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抒含,區 智
(西南林業大學 園林園藝學院,云南 昆明 650051)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人民越來越注重于生活品質的提高,從最開始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到現如今對情感體驗的追求,人們的生活在發生改變,思維方式也在發生改變。其次,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都市居民的生活壓力劇增,使他們更傾向于閑暇之時投身自然、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自然的洗滌。因此游客在選擇旅游地時更偏向于選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旅游度假區或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地方作為旅游地,同時民族文化的傳播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旅游業的發展,因此旅游業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在文化傳播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景區的發展受到旅游景觀質量的制約,旅游景觀質量會對該地旅游業的發展造成直接影響,使其市場吸引力減弱,從而影響當地的經濟收入,使當地的發展停滯不前。根據實地調查及相關資料顯示,部分地區景區旅游發展陷入困境,因此針對此現象,本文以宗縣鳳凰谷景區為例,意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師宗縣鳳凰谷景區現狀旅游質量進行評價,從旅游景觀質量、生態環境質量、基礎設施質量以及社會服務4個方面對景區進行評價,分析景區旅游發展陷入困境的原因,以期為景區旅游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促進旅游業發展。
經濟增長與文化發展,使旅游成為了一種體驗生活、增長知識的一種生活方式,但一些景區旅游質量卻存在著諸多問題。“旅游熱”浪潮興起使旅游業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使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旅游也隨著游客的需求朝著多元化、生態化的方向發展,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要求旅游業創新、開放、合作、協調推進發展,創造文明、安全、高效的旅游環境,A級景區提升具有代表性的觀光旅游產品,3A級及以上景區加強景區建設,對5A級景區進行布局優化。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文化旅游部發布的各年份的旅游業統計情況分析,自2010~2019年國內旅游人數逐年上升,從2010年的21.03億人次上升至2019年的60.06人次,而全年所接待的入境旅客于2019年高達1.45億人次,如圖1所示。

圖1 接待及旅游人數
如今,游客對游覽體驗的滿意程度不再是住宿、餐飲、購物、娛樂、出行等方面,而轉變成了住、食、購、娛、行、環境質量于一體的綜合體驗。旅游行業發展能帶動經濟增長、提高旅游地居民生活品質,但現如今一些景區一味地追求經濟增長而忽略了生態效益,自然生態衰退、自然環境資源、人文環境資源遭到掠奪性破壞,旅游安全不斷受到沖擊[1,2],社區利益遭到威脅,產業結構不完善,智能游覽系統開發不全面等問題成為了景區旅游發展的阻礙。旅游業的發展受到旅游質量的制約,旅游質量是區域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唯一保障,旅游業的發展應著重于追求旅游質量的提高而非旅游人次的增長[3]。
對旅游景區質量優劣的評價方法也從單一要素的評價逐漸轉變成多要素的綜合評價。鐘士恩曾在《從旅游業發展質量看中國旅游現象與問題:兼探討“游賞理念”的學科意義》中提到旅游質量應具備多維性、鏈條性、主觀性、復雜性4個基本特征。多維性是指旅游產品包括有形和無形兩部分;鏈條性指在旅游活動中,鏈條式的消費特征;主觀性是指游客在旅游游覽中的體驗感受,他能反映出該旅游地是否能滿足游客的情感體驗需求、游覽需求等旅游需求;復雜性是指進行旅游質量評價及管理時存在許多不可控因素,旅游產品及旅游服務之間存在差異性[4]。因此在對景區進行旅游質量評價時應從多維度、多指標進行評價,從生態環境、社會效應、經濟、質量等方面對其進行量化評價。評價方法有模糊度法、主成分分析法、P-R-S法、層次分析法以及序關系分析法,其中層次分析法使用頻率最高。因此本文在進行旅游景區質量評價時選用了其中一種方法,對各項指標定性、定量分析,得到景區質量評價的各指標權重,最終得到景區質量評價表,以評價結果為參考,對師宗縣鳳凰谷景區的優化提升提出建議。
以《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和《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GB/T17775-2003)的相關規定以及《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17)的國家標準為依據,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本文將景區質量評價指標劃分為目標層A , 準則層B ,以及指標層C三個層次。在此基礎上又將準則層細分為旅游景觀質量B1、生態環境質量B2、基礎設施質量B3、社會服務B4四大類[5],從準則層中再次細分出18個指標層,記為C11、C12、C13…C43。具體的劃分情況如表1所示。并通過序關系分析法計算得到各指標權重。

表1 旅游景區質量評價
20世紀70年代初層次分析法和網絡程序法創始人Thomas L. Saaty提出的層次分析法廣受關注,在多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層次分析法為一種專家的主觀賦權法,其關鍵在于對指標進行兩兩比較的基礎上構造判斷矩陣,所構造的矩陣存在判斷一致性的問題,盡管眾多的專家學者針對判斷一致性的問題進行了多種調整與修改,但判斷矩陣的完全一致性的修正方法尚未被提出,同時,層次分析法在運算時其繁復程度對計算者的計算能力有較強的要求,得到的判斷矩陣也隨著計算者使用的修正方法不同而呈現出差異[6~11],隨后在計算時若數據量過大則權重難以確定[12]。因此郭亞軍教授針對構建判斷一致性矩陣的難題,在層次分析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即G1法,指出了構造判斷矩陣時判斷矩陣不一致的原因以及如何構造出具有一致性的判斷矩陣及其指標權重的計算方法。G1法又稱為序關系分析法,是一種無須一致性檢驗的方法,該方法是一種主觀賦值法[13]。因此序關系分析法有效規避了構造一致性判斷矩陣時易出現錯誤的這一缺點[14]。
若存在m個指標,分別標記為Y=(y1,y2,y3,...,ym),(m=1,2,3,4...)。邀請專家對兩兩指標進行比較并構造出初始判斷矩陣A=(apq)m×m。
若決策指標Yp相對于某評價準則的重要程度大于或等于Yq時,標記為Yp≤Yq。

在指標集{y1,y2,y3,...,ym}中選出一個指標,標記為yq,表示該指標為相較于其他指標為最重要的指標或最不重要的指標。
同理,在余下的m-1個指標中選出一個指標,標記為yq,表示該指標為相較于其他指標為最重要的指標或最不重要的指標。直至剩余最后一個指標標記為yk,由此確定出指標間的唯一序關系,并對相鄰的指標進行指標間的重要程度比較[15]。
假設某權重因子有m個指標,標記為Y=(y1,y2,y3,...,ym),(m=1,2,3,4...)。邀請專家對指標進行比較得到初始判斷矩陣,并可得到{yp}序關系(p=1,2,3,4...m),即y1≥y1≥y2≥y3...≥ym。

師宗縣鳳凰谷景區位于曲靖市五龍壯鄉,屬于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圖2、圖3),景區內的地貌是云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以地表崎嶇、石峰林立、溶洞等特點聞名。景區游玩分為觀光奇特景觀、了解生命文化、體驗壯鄉風情以及水上娛樂四個層面。景區占地面積大,植被覆蓋率高,四季可游、可賞。但景區內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游覽路線單一、游人數量少、文化挖掘不充分、娛樂項目少、社會宣傳力度較弱等問題。

圖2 景區范圍

圖3 師宗旅游資源分布
根據上文中的表1邀請10位專家對表內準則層及指標層內的各指標間的重要程度進行評價,例如專家1給出B1、B2、B3、B4的序關系為B2>B3>B1>B4,因此得到ωB2>ωB3>ωB1>ωB4。各指標間的重要程度之比為[17]:


表2 比值參考表說明
ωB1=0.23;ωB2=0.30;ωB3=0.27;ωB4=0.20
同理可計算出10位專家序關系分析法的權重,并得到各指標權重數值,各指標權重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并計算的得到各指標權重的均值。

表3 各指標權重
并根據一級指標以及二級指標的權重均值得到各指標的綜合權重,權重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各指標權重系數
根據現場調查,走訪咨詢,再次邀請10位專家對表中的各項指標進行打分,并得到專家打分結果表5。

表5 師宗縣鳳凰谷景區評價指標分數
從總體評分上來看,一個景區是否能夠滿足游客旅游需求主要集中在美學觀賞價值、人文景觀資源、景觀多樣性、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氣候舒適度、相關政策法規以及服務質量、宣傳力度等方面,對師宗縣鳳凰谷景區而言,其人文景觀多樣性、景觀多樣性、相關政策法規以及宣傳力度方面實際打分與分數分配相差較大,其總體評分僅71分,總體上并未達到國家4A級旅游景區旅游標準,2018年4月云南省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給予了師宗縣鳳凰谷景區整改要求。因此,針對該評分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5.3.1 旅游景觀質量改善建議
師宗縣鳳凰谷景區自然資源豐富,處于菌鳳旅游專線,但交通便捷度欠佳,自駕游相對便捷,但從師宗縣沒有直達鳳凰谷景區的旅游專項列車。同時園區內僅有一條游覽路線,應該增加園區內游覽路線形成多條閉合環路,沿路融入壯鄉文化、茶馬古道文化,增加景觀豐富度,提升觀賞價值。
5.3.2 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建議
保持原有水土不受破壞、原有空氣質量,園區內多設置垃圾桶數量并進行垃圾分類。
5.3.3 基礎設施質量改善建議
加強外交通的可進入性,開設專線交通工具,內部道路進行分級,增強內部道路暢通。同時為游客提遮風避雨的休息亭,以及安全避難、救援和指揮的場所。設置特色產品購物店,同時帶動經濟增長。
5.3.4 社會服務改善建議
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支撐支持。提升服務態度、導游專業性,園內收費具有合理性,同時景區應加強宣傳力度,包括建設旅游網絡平臺、增強網絡宣傳力度,打響旅游景區的名號,吸引更多的旅客前來。
本文針對景區質量下降、難以滿足游客旅游需求等問題提出了基于序關系分析法的景區旅游質量評價方法,從景觀質量、生態環境質量、基礎設施質量、社會服務四方面提出建議,意為景區質量優化提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以此來解決景區發展所面臨的自然環境破壞、衰退等問題。增加游客游覽體驗,豐富游客感情體驗,以獨特性、創新性、多樣化吸引游客的涌入,同時利用旅游游覽的方式向游客傳播知識,傳播文化,使旅游業帶動經濟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