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娟
摘要:在社區治理的進程中,社區義工正不斷成為社區參與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增能理論和經驗學習理論,以珠海市C社工機構培育社區義工隊為例,為提升義工服務隊的團結力、凝聚力和專業服務能力,設計并實踐了“與‘義同行,相伴成長—社區志愿服務管理和培育計劃”項目活動,為探索加強義工隊伍的培育與管理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社會工作 社區義工 培育
一、案例背景
在社區治理的進程中,社區義工正不斷成為社區參與的重要力量。珠海市C社工機構自進駐平沙鎮開展服務項目以來,成功地開展了一系列義工服務活動,不僅展現了義工們“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也大大增進了中心社工與義工、義工與義工之間的友情。但在義工參與服務的過程中,出現了以下問題:義工流失率不斷增加;義工之間、義工和社工之間缺乏進一步的了解與熟悉;義工參與服務的技能有待提升;義工資源的整合利用率不高;義工管理發展有待完善。為了提升義工服務隊的團結力、凝聚力和專業服務能力,C社工機構開展了以義工為主體的“與‘義同行,相伴成長—社區志愿服務管理和培育計劃”項目活動。
二、預估與分析
根據C社工機構項目服務過程中的經驗,對各類義工人群進行分析:
長者義工:人生經歷豐富,閑暇時間較多,可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義工服務中,但沒有接受系統的義工培訓,對義工精神、義工知識和義工技巧掌握不足,同時部分義工隨著年紀增加和健康變差,難以再繼續參與義工服務。
居民義工:做事成熟穩重,有較好的應急能力,學習能力強,配合度高,但閑暇時間較少。
學生義工:服務熱情高,愿意投入義工服務中,但一般假期和周末才有時間,對義工精神、義工知識和義工技巧掌握不足,由于閑暇時間不多,難以參與培訓和團建。
社區義工:主要為社區工作人員、居民小組長、隊長等,對服務人群非常熟悉,在服務人群中有很高的威信,但因為平時需要工作,以協助義工服務為主。
公益團體義工:有專項特長,人力資源充沛,更加穩定,同樣因為工作忙碌,以協助義工服務為主。
三、服務計劃
(一)服務理論模式
一是增能理論。服務對象是有能力、有價值的,社工的作用在于通過共同的活動幫助服務對象去除環境的壓制和他們的無力感,使他們獲得能力,并能正常發揮他們的社會功能。本項目活動可以通過共同互動,讓義工們獲得個人和他人合作促成問題解決的經驗。
二是經驗學習理論。經驗學習強調積極地參與,能從經驗形成理論,并且應用這些理論制定決策,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本項目活動的開展,能夠促進義工們、社工相互間的學習和交流,讓義工學習到更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彼此間的共同成長。
(二)服務目標
1.總目標
將義工服務分組、鏈條式管理模式、網絡化運行方式,通過發揮義工的特長優勢,整合各方資源,規范化發展來提高義工的服務水平,讓義工清楚機構的義工服務內容,了解自己的優勢,促進義工持續參與,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2.過程目標
前期目標:在各社區以攤位宣傳的方式招募義工,擴大義工隊伍。分析評估義工隊伍的能力和需求,實現專長與服務相匹配的模式。
中期目標:深化投入各類服務中,對服務進行分析和反思,適當調整服務計劃。將義工隊伍合理分類,開展各類專項的業務培訓,提升服務技能。由精英義工定期組織、社工指導開展團建活動,提高團隊歸屬感。
后期目標:延續中期服務的開展與推進,進行項目服務成效與不足總結,歸納項目的經驗和模式。積極推進由義工主導,社工指導義工的發展模式,挖掘更多的社會團體/組織,成為機構的義工資源。
(三)服務內容及安排
C社工機構義工服務隊的義工服務活動始終貫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主題,項目社工建立義工檔案,根據義工實際服務情況進行相應的服務技能培訓、義工團建、外出參觀交流學習活動。
1.奉獻“義”舉
內容:挖掘各領域服務對象的優勢與能力,在轄區廣泛招募義工,組建義工服務隊伍;建立義工個人檔案,開設義工個人時間銀行存折,用于記錄義工服務時數;引導、協助義工注冊網上志愿時系統,促進義工服務規范化。
目標:(1)鼓勵社區居民發揮余熱,加入義工行列,記錄義工的個人信息,了解義工的特長,從而更好地發揮義工服務作用,共建幸福和諧社區。(2)項目周期內,組建一支不少于20人的義工隊伍。
2.踐行“義”行
內容:定期組織開展義工服務活動,組織義工為弱勢群體提供關愛探訪、談心交流、精神慰藉、義剪、義修、義演等服務。
目標:(1)傳播無私、奉獻、友愛、互助的義工精神,搭建社區互助支持網絡,提升居民的社區歸屬感與參與感,促進“社區共融”的意識,營造和諧社區的氛圍。(2)項目周期內,組織開展相關義工服務活動不少于4次。
3.提升“義”力
內容:提供不同專題的義工通識培訓,宣傳義工理念,鼓勵義工不斷學習進修,增強義工服務技巧,建立高素質義工隊伍。
目標:(1)鼓勵義工不斷學習進修,促進義工實現自我,提升義工回饋社區服務社區的水平,掌握更多專業技能為有需要的人群服務,實現助人自助。 (2)項目周期內,開展相關義工培訓活動不少于4次。
4.共享“義”彩
內容:組織機構義工定期開展分享匯、義工團建等活動。
目標:(1)豐富義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創造義工之間的互動溝通平臺,建立友誼,增強義工歸屬感。(2)項目周期內,組織開展相關義工團建活動不少于2次。
四、實施過程
1.奉獻“義”舉
通過戶外宣傳活動,熱心居民積極申請加入義工隊伍;社工協助義工進行網上志愿者注冊和使用i志愿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