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蘭,陳靖,袁鵬華,王英,劉彩,譚天紅
(九江市第六人民醫院B超室,江西 九江 332000)
子宮發育異常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臨床發生率為5%~7%,因此,對子宮發育異常進行及時和準確地分型診斷,能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導[1]。目前,臨床中在對子宮發育異常進行分析診斷時,宮腔鏡是診斷的金標準,但該方法屬于有創檢查,不能用于臨床篩查[2]。常規經陰道二維超聲檢查雖然能對子宮位置、形態等情況進行清晰顯示,但不能得到子宮冠狀面圖形,進而限制診斷子宮發育異常,易發生誤診、漏診的現象[3]。采用經陰道三維超聲檢查,通過三維重建,能清晰顯示子宮冠狀切面,有效彌補二維超聲檢查的缺點。本研究探究經陰道三維超聲子宮冠狀面重建在子宮發育異常分型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旨在為子宮發育異常的臨床診治提供指導,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400例疑似子宮發育異常患者,按照入院治療的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200 例。對照組年齡21~44 歲,平均(30.03±2.52)歲。研究組年齡23~46 歲,平均(30.12±2.43)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痛經、月經不調、月經量過多、流產、早產、不孕等;臨床資料完整;無出血性疾病;子宮無其他病變;具有性生活和婚史。排除標準:月經期間;陰道及外陰伴炎癥;精神異常、認知能力異常,不能配合檢查;先天性陰道畸形。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二維超聲檢查,選擇E8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GE公司)開展腔內檢查,選擇頻率為5~9 MHz的探頭。在月經前3~5 d,子宮內膜處于較厚狀態時開展超聲檢查,將膀胱排空,協助患者選擇膀胱截石位,經陰道開展二維超聲橫切面和縱切面檢查,對子宮卵巢、位置、大小、形態、宮腔形態等進行觀察,初步判斷子宮發育異常。
研究組接受經陰道三維超聲檢查,在清晰顯示子宮正中矢狀面后,對探頭進行有效固定,切換至三維模式,選擇最佳的二維容積框,三維掃查不同角度,盡可能在容積框內包繞子宮全長,以獲得更詳細、更豐富的子宮三維立體容積成像數據,同時,對三維圖像進行調節,以獲得理想的子宮三切面圖形,在數據采集完成后,對X軸、Y軸、Z軸進行旋轉,以獲得最理想的冠狀切面,清晰顯示出子宮內膜和輪廓的具體形態,采集相關數據。
在完成超聲檢查后,由2名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超聲診斷醫師負責進行審圖診斷,在審圖診斷意見存在分歧時,應通過相互討論對審圖診斷結論進行統一。
1.3 觀察指標 以經腹腔鏡檢查診斷作為金標準,分析二維超聲、三維超聲檢查的分型診斷價值。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經腹腔鏡檢查結果分析 經腹腔鏡檢查結果顯示,400例疑似患者中,45例患者正常;355例患者異常,其中60例患者為雙子宮,30 例患者為弓形子宮,17 例患者為殘角子宮,27例患者為單角子宮,184例患者為縱膈子宮(121例為不完全型,63例為完全型),37例患者為雙角子宮。
2.2 二維超聲與三維超聲檢查結果分析 二維超聲檢查診斷異常患者367例,三維超聲檢查共診斷異常患者356例,具體診斷類型見表1。

表1 二維超聲與三維超聲檢查結果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results of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and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2.3 二維超聲與三維超聲診斷效能比較 三維超聲檢查的準確率、敏感性、特異性均明顯高于二維超聲檢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二維超聲與三維超聲診斷效能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and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n(%)]
子宮為胚胎發育過程中雙側副中腎管向中線橫行延伸回合形成的,當雙側副中腎管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會引起子宮發育異常,是較常見的先天性器官疾病[4]。子宮發育異常患者并不具備顯著的臨床癥狀,然而會導致已婚女性不孕、習慣性流產等,同時,妊娠后易發生各種不良情況,如產后出血、胎先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等[5]。子宮發育異常可分為不同類型,而子宮發育異常的具體類型不同,臨床治療方案也存在差異,因此,對子宮發育異常進行及時和準確的分型診斷具有重要意義[6-7]。
目前,臨床在對子宮發育異常進行診斷時,主要采用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和宮腔鏡檢查,然而這兩種檢查方式均屬于侵襲性操作,同時,宮腔鏡檢查的費用較昂貴,臨床應用受限[8]。超聲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可重復、無創等優點,在子宮發育異常分型診斷中的應用較廣泛。常規二維超聲檢查僅能獲得單一的矢狀面和橫切面圖像,不能準確顯示子宮形態和輪廓,主要依靠醫者經驗進行診斷,且不能測量和觀察宮腔內部和子宮底部的形態、細節,在鑒別診斷弓形子宮、縱膈子宮、雙角子宮時難度較大,誤診和漏診的情況較常見[9]。近年來,三維超聲成像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于婦科疾病的臨床診斷工作中,不但具有二維超聲檢查的優點,且還能有效彌補二維超聲診斷的不足[10]。本研究結果表明,三維超聲檢查的準確率、敏感性、特異性均明顯高于二維超聲檢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為,三維超聲檢查能貫穿子宮的各個切面,能進行更直觀和更全面的檢查,清晰顯示冠狀面信息,如宮底深度、縱膈長度、子宮底部形態、子宮內膜形態等,同時,還能對宮底深度、縱膈長度及厚度等進行準確測量。經陰道三維超聲檢查,探頭分辨率較高,且能減少腸氣和腹部脂肪的影響,能對子宮情況進行更清晰地顯示,明顯減少漏診和誤診。
綜上所述,經陰道三維超聲子宮冠狀面重建分型診斷子宮發育異常的準確率較高,能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