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娟
摘要:詩歌教學為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提供了契機和思路,利用詩歌教學來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養,值得一探究竟。首先分析現代詩歌教學現狀及不足之處,再以《天上的街市》教學為例,淺談了學科素養下現代詩歌教學的有效方法:加強誦讀提升學生語感;發動思維理解疑難詞意;審美鑒賞感悟詩歌之美。
關鍵詞:學科素養;語言思維;現代詩歌
教育部于2014年3月30日出臺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首次提出“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并號召教育界高度重視對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語文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應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等。
現代詩歌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占比較大。詩歌教學為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提供了契機和思路,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重視程度不夠,詩歌朗誦、嘗試創作流于形式較為普遍,特別是面臨中考的升學壓力,很多語文老師也是對現代詩歌教學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說現代詩歌教學處于一個尷尬的狀態。
一、現代詩歌教學現狀及不足之處
(一)過于追求形式,缺失語言建構與應用能力
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階段的現代詩歌教學工作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教師領讀、學生合作閱讀、班級集體朗誦等,較之前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僅僅是形式上的多樣化是無法提升學生對于現代詩歌的理解的。沒有感情、沒有思想的朗誦只是機械性地重復。所以,教師必須盡快認識到現代詩歌學習中吟誦與閱讀的差異,讓學生能夠領會到詩歌中包含著的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能夠感受到詩歌的每一個韻腳中蘊含的韻律之美,才能在進行吟誦的時候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詩歌學習質量和學習能力。中學生的語言文字功底參差不齊,水平不一,面對生僻字詞,他們難以領會詞義以及作者所蘊藏的情感,無法領會詩詞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從而限制其語言建構與運用的能力。
(二)低效填鴨式教學,制約思維的發展和提升
在初中階段的現代詩歌教學中,教師們為了讓學生盡快掌握詩歌的精髓,都會將教學重點放在講解詩歌的主旨上,對于詩歌中思維發展的提升卻是草草帶過,不予詳解。教師往往將現代詩歌教學變成程序化的填鴨式教學,更有甚者直接將詩歌的創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經歷、詩中的情感體驗直接灌輸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上記筆記,在課后死記硬背。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教學方法,把學習詩歌最本質的目標掩蓋掉,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各樣的標準答案,這對于學生而言顯然十分不利。
(三)課堂教學僵化枯燥,缺少審美的鑒賞創造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初中語文教師進行現代詩歌講解的時候往往非常敷衍,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不得不講授這部分內容,這就造成了課堂教學工作流程化的問題??v觀我國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工作,基本上都是沿著解釋題目、講授詩人生平以及創作背景、帶領學生進行朗讀、分析感情、確定主題思想以及背誦記憶這幾個階段進行教學。誠然,這種教學方法是規范的、標準的,也是無一遺漏的,但實際上這是把富有情感的詩歌變成了流水線般生產的產品,缺少審美的鑒賞和創造,對于學生們而言是毫無吸引力的。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的詩歌教學要立足語文核心素養,尤其要培養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語言、思維、審美三方面的能力。下面,筆者以《天上的街市》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利用現代詩歌教學來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養。
二、學科素養下的現代詩歌教學方法
(一)加強誦讀,提高學生語感
現代詩歌與古典詩詞相比,在表現形式上更加自由,不受平仄押韻、字數的限制,可以更真切地表現作者情感的起伏變化,同時也為朗讀者的有聲語言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以《天上的街市》的教學為例,這里有幾點需要注意。
1.有韻律朗讀
在朗讀過程中必須保證吐字清晰,字音正確,這樣才能把詩歌中每字每句的韻律感體現出來。要讀出重音,誦讀時重音處理得好,就能準確地表情達意。響亮的高音,表示興奮、喜悅的感情;幽沉的低音,表示肅穆、哀傷的感情。要讀準語調,語調指通過聲音的升降、高低變化來表達某種思想感情。誦讀時,要根據內容處理好語調的平淡、升降,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先請一位學生照著讀(節奏一舒緩下來,詩歌的韻味就出來了;加了重音,就有了輕重起伏),讀得慢一點,讀出節奏和重音;課件展示重音和停頓的第一小節。(強調下重音的標志)要在詩文誦讀過程中訓練學生的語感,必須教給學生正確的誦讀方法,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學生品讀
準確理解語境中的詞義,是讀懂、讀深詩歌的必由之路。詩文品讀要滿足學生情感體驗的需要,從根本上說是為了強化和延長對文本情感體驗的過程。
預設:遠遠的街燈明了(燈火通明,夜市的熱鬧繁華)
天上的明星現了(由隱及現,增添了一種動態美;可否替換“亮”?不能,星星本身就是亮著的,而且明星含有亮的意思。)
縹緲的空中(縹緲:虛無縹緲,若有若無,形容隱隱約約看不真切,有一種朦朧美,給人一種仙境、夢幻的詩意)
不甚寬廣/淺淺的天河(淺淺:天河沒有一種隔閡感,拉近了距離,感覺很安然、親切。)
閑游/自由來往的牛郎織女(閑游:牛郎織女過著悠閑、自由、幸福的生活)
那朵流星(可否替換成“顆”?朵是花的量詞,特別美)
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注意品讀關鍵詞,結合語境理解詞義。在設計詩文品讀的內容及方法和過程中,要重視學生體驗性目標的實現,即在詩文誦讀教學中應注重發展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中的情感。
3.學生悟讀
新課標強調學生在欣賞詩歌作品時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體驗去走近作者,悟讀詩歌,感受詩人在詩歌里寄寓的豐富情感,領悟作品的內涵。如在探討本詩主題情感時:
生:本詩表達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由人生的追求。四處“定然”、一處“定能夠”,表達了作者對專制的現實生活的批判。
師:無論想象多么荒誕離奇,只要適合表達詩人特定的情思都是允許的。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其實,讀完這首詩,我也被詩中的情感打動了。那么,從本詩中讀到詩人對幸福生活、自由人生的追求信念是怎樣的?
生:很堅定!
師:我們從文中找找看,哪里體現了詩人的決心?(自信樂觀的態度?)
生:“定然”“定能夠”。
師:我們來讀讀看,再一次地感受詩人的自信樂觀、積極昂揚……
利用好階段性的提問,讓學生逐步跟隨教師的思路去體會和思考,讓他們對詩歌的情感有一個深入理解。
總的來說,現代詩歌中的許多句子的表達都十分優美,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誦讀十分必要,這是毋庸置疑的。重點在于,不能把同一種誦讀方式套用在所有的詩歌上,否則就會歸于平庸,失去其應有的作用。所以說,教師必須對詩歌進行不同程度的誦讀,才能慢慢幫助學生提高語感。
(二) 發動思維,理解疑難詞意
1.聯想與想象
詩歌中蘊含的思維脈絡中包含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同步增強思維能力,促進核心素養的提升。聯想與想象是詩人常用的寫作手法,在詩歌學習過程中,同樣需要中學生充分地發揮聯想。如美麗的街市,想象如何美麗;珍奇的物品,珍奇——沒有具體羅列,給人留有想象的空間;不甚寬廣/淺淺的天河,天河沒有一種隔閡感,拉近了距離,感覺很安然、親切;閑游、自由來往的牛郎織女,牛郎織女過著悠閑、自由、幸福的生活。聯想,明確兩者之間的聯系:相似或者相關性;想象,不是憑空而來的,是扎根于現實的創造。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理解詩意,把握情境,發動邏輯思維來推斷和理解詩中的疑難詞意。
2.開展比較閱讀
在《天上的街市》教學中,可以拿幾首內容相似的詩進行比較閱讀。
七夕
孟郊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由天上的牛郎織女星聯想到了民間的相關故事,通過描寫牛郎織女無法相聚的無奈,表達了詩人的遺憾之情。
師:兩首詩都是關于牛郎織女的,但是作者表達的情感卻是截然不同的。這是為什么呢?
同時,引導學生再讀《星空》中的其他詩和《天上的街市》的情感進行比較。在詩歌教學中,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在對比、鑒別的過程中活躍思想,抓住詩歌情感。比較閱讀法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更能讓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求同存異、分析事物、辨析探究,提高語文思維能力,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提高。
(三)審美鑒賞感悟詩歌之美
1.體驗與評價
朱光潛說:“無論是欣賞還是創造,都必須見到一種詩的境界。”語言品讀過后,則需要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描繪詩文所表現出來的情境,進入文本世界,獲得審美體驗。根據上文詞語的品讀,可以讓學生對詩歌進行描繪,感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如在教學《天上的街市》時,有個賞析畫面美的環節:
師:同學們讀得很好,但說到詩歌朗誦,怎能離了詩情畫意?,F在,我們就以小組的形式來探討下如何讀出本詩的畫面美和情感美。
畫面美、情感美,小組討論并展示。(要求讀出并說說設計意圖)
四人小組要求:
(1)組內朗讀,讀出詩歌的畫面和情感美。
(2)上講臺展示朗讀。
(3)在小組朗讀結束后,以組長發言、組員補充的模式,可以就畫面美、情感美結合本詩簡單講解一二。
老師最后補充:同學們讀得真好。《天上的街市》的畫面很美,幾乎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美麗的畫面。
在體驗與評價中感受語言文字所表現出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詩人蘊含在詩歌中的細膩情感能夠綜合培養中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提升內在的精神修養和文化品味。
2.詩歌再創作
詩人看到“街燈明了”,聯想到“天上的明星”,想象著天上有魅力的街市。仰望星空,你會有什么新奇的聯想和想象?選擇一個天體(如星星、月亮),發揮聯想和想象,寫一首小詩。
課堂外,教師可采用周記的形式給予詩歌創作的同學以積極的響應,做詳細的評價與指導;開展班內或者班級間的詩歌征文活動,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引導學生進行私下的詩歌創作“心得交流會”;將優秀的原創詩歌進行班級展示,并做好收集與整理工作,還可成冊印發。很多現代詩歌中都會利用各種各樣的意象作為寄托情感或者是隱喻思想的方式,讓學生們深刻地體會意象之美,也是保證學生們現代詩歌學習質量的一個有效方法。
總之,教師務必讓學生對詩歌有自己的理解,而不能一味地去灌輸詩句該怎樣理解,否則詩歌學習就失去了培養學生全面發展能力的意義。我們在一堂課中很難兼顧語文四大核心素養,要實現鞏固而持久的教學效果,學生自主的延伸與拓展尤為重要。教師的教學工作永遠是有提升空間的,特別是初中階段的現代詩歌教學,由于教育對象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其可提升空間更是可觀。現階段很多現代詩歌教學工作都存在著不足之處,給學生的能力發展帶來了阻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必須盡快地找到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