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貝
摘? 要: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元素,是對幼兒開展“愛”的教育的重要源泉,特別是幼兒園的孩子正處于認知感知社會和思想意識形成的關鍵階段。以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采取符合幼兒身心特征且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愛的教育活動,能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愛的情感,有效保障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實現幼兒啟蒙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傳統文教育;新路徑
一、環境中醞釀傳統文化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創設傳統文化環境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幼兒園可以將傳統文化的內涵以標語的形式展開,讓幼兒園的各個角落成為傳統文化的福地。幼兒園可以將傳統文化的內涵放置于顏色鮮艷的紙片上,打造傳統文化內涵的童趣,讓幼兒有興趣去了解。其次,幼兒園還需要將傳統文化傳遞給幼兒,打造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課程,對于幼兒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形成良好的向善的幼兒園風尚。
二、活動中闡釋傳統文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學習活動應該以主題方式盡心展開。因此,幼兒園可以采取主題活動的形式,從各個角度進行傳統文化的闡釋。勤勞是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開辟園地,享受種植的歡樂,讓每個幼兒擁有一株屬于自己的莊稼,精心照顧。當然,幼兒園也可以帶領幼兒進行踏青活動,帶領幼兒進行現場參觀種植的不易,讓幼兒感受到辛勤工作的不易。孝順同樣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在孝文化主題活動中,幼兒園可以采取親子活動的方式,將傳統的冠禮文化融合進來,進行簡單的冠禮儀式,促使幼兒表達對于父母的生養之恩。
三、表演中感悟傳統文化
表演是最直觀的一種方式,通過表演能給予幼兒以一定的啟發。幼兒園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各種表演,演繹傳統文化中的小故事,組成不同小板塊,讓幼兒們自己演繹。幼兒園可以采取定時表演,也可以采取不定時表演,讓幼兒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并且在演繹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獲得發展。
四、評價中強化傳統文化
在心理學中,正強化是任何導致以后進行該行為的可能性增加的結果。幼兒教師要抓住幼兒善于表現的特征,通過一些激勵性的語言讓幼兒感受到自己行為的正確性,然后進行生活遷移,促使自覺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幼兒教育是富有技巧的教育。當幼兒勇于承認錯誤的時候,教師要及時肯定幼兒的行為,同時根據當地的一些人物事跡進行教育,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是非觀念。當幼兒能夠力所能及的幫助同伴時,教師可以采取小紅花等形式對于幼兒進行獎勵,給予幼兒有效的評價,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認可。
傳統文化是幼兒成長環境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幼兒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蘊涵的教育價值,讓幼兒與傳統文化對話,在充滿濃郁的傳統文化特色的環境中,通過多種活動獲得多種感官體驗,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責任編輯:羅? 欣)
參考文獻:
[1]沈明泓,朱夢媛. 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的創新模式:認知結構重構的研究[J]. 昌吉學院學報,2021(01):98-101.
[2]董亞力. 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的路徑思考和探索實踐[J]. 山西教育(幼教),202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