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華

摘 要:借助鄉村振興的政策契機,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有助于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基于此,在鄉村振興視角下,從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紅色旅游人才發展、紅色旅游文化發展、紅色旅游生態發展、紅色旅游組織發展等幾個層面,對紅色旅游的大力發展進行研究,以期能夠為紅色文化事業的建設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鄉村振興;紅色旅游;紅色文化
中圖分類號:F59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30-0135-03
鄉村振興是國家在產業升級轉型、貧困幫扶背景下提出的鄉村地區發展政策,其強調充分發揮鄉村的文旅優勢,來實現鄉村地區增收和區域經濟的發展。而紅色文化作為一些鄉村地區旅游產業的關鍵優勢,需有效利用鄉村振興政策帶來的福利和契機,全面發展當地的紅色旅游業,使其逐漸成為當地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支柱,為鄉村建設事業的推進夯實基礎。
一、鄉村振興視角下的紅色旅游發展分析
總體來看,紅色旅游資源主要持有區域以鄉村區域為主,而鄉村振興政策強調通過現代化建設,實現鄉村致富、幫扶。因此,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紅色旅游事業,可以讓鄉村區域借助致富、扶貧政策帶來的契機,充分發揮所持有紅色資源的潛能,改善鄉村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由此實現紅色文化弘揚與區域扶貧致富的雙贏,提升紅色旅游事業建設發展效果。就目前來看,自紅色旅游發展被提出以來,借助鄉村振興政策,很大一部分鄉村地區通過深度發掘區域內承載的紅色文化,加快推進了文化遺址的修繕,以及旅游產品的開發,強化了鄉村地區的游客吸引力,構建出了效益、前景可觀的旅游消費市場,同時也拓寬了紅色文化的宣傳弘揚渠道。在此過程中,鄉村振興視角下紅色旅游的發展可以被闡述為紅色旅游建設與鄉村振興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如圖1所示。基于此,從鄉村振興層面上來看,積極發展紅色旅游對于鄉村區域整體建設具有極大的意義。
二、鄉村振興視角下大力發展紅色旅游
(一)紅色旅游產業發展
1.發展定位。紅色旅游事業包含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要素,因此,可以將上述幾個要素作為旅游事業發展建設工作的切入點,以實現對紅色旅游事業的全面推進。其中,在產業要素發展中,為了保證建設工作的準確性,需要通過歸納明確當地紅色資源的核心主題,對當地的紅色旅游產業進行發展定位,為后續的文化資源發掘,特色紅色文化建設提供方向。在此過程中,可以以品牌塑造的思路去歸納紅色文化主題,并從鄉村地區持有的文化資源中,提取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再結合實際情況,歸納出一個旅游品牌作為發展主題,實現紅色文化定位。例如,在蘭考地區,當地承載了焦裕祿文化、趙垛樓五老將文化這兩項主要的紅色文化,而這些文化體現了黨員干部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因此蘭考地區將上述極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歸納為干勁文化,由此確立了干勁文化這一產業發展定位與立足點。
2.思路建設。《全國旅游工作報告》顯示,目前,國內紅色旅游消費者數量占旅游消費者總量超過26.39%,每年增幅達到2%以上。其中,青少年消費者的占比逐漸提高,已經占據了消費者總數量的40%,存在取代老年消費者,成為紅色旅游主流消費者的趨勢。基于此,在發展思路構建上,應更加側重于青少年旅游偏好,而且需樹立年輕化、現代化的產業發展思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其中,現代化、年輕化的發展思路,在鄉村振興視角下可以被闡釋為構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的鄉村區域,而這一闡釋內容,正好符合青少年對旅游地點環境的要求。因此,可以用鄉村振興相關的理論、標準對此發展思路進行細化,以制定更加完善、詳細的發展路徑,增強紅色旅游產業建設發展效果。
3.布局規劃。一個科學合理的產業布局,是保證產業良好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在紅色旅游產業發展中,也要注重產業布局的規劃。一般來說,旅游產業鏈通常會涵蓋導游服務、食宿、紀念品等細化的產業元素,鄉村需合理規劃上述產業元素的布局,設計科學的產業功能分區,使各個產業元素得以協調發展。同時,要突出紅色文化這一旅游產業重點,由此為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二)紅色旅游人才發展
1.發展定位。人才是落實鄉村振興政策,發展紅色旅游事業的重要力量,而以往鄉村發展的滯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才的匱乏,因此,人才發展也是紅色旅游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說,只有對于鄉村區域具有濃厚情感的人才,才能產生極大的鄉村區域紅色旅游發展熱忱,并積極了解、運用鄉村振興政策,做好各項建設工作。因此,人才發展的定位應以本地人才為主,以充分發揮本地人才對鄉村區域的情感、認識度等方面的優勢,打造一個熟悉鄉村振興政策、對本土紅色文化具有熱情與深刻認知的人才隊伍,為紅色旅游事業的振興、發展夯實基礎。
2.思路建設。在思路建設上,應設計出成套的本土人才培養計劃,并給予本土人才足夠的就業支持,使紅色旅游事業能夠留住人才,夯實鄉村振興發展的人力資源基礎。在此過程中,可以考慮設計一套完善的本土個人學歷提升和鄉村人才孵化方案,并以當地或周邊的高校及教育機構為依托,培養出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而且還要意識到鄉村振興理論、思想對紅色旅游事業建設的重要指導作用,積極將上述理論、思想內容納入培訓內容中,以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視角下紅色旅游事業的發展。此外,還要構建一個清晰的培訓基地建設思路,結合多元化培訓體系,進行骨干人才和新型經營主體的孵化,提高人才隊伍的質量,以更好地發展鄉村紅色旅游事業。
3.布局規劃。在人才布局規劃上,需采用多級化、層次化的布局方式,對人才進行定向的培養、應用,為紅色旅游事業在各個層面上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鄉村振興規劃有三種模式,即聯動開發模式、社區參與模式、體驗教育模式,因此可以按照這三種模式進行人才布局規劃,以實現鄉村振興視角下的紅色旅游人才發展。其中,在聯動開發模式下,由于該模式主張將紅色旅游與其他旅游形式,如生態旅游等進行聯合建設,需要大量人才,導致本土人才數量難以滿足需求。因此,應加強福利待遇,吸引外來人才,以豐富人才布局結構。而社區參與模式則側重利用本地居民對本地紅色文化的天然認可度,完善本地人回鄉就業優待政策,全面拓寬本地人才布局規模,增強鄉村地區的自有人才供給能力。在體驗教育模式下,需在人才布局規劃上重點突出服務型人才的培養,使消費者獲得更好的紅色旅游體驗,推動鄉村振興視角下紅色旅游在人才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