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星宇 趙宇
摘 要:新常態下,大學生就業是高校必須高度重視的關鍵問題,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重要舉措與有益嘗試。從促進就業的視角來看,經濟轉型周期的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傳統人才培育的體系相對滯后、大學生急需形成科學的職業規劃,因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不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在此背景下,高校應該立足學科教學體系的持續優化,充分發揮就業指導中心的平臺價值,積極探索校企聯合培育的教學模式,繼而打牢學生的專業知識基礎,培育學生的綜合實踐素養,提升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最終有效助力學生高質量就業和助推學生科學創業。
關鍵詞:促進就業;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市場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7-0102-03
引言
大學生就業是高校必須高度重視的關鍵問題,而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重要舉措與有益嘗試。大學生就業問題是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是促進經濟發展、穩定居民就業、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工作。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大和經濟轉型發展進程加快,大學生就業市場競爭壓力日趨增大,許多大學生由于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與職場歷練,往往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從而對職業生涯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同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引導下,部分實踐能力稍強的學生也嘗試著自主創業,希望獲得較好的收入與職業發展,但從實踐效果來看,有關部門仍需進一步完善相關的保障工作。在此背景下,筆者在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研究視域下,分析高校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必要性與具體路徑,以期為我國大學生的高質量就業與創業提供助力。
一、促進就業視域下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必要性
在促進就業視域下,要想科學、精準、高效地分析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路徑,首先必須對提升大學生就業與產業能力的必要性進行有效剖析,從而可以有的放矢地探究具體的落地策略。基于此,筆者從轉型期市場競爭、傳統高校人才培育模式、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三個維度,來分析促進就業視域下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必要性。
(一)經濟轉型周期的市場競爭激烈,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競爭力刻不容緩
經濟轉型周期的市場競爭激烈,大學生面臨著就業難和創業難的雙重困境,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競爭力刻不容緩。首先,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大,每年的大學畢業生數量也在逐步增加,這無疑給就業市場增加了更多的競爭壓力。其次,在經濟轉型期,由于我國經濟增速的逐步換擋,社會總就業崗位的增速有所放緩,就業崗位的增量難以滿足每年快速上升的大學生畢業求職量,并且非應屆生的就業競爭也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成一定的沖擊,這會加劇就業市場的競爭。再次,長期以來,我國就業市場存在供需的結構性失衡問題,這將進一步導致就業市場的競爭壓力增大,不利于大學畢業生的高質量就業。除此之外,由于我國高校專業開設結構有待優化,許多專業的就業范圍偏窄,大學畢業生難以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工作崗位。在此情況下,許多大學畢業生都集聚在對專業屬性要求不強的崗位競爭中,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中對專業屬性要求不強的就業崗位競爭,既不利于減輕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不利于提高大學生求職的體驗。由此可見,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競爭力刻不容緩。
(二)傳統人才培育的體系相對滯后,需要強化對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培育
傳統人才培育的體系相對滯后,高校傳統的教育教學體系已經難以滿足促進就業視域下的學生需求,立足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需要強化對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培育。長期以來,由于我國高等教育重理論而輕實踐、重基礎而輕技能的教育模式使得高校大學生的理論素養較高,但實踐能力與專業技能應用水平不高,這在就業市場與產業領域是致命的缺陷。當前,“眼高手低”是企業對許多高校大學生的普遍評價,這也充分說明了人才培育模式亟待創新和調整優化。傳統的理論教育難以真正提升大學生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導致其難以真正在就業市場與創業領域立足,這從本質上來說是不利于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與創業。因此,高校必須要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培育放到更高的高度,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積極采取新的思路、新的舉措、新的方法來培育學生的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真正為學生的求學和工作解除后顧之憂。
(三)幫助大學生科學進行職業規劃,引導大學生高質量就業與科學創業
幫助大學生科學進行職業規劃是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因而必須要提升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能力,進而引導大學生高質量就業與科學創業。眾所周知,由于就業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創業領域的難度持續增大,許多大學生在畢業期往往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進而影響自身求職面試的發揮,更不會對學生自身的創業活動形成正向反饋。相反,由于學生的就業與創業都缺乏相應的科學規劃,其職業生涯容易走彎路,因此可能會喪失寶貴的應屆求職優勢,這將完全不利于大學畢業生的職業成長。因此,高校有責任、有義務通過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從而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分析市場,要將自身的優勢、興趣與產業企業的需求相匹配,進行符合自身情況的職業規劃,并結合市場機遇,制定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而為學生找到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職業發展方向與路徑,真正助力學生走上更好的職業道路。
二、促進就業視域下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路徑
立足前文促進就業視域下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必要性分析,結合高校目前的客觀現狀與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客觀需求,筆者從學科教學體系、就業指導中心平臺、校企聯合培育三個方向,來探究促進就業視域下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具體路徑。
(一)立足學科教學體系的持續優化,打牢學生的專業知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