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 榮陽
摘 要:“健康中國”理念的提出,促使公立醫院相關部門逐步意識到加強醫院醫德醫風建設的重要性。由于現階段公立醫院在建設醫德醫風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因此隨著醫療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應加強醫護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培訓工作,并通過思想教育、專業技能培養以及法律意識培訓等工作,提升醫護人員的技能素質以及職業道德水平,從而降低醫患糾紛事件的發生幾率。
關鍵詞:公立醫院;醫德醫風;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R197.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30-0132-03
醫德是醫護人員最基本的思想品質,因此醫護人員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醫療技術,同時還應具有良好的醫療道德素質。
一、公立醫院開展醫德醫風建設的現狀
(一)缺少實現醫德醫風建設規范的動力保障
1.醫護人員缺乏思想覺悟。由于目前公立醫院對醫德醫風建設工作的宣傳力度不足,因此造成了醫護人員思想覺悟產生偏差的局面,使其缺乏良好的職業道德理念,導致醫護人員的醫療服務精神力量不斷減弱,從而難以保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工作模式的實現。同時,隨著市場化、利益化、體制化以及產業化的醫療產業發展趨勢,致使醫護人員出現不恰當的醫療行為,阻礙了醫德醫風的建設進程。
2.缺少充足的醫務人員支撐。隨著人口的增加以及醫療事業的規模化發展,因此需要引進更多的醫護人才來作為公立醫院運行過程中的有力支撐,但由于目前缺少合理的人員配置體系,因此難以緩解醫院工作的壓力。此外,隨著病癥種類以及病患數量的逐漸增多,使醫療事業逐漸呈現出復雜化的特點,從而導致醫護人員的工作任務較重以及強度較大,再加上缺少充足的休息時間,給醫護人員的身體帶來了嚴重負荷,加劇了醫患沖突問題。
(二)醫德醫風建設過程中缺乏內部的助推作用
由于醫護人員在醫療理念方面存在缺失,因此隨著公立醫院醫療體制改革以及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醫院逐步將經營發展的目標偏向經濟效益,從而導致忽視了患者的需求,使醫德醫風建設逐漸呈現出形式化的發展狀態。為了改善重心偏離的現狀,應建立規范化的監督管理以及考核評估體制,使其成為醫院內部的助推力量,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利益最大化。
(三)降低醫德醫風建設過程中的外部影響
為了加快公立醫院醫德醫風的建設進程,因此醫院應同各高等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使高校能夠在充分了解現階段醫療體制改革的前提條件下,開展與之相對應的課程體系,并將醫療專業的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以培養專業人才為導向,設置相關的主題實踐活動。另外,還應加強醫療專業學生的人文教育理念,并將思想道德素質培養與專業技能課程相互融合。
二、加強公立醫院醫德醫風建設的相關對策
(一)完善公立醫院的制度改革
1.強化體制改革。為了有效改善公立醫院的運行制度,首先應及時摒棄“以利益為重”的發展理念,并隨著醫院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建立起公益性、積極性以及可持續性的運作機制。強化對公立醫院的制度改革,有助于突出醫院建設的公益性質,因此應在此基礎上加大對醫院財政方面的投入,并由政府部門來承擔一部分的公共服務支出費用。
2.明確公立醫院的領導責任。由于醫院的醫德醫風建設工作,具有長期化以及艱巨困難的特點。因此,為了確保此項工作的穩步開展,應明確領導部門的責任體制,使其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指導作用。公立醫院的領導部門應充分認識到開展醫德醫風建設的重要意義,并落實各個建設環節的制度,將責任機制劃分到個人,使建設過程能夠做到“有據可依、有跡可循”。除此之外,還應發揮領導優勢,在醫德醫風建設與社會經濟建設之間建立良好的聯系,使此項建設內容能夠與醫院建設同步發展。
3.加大對醫德醫風教育的宣傳力度。為了確保醫德醫風制度能夠被充分落實,應加強對此項教育內容的宣傳力度,通過宣傳活動來達到深化教育的目的。公立醫院可以將運轉效益當中的一部分作為建設醫德醫風教育的儲備資金,通過開展醫德醫風建設講座、設置教育專欄以及刊登學報等方法,來達到提升宣傳力度的目的。除此之外,還應杜絕“不當得利”的情況,并對優秀員工的事跡進行宣傳,提高醫護人員的氛圍建設積極性,有助于在醫院內部形成良好的建設氛圍。
4.提升醫護人員的道德素質。在引進醫護人員的過程中,公立醫院同樣要遵守“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領導干部選用要求,以思想道德教育為考核基礎,切實提升醫護人員自身的道德素養。通過先進技術、素質文化以及社會醫學理念共存的教育管理結構體系,并結合嚴格的考核評估機制,以達到提升醫護人員專業道德素養的目的。不僅如此,醫院還應建立完善的晉級機制,在專業的醫護人員群體中篩選出優秀的領導干部隊伍,使其能夠發揮指導作用,為加強醫護人員的整體素質提供保障。
5.健全相應的工作監督機制。為了能夠進一步完善醫德醫風的制度建設,可以結合公立醫院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工作監督機制,并將監督管理流程記錄成檔。對醫德醫風的監督與考評辦法應結合醫院醫護人員的實際狀況,確保其具有良好得可操作性。將護理服務情況、臨床管理以及專項抗菌藥物的整治活動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考核機制,并重視對評估結果的應用,將評估結果與業務人員的培養、薪資的調整、職位的晉升制度以及聘用制度相互銜接,再通過獎懲制度的實施,提升醫德醫風的建設效果。
6.加強醫院內部的教育學習機制。加強醫學院校、醫護人員以及領導部門對于醫德醫風教育思想的認識與學習,并在堅持高尚、廉潔作風的基礎上,對醫院的經濟指標以及醫德醫風建設進行統籌規劃,為醫院的思想文化建設提供明確的發展方向以及戰略目標。將醫學院校的醫德醫風教育作為必修課程的重點內容,并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理念培養,以提升學生素質為目的,建立完善的人文教育模式。為了突出醫德醫風建設的核心內容,應將思想教育內容作為醫護人員崗前培訓的主要課程,幫助其盡快樹立“以人為本”以及“為人民服務”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