及時,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活動、科學研究以及服務社會的順利開展,沒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功能。
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管理和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問題為導向,緊密結合工作實際,不斷加強制度保障、隊伍建設及管理機制,才能保證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為師生教學、科研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真正實現更好地為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
制度建設是做好儀器設備管理和保障工作的基礎[3],制定科學、規范、有效的各項管理制度,是開展和提高實驗室設備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4]。因此各高校各院部應進一步加強對儀器設備管理的重視程度,要緊密結合本院實驗室的特點,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和辦法。一是要隨時掌握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及時了解本院的發展趨勢和教學科研等活動需求,及時予以修改、更新和完善,真正做到制度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二是細化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工作職責,建立責任明確、事前計劃、過程控制、事后記錄、有據可查的一整套工作流程,要在統一管理要求的基礎上,突出不同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三是建立并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和績效考核機制,通過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監督檢查,督促管理人員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職責,使儀器設備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
實驗技術人員是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的主體,是儀器設備的操作者和規章制度的執行者,因此,重視實驗技術人員,加強其能力及素質的培養,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是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核心內容。一是各高校院部應針對實驗人員隊伍不穩定、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的問題,積極采用靈活的用人機制,將高學歷、高層次人才與一般工作人員相結合,管理人員按需求分工,各人員之間既相對分工又相互協作,特別是大型儀器的使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實行專人負責制,切實提高日常設備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二是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學校應充分尊重實驗儀器設備管理人員的工作和貢獻,不斷改變和提升實驗儀器設備管理人員的崗位重要性,給予管理人員的更多的認可度和獲得感。三是加強實驗儀器設備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培訓,一方面,實驗教師和管理人員對實驗室內各項儀器設備的特點、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都要做到清楚、熟悉,對于難操作和難掌握的設備,還可邀請專業人員進行講解和培訓,在保證儀器設備使用無損的基礎上,使儀器設備的潛在功能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學校應定期組織開展管理人員的培訓和進修,學習先進的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提高責任心和工作熱情,不斷推動實驗室管理工作向好發展。
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并不容易,數量大、數據多、難易程度不一、信息數據復雜,想要真正做到名目清晰、信息翔實,建立完整的檔案式管理制度十分必要。所謂檔案式管理制度,就是以單臺儀器設備為單位,建立一機一檔,從購進之日起,便要詳細記錄(軟件)設備名稱、生產廠商、聯系電話、售后服務、序號、唯一性標識、購買日期等內容,在經過工作人員驗收合格后,統一粘貼標識,明確身份、便于同一型號多臺設備情況下的查找、核對;隨著后期的不斷使用,還要及時完善檔案記錄,包括損壞、故障、維修、保養等情況逐一登記造冊,建立一覽表,這樣就實現了儀器設備的動態管理,使每臺儀器設備從進校、使用到最終報廢,都有完整的痕跡可循,可以為儀器設備的對比、引進、研發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數據來源。此外,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發生人員變動或設備變動時,要及時做好實物和賬目的認真核對,確保人動賬目不動,切實保護好儀器設備檔案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總之,高校儀器設備管理工作是實驗室管理體系的重要部分,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各高校院部應當重視日常儀器設備使用和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加強組織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同時,管理人員也要提高崗位責任意識,認真做好儀器設備管理中的每一項具體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才能提高儀器設備的管理水平和綜合效益,為師生教學、科研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更好地為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