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祝安
(福建省安溪縣森林動植物病蟲害防治檢驗檢疫站,福建 安溪 362400)
松材線蟲病是一種毀滅性的森林病害[5,6,14~16],即松材線蟲引起的松樹萎蔫病,被稱為松樹的“癌病”[14],又稱“松樹的艾滋病”,最近又稱為“松樹的新冠”。我國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發現以來[14],不斷擴散漫延,該病具有傳播途徑多[14]、發病部位隱蔽、發病速度快、傳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發生,治理難度大。馬尾松是安溪縣最主要的鄉土樹種之一,松材線蟲病主要危害松科植物[9~12],而松墨天牛是松材線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1,7,8],松材線蟲病防治核心措施是及時除害處理松枯死樹。
2.1.1 安溪縣森林資源及松林概況
安溪縣是福建省重點林區縣之一,全縣林業用地面積329.4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294.8萬畝,森林蓄積量779.47萬m3,森林覆蓋率65.77%;生態公益林面積130.7萬畝,商品林面積198.7萬畝,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73.5%,占泉州市林地面積近1/3,現有松林面積134.4384萬畝,占有林地面積45.6%,松林絕大部分為水土保持林及水源涵養林。各類自然保護區13處,總保護面積10.2萬畝,其中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6.1萬畝;有縣級以上森林公園10處,面積12.7萬畝;縣域內有半林、豐田2個國有林場,經營面積25.2萬畝。
2.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擇在安溪縣龍門鎮,位于福建省東南部,東鄰泉州南安市翔云鄉,南連廈門市同安區汀溪鎮,西與虎邱鎮、大坪鄉交界,北和官橋鎮接壤。南亞熱帶氣候,海拔300~400 m,年平均溫度19~21 ℃,年降雨量1600 mm。夏季長而炎熱,冬季短暫而無嚴寒,年均無霜期260 d。
具體的試驗地片選擇在該鎮觀山村、湖山村的馬尾松林分,觀山村與湖山村為相鄰的兩個村,觀山村松林面積為2417畝、湖山村松林面積為2209畝;試驗地林分均為受松墨天牛為害、出現少量松枯死木、林齡20年生以上的馬尾松林。
2.2.1 伐樁橫截面有砍伐幾刀
2019~2020年的3~8月份,在觀山村受松墨天牛為害的馬尾松林,清理松枯死木時對伐樁采取的除害處理方法為:伐樁高度低于5 cm,疫木伐除后,伐樁去皮,在伐樁的橫截面用柴刀砍伐幾刀再上放置磷化鋁1~2粒,用0.8 mm以上厚度的塑料薄膜覆蓋,包著伐樁用繩子捆扎,并用土四周壓實塑料薄膜。
2.2.2 伐樁橫截面沒有砍伐幾刀
2019~2020年的3~8月份,在湖山村受松墨天牛為害的馬尾松林,清理松枯死木時對伐樁采取的除害處理方法為:伐樁高度低于過5 cm,疫木伐除后,伐樁去皮,在伐樁的橫截面上沒有用柴刀砍伐幾刀,直接放置磷化鋁1~2粒,用0.8 mm以上厚度的塑料薄膜覆蓋,包著伐樁用繩子捆扎,并用土四周壓實塑料薄膜[2~4,13]。松枯死樹伐樁除害處理情況見表1、表2。

表1 2019年松枯死樹伐樁除害處理情況 個

表2 2020年松枯死樹伐樁除害處理情況 個
2年來, 在伐樁除害處理后的次月(即除害處理20 d后)對伐樁出現羽化孔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方法:將伐樁四周壓在塑料薄膜的土撥開,輕輕地拉開塑料薄膜,觀察除害處理后的伐樁四周是否有出現羽化孔,具體情況見表3、表4。

表3 2019年不同除害處理方式的伐樁出現羽化孔情況調查 個

表4 2020年不同除害處理方式的伐樁出現羽化孔情況調查 個
(1)
根據式(1)推算出2年來,松枯死樹伐樁不同除害處理方式羽化孔發生率比較情況如下:
由表3、表4及推算的羽化孔發生率對比可見,橫截面有砍幾刀的伐樁出現的羽化孔比橫截面無砍幾刀的伐樁出現的羽化孔少得多。
通過對松枯死樹伐樁不同除害處理方式的防治效果進行試驗對比,結果證明,在伐樁橫截面有采用柴刀砍幾刀比沒砍的防治效果好,在伐樁橫截面上采用柴刀砍幾刀能使磷化鋁藥物滲透到伐樁的內部,充分發揮磷化鋁藥效,從而更有效地殺死松材線蟲病傳播媒妎松墨天牛,該防治方式具有科學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