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琴,秦杰,李玉娟
(江西省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江西 撫州 344000)
習慣性流產又稱反復自然流產,指連續2次懷孕在同一妊娠周發生自然流產的現象,是婦產科常見的并發癥,屬于不育癥的范疇[1]。臨床實踐表明,子宮容受性會對患者的妊娠結局產生影響,若子宮容受性不足可能造成胚泡新著床率低下,增加自然流產的風險[2]。因此,為提高使反復自然流產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做好患者子宮容受性評估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子宮容受性評估中應用廣泛,其可有效反映女性子宮容受性[3]。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本本院收治的反復流產患者45例,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子宮容受性評價的價值,旨在為臨床醫生及時識別流產跡象,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護理措施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反復流產患者45 例,根據患者超聲檢測下是否有卵黃囊分為妊娠組(n=21)和非妊娠組(n=24)。妊娠組年齡22~35歲,平均(27.65±4.50)歲;平均促黃體生成素水平(5.79±0.79)mU/mL;平均卵泡刺激素水平(5.80±0.77)mU/mL。非妊娠組年齡22~34歲,平均(27.58±4.47)歲;平均促黃體生成素水平(5.75±0.73)mU/mL;平均卵泡刺激素水平(5.82±0.78)mU/mL。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年齡<35歲;甲狀腺功能正常;1年內月經周期規律;性激素周期性規律變化;染色體正常;男性精液檢查正常;免疫抗體陰性;超聲檢查子宮、附件正常;無婦科手術史;未服用影響激素的藥物。排除標準: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免疫疾病、血液疾病、心血管疾病者;不同意參與本研究者。
1.2 方法 兩組均在月經周期的第10 天開始應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Logis7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卵泡,并指導患者進行孕前準備。當檢測到有卵泡破裂后第7天,于超聲下檢測子宮內膜血流;經陰道超聲探頭切子宮縱切面,測得內膜厚度。在子宮矢狀切面內膜與肌層交界處采用多普勒頻譜,檢測血流參數[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與舒張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根據檢測子宮內膜及子宮內膜下的檢測結果評價其狀態等級。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子宮內膜厚度與內膜容積;比較兩組子宮動脈血流RI、PI 與S/D 值;比較兩組子宮螺旋動脈血流RI、PI與S/D值。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與容積比較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和內膜容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與容積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volu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與容積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volu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妊娠組非妊娠組t值P值內膜容積(mL)3.94±0.72 3.91±0.70 0.142 0.888例數21 24內膜厚度(mm)8.95±0.68 8.88±0.62 0.361 0.720
2.2 兩組子宮動脈血流參數比較 兩組子宮動脈血流RI、PI與S/D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子宮動脈血流參數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子宮動脈血流參數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RI,阻力指數;PI,搏動指數;S/D,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與舒張末期血流速度比值
S/D 9.91±1.12 9.97±1.10 0.181 0.857組別妊娠組非妊娠組t值P值例數21 24 RI 0.84±0.06 0.85±0.08 0.469 0.642 PI 2.70±0.22 2.75±0.25 0.707 0.483
2.3 兩組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比較 妊娠組子宮螺旋動脈RI、PI與S/D值均低于非妊娠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uterine spiral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兩組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uterine spiral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RI,阻力指數;PI,搏動指數;S/D,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與舒張末期血流速度比值
S/D 2.08±0.32 3.17±0.30 11.788<0.001組別妊娠組非妊娠組t值P值例數21 24 RI 0.55±0.05 0.70±0.12 5.332<0.001 PI 0.90±0.11 1.38±0.16 11.557<0.001
反復自然流產的發生時間主要在懷孕20 周內,隨著生活環境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育齡期女性反復自然流產的發生率逐年提高。反復自然流產具備復雜的發病原因,包括染色體、內分泌、感染、胎盤異常、環境因素等[4]。因此,及時確定病因,對后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反復自然流產的發生會影響患者子宮內膜容受性。目前臨床上在對患者子宮內膜容受性進行監測時,彩色多普勒超聲的應用率不斷升高,通過對子宮容受性進行評估,由此可實現妊娠結局的初步預測。有學者通過研究報道稱,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有效檢測子宮內膜類型、厚度與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狀態,可對子宮內膜容受性開展無創評估,再與受檢者的卵巢狀態檢查結果進行結合,從而可對妊娠結局進行預測[5]。在女性妊娠過程中,子宮內膜容受性發揮重要作用,其可通過檢測子宮內膜厚度、容積與子宮動脈血流指標,來對子宮內膜的功能狀態進行有效反映。子宮內膜厚度可反映子宮內膜的生長情況,為滿足妊娠需求,子宮內膜厚度需超過7 mm。有研究者[6]認為,對于高齡(>35 歲)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可通過使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增加,從而提高妊娠率。早期二維超聲技術無法對子宮內膜容積進行測量,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隨著超聲技術的發展,三維超聲的應用突破了子宮內膜容積測量中的局限性,同時具備較好的可操作性。有報道認為,子宮內膜容積最佳值為(6.50±1.90)mL,隨著內膜容積的不斷縮小,女性的妊娠成功率呈降低趨勢,若子宮內膜容積<3.80 mL,則無法實現妊娠[7]。有報道顯示,反復自然流產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以及內膜容積與妊娠成功率間不存在明顯相關性[8]。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子宮內膜厚度與內膜容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上述研究報道相符。
子宮動脈血流可對子宮內膜容受性進行有效反映,朱家麒[9]對排卵前后子宮動脈的阻力變化進行觀察,結果顯示,在卵泡末期,子宮動脈存在較高的阻力時,則表明子宮內膜存在較好的容受性。也有研究發現,妊娠率預測指標中,子宮動脈血流搏動指數具備較好的應用效果,當子宮動脈血流搏動指數<2時,則表明存在較好的子宮內膜容受性[10]。但也有學者持反對意見,認為反復自然流產妊娠與非妊娠患者的PI不存在明顯差異,同時,當PI>3.5,RI>0.9時,患者妊娠成功率為0%[11]。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子宮動脈血流RI、PI與S/D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妊娠組子宮螺旋動脈RI、PI與S/D值低于非妊娠組(P<0.05),提示可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自動螺旋動脈血流參數預測反復自然流產患者的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子宮容受性評價中彩色多普勒超聲應用價值較高,可通過檢測子宮螺旋動脈血流參數判斷患者是否妊娠,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