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蓉,易靜,何小清,李君怡
(萍鄉市婦幼保健院病理科,江西 萍鄉 337000)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其病因尚未明確,多認為與生活方式、遺傳等因素密切相關,而隨著生活模式的轉變,該病發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1-2]。錯配修復(MMR)蛋白是修復DNA 錯配重要因子,可糾正DNA 復制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堿基對,維持基因組織穩定性與完整性,預防基因突變,抑制腫瘤產生[3]。MMR蛋白缺失對推進子宮內膜癌疾病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該觀點尚未得到臨床證實?;诖?,本研究旨在探討子宮內膜癌組織中MMR蛋白表達缺失的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6 年2 月至2019 年12月收治的62例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32~58歲,平均年齡(43.26±3.24)歲;其中腫瘤浸潤至黏膜內23 例,腫瘤浸潤至淺肌層26例,腫瘤浸潤至深肌層13例;無淋巴結轉移59 例,伴有淋巴結轉移3 例;FIGO 分期:Ⅰ期29 例,Ⅱ期17例,Ⅲ期11例,Ⅳ期5例;高分化子宮內膜癌37例,中分化子宮內膜癌16例,低分化子宮內膜癌9例。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均經手術治療,且經手術病理確診;術前未應用激素類藥物;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合并感染性疾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凝血功能障礙。
1.2 方法 選取患者的石蠟病理組織,連續切取厚度為4 μm 的薄片,應用Envision 法進行免疫組化;將石蠟切片脫蠟至水,應用PBS 液進行沖洗后,采用pH 9.0 的EDTA 進行抗原修復;修復后將組織切片置于3%H2O2水中,于室溫下孵育10 min后,應用PBS液進行沖洗;于切片組織上滴加正常血樣血清工作液,在室溫環境下孵育20 min后,傾去液體,并分別滴加鼠抗人MLH1單克隆抗體、鼠抗人MSH2單克隆抗體、鼠抗人MSH6單克隆抗體、鼠抗人PMS2單克隆抗體,于4 ℃環境下孵育過夜后,應用PBS 液清洗;添加辣根酶標記鏈霉卵白素工作液,于37 ℃環境下孵育15 min 后,應用PBS 液清洗;DAB 顯色后,應用自來水清洗,并以蘇木素對細胞進行復染,采用中性樹膠封固切片。免疫組化試劑盒及MLH1、MSH2、MSH6、PMS2 均選自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1.3 診斷標準 MMR蛋白陽性:細胞核明確著色;MMR蛋白陰性:細胞核不著色;陽性對照:正常子宮內膜腺上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間質細胞、淋巴細胞MMR蛋白著色情況。
1.4 觀察指標 觀察MMR蛋白在病理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并分析MMR蛋白表達缺失與不同年齡、病理類型子宮內膜癌關系。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MMR 蛋白在子宮內膜癌中表達情況 62 例患者病理組織中,MMR 蛋白表達缺失率為29.03%(18/62),其他子宮內膜癌組織MMR蛋白表達正常。
2.2 MMR蛋白在不同年齡、病理類型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情況 MMR蛋白表達缺失在不同年齡段子宮內膜癌中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MMR蛋白表達缺失在不同肌瘤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FIGO 分期、腫瘤分化程度子宮內膜癌中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MMR蛋白在不同年齡、病理類型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情況[n(%)]Table 1 The expression of MMR protein in endometrial cancer of different ages and pathological types[n(%)]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及多發的惡性腫瘤,好發于圍絕經期或絕經后女性,具有較高病發率及致死率,嚴重影響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威脅生命安全[4]。有研究顯示,伴有林奇綜合征家族史女性子宮內膜癌發病率風險高達60%,而林奇綜合征是由MMR 蛋白缺失導致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因此,明確MMR蛋白缺失與子宮內膜癌病情發展關系,對臨床診治具有重要意義[5-6]。
本研究結果顯示,62例子宮內膜癌患者病理組織中,MMR蛋白表達缺失率為29.03%,且MMR蛋白表達缺失在不同年齡段子宮內膜癌中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不同肌瘤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FIGO分期、腫瘤分化程度子宮內膜癌中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MMR蛋白缺失與子宮內膜癌患者年齡無關,但在腫瘤浸潤、淋巴結轉移、疾病分期、腫瘤分化程度中具有重要作用[7-8]。分析原因為,MMR蛋白于DNA修復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以復合物形式修復生理功能,復合物主要分為MutSα、MutSβ兩種,其中MutSα主要由MSH6、MSH2組成,其兩者可結合MLH1、PMS2復合物,修復單堿基錯配,MutSβ主要由MSH2、MSH3組成,其兩者結合MLH1、PMS2復合物后,可修復DNA大缺失或突變環[9-10]。在關鍵調節途徑中,若DNA錯配修復功能丟失,則易導致調節途徑丟失調節功能,進而影響正常細胞生長與分裂,促進腫瘤形成與發展。而MMR蛋白丟失率越高,則子宮內膜腫瘤發展速度越快,進而浸潤深度、腫瘤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且多伴有淋巴結轉移情況[11-12]。
有研究[13]顯示,隨著年齡的增加,MMR蛋白缺失率也隨之升高,故在不同年齡子宮內膜癌患者中,MMR蛋白缺失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本研究選取最大年齡患者僅為58歲,故難以證實該研究結論,臨床仍需擴大選取患者年齡范圍,以探討MMR蛋白表達情況與患者年齡關系。
綜上所述,MMR 蛋白在深肌層浸潤、高FIGO 分期、淋巴結轉移、低分化子宮內膜癌組織中表達缺失率較高,對推進子宮內膜癌疾病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建議臨床定期檢測子宮內膜癌患者MMR蛋白表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