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迪熬 中國發明協會院士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首任專家,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造教育分會會長,科技創新教育特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專家。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公共場所的入口都設置了測溫通道。常見的測溫通道主要由測溫儀器和通道主體組成,并沒有很好地控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若人群中有病毒攜帶者,易出現測溫前就互相傳染的情況。
一、設計目的
提供一種能自動控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并發出語音提醒的智能測溫通道。
二、制作過程
利用arduino主板及一些電子模塊,用Mixly編程實現功能,并用硬紙板搭建通道的外形,制作智能測溫通道。通道的俯視圖如圖1,實物圖如圖2。
三、設計原理
1.智能開門
當有人在通道入口超聲波傳感器設定值范圍內(≤5厘米,此為模擬值,準確值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時,舵機自動順時針轉動90度,門打開,延遲一定時間(模擬值為3秒)。等人通過后,將舵機轉動角度設為0,門關閉。
2.智能提醒
有人進入通道后,在距離入口1米(模型是模擬值)的范圍內會被人體感應模塊感應到。此時即使通道入口處有人,舵機也無法打開,且紅燈亮,語音提示“請注意距離”,讓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直到這個人走出人體感應模塊的感應范圍后,舵機重新開啟,讓其后的人進入測溫通道。
四、測試結果
多次對前、后兩人距離在1米內和1米外兩種情況下的通道智能控制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在這兩種情況下,該裝置均能實現精準控制。(指導老師:孔麗麗)
專家點評
蔣浩軒同學的“智能測溫通道”項目是一項關注抗疫熱點的作品,體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及項目式學習的勤勉實踐。
從專業角度上分析,這種關注社會熱點的作品也屬于應景式項目。正因為是應景,在同一時間內,國內外的許多科研機構、企業及成年發明人等,都會集中財力、物力參與攻關研究。這就導致無論從選題的方向,還是在項目完成后所達到的科學性、創造性與實用性等,都是一般中學生項目難以企及的。
如今,有些學校的老師帶領學生正在做所謂的“智能方艙醫院”項目,其實只是停留在閉門造車和概念炒作層面,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與其這樣,還不如從“強基計劃”出發,引導學生用獨特的眼光去發現有實際意義的長效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