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芳,王靜,馬晶淼,李娜娜,劉亞南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 300000)
婦科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女性的生命安全,其惡性程度高,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的費用較高,且治療后的不良反應會增加患者痛苦,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具有重要意義。心理彈性是積極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調節應激性生活事件的消極影響,有利于個體積極適應。有研究表明,患者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其生理及心理相關生活質量越高[1]。本研究旨在探究婦科腫瘤化療患者心理韌性水平的影響因素及與社會支持水平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 年3 月至2020 年9 月本院婦科收治的132 例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 歲;經細胞學或組織病理學確認為婦科惡性腫瘤;手術后已完成第1階段化療;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閱讀障礙患者;意識障礙患者;進行保護性治療患者;中途退出本研究患者。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由本院自行編制一般資料調查表,調查患者的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診斷類型、化療次數、疼痛程度等。采用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評估患者家庭內支持和家庭外支持評分,總分為社會支持水平[2]。量表包括12 個自評項目,采用1~7 級正向計分方法,量表總分為12~84分,12~36分為低支持狀態,37~60分為中等支持狀態,61~84 分為高度支持狀態。采用心理彈性問卷[3]:共25個條目,3個維度,即堅韌、自強和樂觀,該量表Cronbach'sα=0.91,采用5級評分,得分越高提示心理韌性越好。
1.2.2 資料收集方法 對調查人員進行統一指導、培訓。調查者采用統一指導語,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發放問卷,由患者獨立填寫問卷,填寫完成后當場收回。問卷如有疑問或漏填,當場與患者確認補填,以保證調查的質量。
1.3 觀察指標 分析婦科腫瘤化療患者的心理韌性水平的影響因素及與社會支持水平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F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患者心理韌性的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心理韌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心理韌性水平與年齡、婚姻狀態、文化程度、居住地、化療次數、診斷類型顯著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月收入、疼痛程度與心理韌性水平無明顯相關性,見表1。
表1 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心理韌性的影響因素分析(±s)Table 1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 undergoing chemotherapy(±s)

表1 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心理韌性的影響因素分析(±s)Table 1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 undergoing chemotherapy(±s)
項目年齡(歲)t/F值12.312 P值0.003婚姻狀態9.3640.008文化程度13.2640.000居住地7.6150.000家庭月收入(元)2.6570.078診斷類型例數25 45 62 10 111 11 54 45 30 3 38 94 41 91 39 27 9 28 24 13.2610.006化療次數(次)5 8 7.6180.000疼痛程度23~39 40~50≥51未婚已婚離異/獨居初中及以下中專/高中大專/本科碩士及以上農村城鎮<3 000≥3 000卵巢惡性腫瘤子宮內膜惡性腫瘤子宮體惡性腫瘤輸卵管惡性腫瘤宮頸惡性腫瘤絨癌<1 1~6>6無/輕度(0~3分)中重度(4~10分)106 18 39 93心理韌性水平(分)40.28±6.34 42.61±5.23 56.15±4.69 43.21±4.15 59.64±5.16 39.36±4.69 41.25±4.12 45.25±5.08 49.25±4.26 55.02±3.62 45.36±4.61 57.31±5.27 43.65±4.61 50.61±4.68 41.75±4.63 47.35±5.12 47.36±4.41 44.25±4.12 54.31±4.27 38.64±4.24 42.25±5.08 46.25±4.26 49.24±4.57 45.25±4.26 42.36±4.97 3.2510.367
2.2 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社會支持水平 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家庭內支持為(40.78±9.80)分,家庭外支持為(22.63±4.50)分,社會支持水平為(63.41±14.01)分。
2.3 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心理韌性水平與社會支持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Spearson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婦科腫瘤化療患者社會支持水平與心理韌性水平呈正相關(P<0.05),見表2。

表2 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心理韌性水平與社會支持水平的相關性分析(r值)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level and social support level of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 undergoing chemotherapy(r value)
2.4 影響婦科腫瘤化療患者心理韌性水平的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以心理韌性水平為因變量,年齡、婚姻狀態、文化程度、居住地、化療次數、診斷類型、社會支持水平為自變量,Logistic多因素分析顯示,年齡、化療次數、診斷類型、社會支持水平是婦科腫瘤化療患者心理韌性水平的影響因素。其中對婦科腫瘤化療患者心理韌性影響最大的因素依次為社會支持(β值=0.531)、化療次數(β值=0.321)、診斷類型(β值=0.216)、年齡(β值=0.147),見表3。

表3 影響婦科腫瘤化療患者心理韌性水平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Table 3 Logistic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tumor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心理韌性是指個體面對逆境、痛苦或災難時有效應對和適應的心理能力,其表示面對壓力和挫折的反彈能力。本研究結果表明,婦科腫瘤化療患者心理韌性水平為(50.36±4.88)分,處于中高水平,但低于國內常模(65.4±13.9)分,同時,低于趙沛儀等[4]研究得出的(60.87±8.53)分。可能與研究人群不同生活文化背景,疾病狀態,文化水平等相關[5]。此外,年齡、化療次數、診斷類型、社會支持水平是影響婦科腫瘤化療患者心理韌性的因素,與何苗等[6]研究結果一致。
本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彈性水平越高,分析原因為,中年人人生經歷較多,有類似應激事件的體驗,可快速調整心態;中年人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可承擔治療疾病的負擔。提示,更應該關注年輕腫瘤化療患者心理健康,鼓勵其利用網絡獲得更多腫瘤治療和心理調整的知識,并尋找家庭、社區和社會的幫助,加強與家庭和醫務人員的溝通,以提高抵抗逆境的能力。化療次數越多,患者心理彈性水平越高,與趙沛儀等[4]研究結果一致。腫瘤患者化療初期,需面對手術創傷,不良的病理結果,且化療造成的不良反應較多,進而造成嚴重的心理應激,因此,心理韌性水平較低。隨著化療次數的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對化療引起的身體變化有了一定了解,對疾病的掌控感增強,患者可調動自身防御和調節機制更好地配好治療,心理韌性水平提高。提示,應多關注并剛接受化療患者的心理變化,指導患者調整不合理觀念,利用敘事護理的方法陪伴患者,還可發揮同輩教育的方法,邀請化療次數多且效果較好的患者分享化療經驗,增加治療信息。同時,還可建立病友微信群,加強病友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護理人員定期發送健康宣教知識,患者定期反饋,進一步增強患者心理支持。本研究中,卵巢癌患者心理韌性水平較低,卵巢癌發病率居婦科惡性腫瘤第三位,多數患者就診時已處于晚期。同時,致死率和復發率高于其他婦科腫瘤類型。有研究顯示,50%患者長時間置于復發的恐懼中[7-8],患者身心壓力較大,心理韌性水平較。
高水平社會支持有助于患者建立樂觀積極的生活方式,本研究中,腫瘤患者社會支持水平與心理韌性水平呈現正相關,與張婷等[9]研究結果一致。表明,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有助于患者應對疾病造成的負面影響。尚星辰等[10]對13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進行調查結果表明,社會支持與心理韌性呈正相關。心理韌性高的患者更會發掘和利用自身和環境優勢,得到并感知更多的主、客觀支持。提示護理人員,需關注臨床患者對信息的需求,在心理社會全面評估的基礎上,給予個性化的干預。同時,婦科醫護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應首先做到自身不緊張,并保持耐心、熱情,除詢問婦科腫瘤化療患者臨床相關問題以外,還應增加適當的人文關懷。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改善婦科腫瘤化療患者的客觀支持系統,增強心理韌性,達到促進患者心理健康的目的。
綜上所述,心理韌性水平與年齡、婚姻狀態、文化程度、居住地、化療次數、診斷類型顯著相關,心理韌性水平與社會支持水平呈正相關,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均應認識到早期發現心理危機并進行心理干預的重要性,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需充分發揮婦科腫瘤化療患者的社會支持系統從而增強心理韌性水平,改善治療效果。本研究的不足之處為,樣本量較小,研究方法缺乏質性研究的內容,未來應納入大樣本,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發現更多影響患者心理韌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