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張麗
摘要:隨著時代發展以及思想政治理論的不斷革新,創辦好思政課堂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重要途徑。思政課教學的核心理念是立德樹人,落實思政課堂教學是教書育人的根本要求,也是現代教育體系的根本任務。因此,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要抓住時代發展的趨勢,推進高職思政課堂教學朝著更高水平發展,同時,教師也要積極對思政課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研討,以滿足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高職課堂 思政課教學 實踐措施
引言
國家倡導要在思政課堂教學中充分貫徹思想政治的深層內涵,因此,在當下,不少學校課堂教學涌現出了許多創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思政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思政課教學承擔著重要的作用,它是現代課程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將具有成效的教學舉措與深層次地學習理念進行高度的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思政課育人的功能,同時也要針對實際情況,改善落后的教學方式,促進思政課教學質量水平的不斷提升。
一、高職思政課教學的重大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高職教育是國家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環,因此,它自身體系建設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因其教育職能的關系,高職人才培養方案受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影響頗大,因而,把握時代的脈搏,才能徹底地凸顯高職思政課教學的優勢所在。堅持把思政課教學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根本策略。
此外,盡管高職教育課程教學更偏向于學生技術技能的掌握,但是思政課教學仍然為各類課程融入了強烈的育人性以及發展性的特征,因此,高職思政課要體現現代社會正確價值理念和學生發展內在需求,更好地把握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方針和高職學生成長的規律,更好助力高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促進教師思政課教學方式創新
新時代各種創新教學手段地出現,對傳統的思政教學模式進行了創新,不僅大力推進了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改革的進程,還對整個大環境下的教學系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傳統教學未曾改變之前,通常只能通過課堂上教師將理論概念進行灌輸式地傳授,但是現如今隨著新時代變化速度越來越快,依托于各種先進資源,可以突破單一乏味的教學方法,擺脫時間空間限制,整合課內課內課外的思想政治資源,通過構建互聯網互動平臺,引起學生參與到思政課堂來。
思政課程是一門集科學性、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全方位育人課程,教師通過思政課教學,能夠深入發掘蘊含于其中的豐富意義,在實踐探索過程中以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實現思政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價值。
二、高職思政課教學現狀分析
(一)對思政課教學本質認識不足
高職院校教育的顯著特征是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和技能水平的發展,因此,高職思政課教學要結合學生職業發展的特點,針對高職學生當前的思想狀況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才能更好掌握思政課堂教學的規律。教師制定思政課教學內容必須堅持思想政治育人目標與學生實踐技能的獲得相統一,銜接思政課教學與專業課教學的密切配合。但是從現實情況分析來看,大部分高職思政教師身兼多職,給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帶來了多重阻礙。
社會主流對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偏見,主要是學歷和知識歧視等,造成部分高職學生對思政課教學提不起任何學習興趣,對思政課開設存在著較大的誤解,因而思政課教學效果和質量持續下降。
(二)思政課教學體系不健全
高職院校開設思政課程教學,應切實將推進社會主義理論建設與實踐創新相結合作為教學的立足點,但是,當前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隊伍整體存在著較大差異,主要表現在:教師年齡層普遍偏大,青年教師數量不多;思政課教師相比專業課教師而言,職業發展潛力要小得多。從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教材來看,理論知識占據著主導地位,應用的案例簡單,時事的熱點闡述內容過于簡單,枯燥乏味的內容導致學生學習的動力不足。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對思政課的重視程度不高,在經費投入方面遠遠達不到研究的需要,這對健全思政課教學體系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
(三)思政課教學理念需要創新
盡管面對當前高職課堂思政教學進行了大幅度的研究和調整,但是高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卻沒有獲得多大的學習效果,大部分學生自我探究能力、辨別判斷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創新發展的能力卻遠遠不足。這與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很大的關系,僅僅通過教學手段的變化,然而實際應用卻仍然模式化、固定化,對培育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沒有實質上的助益的,因而高職學校必須加大對思政課教學的投入力度和改革力度,完善對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訓機制,讓思政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到學生當中去。
三、高職思政課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發揮思政課程育人的功能
通過思政課教學體系的構建,讓思政教學的育人理念落實到學生的思想中去,因此,高職院校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思政課在整個教學系統中的關鍵地位。同時也要通過高職思政教學的主要渠道,也就是思政課程的開展,最大程度地發揮思政課地教學效果。持續推動思政與課堂教學相互協同發展,堅守思政教學的原則,促進思政教育教學質量的改革。
(二)轉變思政教學的落后觀念
高職思政課應該針對學生實際的認知發展需要和身心發展需要,縮小思政教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教師的講解賦予思政教學課程獨有的親和力,展現思政教學的人文氣息。除此之外,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的過程,構建完整的思政教育體系是促進高職院校整體思政素養。
(三)引領思政教學不斷發展
促進高職院校思政課堂全面開展,需要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堅持思政教學原則不動搖,發揮思政課教師的引領作用,提升學校參與建設的力量,才能真正實現思政課教學在學生群體中的重要作用。高職院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實施的主要陣地之一,切實加強意識形態的宣傳力度,才能把握好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將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優勢與思政教育充分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