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的教學決策往往影響著一堂課的實際教學質量與學生的發展效果,因此,做出更為合理的教學決策,應成為廣大教師所重點關注的話題。本文結合信息化時代背景,基于教育大數據對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決策進行改進,并探索其實現的路徑,以期能夠突破傳統教學的限制,更為全方位、多面化地分析教學情況,為教學質量的提升與學生能力的發展帶來確切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育;大數據;教學決策
【作者簡介】饒書萍,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實驗小學校。
教學決策,通常是指教師以實現教學目標與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深入開展對教學實踐的預測、分析與反思,以便確定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案的動態過程。一般來說,課程教學整體的走向以及其中的各項核心行為方式,大都取決于教師的決策制定與安排。然而,目前一些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決策方面容易受傳統教學思想的限制,過度依賴自身本來經驗而主觀臆斷地加以決策與規劃,導致實際做出的教學決策無法滿足貼切于學生的學習訴求,更無法幫助學生對自身不足進行充分矯正與全面調整,諸如此類等問題都是教學決策不合理所引發造成的。而今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大數據”的產生與應用能有力解決這些問題,它能通過先進的方法與技術來實現對教與學等信息的收集、儲存、分配,管理和分析,便于精準教學的開展,利于教師教學決策的優化制定與學生的個性化、全面化培養。對此,本文便將對教育大數據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決策的弊端問題、改進策略及實現路徑展開探討分析。
一、教育大數據基本解讀
大數據是互聯網信息行業的前沿技術,專業領域方面對于大數據的定義與描述比比皆是,均能體現出大數據以先進的方法與技術為支撐,從而實現信息的收集、儲存、分配、管理和分析等功能,在種類繁雜、不斷變化的海量數據中得出一定的規律,滿足于人們的生活、工作及學習所需。而教育大數據則是與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其來源是教師與學生的一系列教與學的行為活動,包括課堂教學、課后作業、考試檢測及教學管理等多個方面。教育大數據從這些途徑中獲取,并利用其自身含有的數據處理技術而對這些海量數據進行確切研究,最終可有效判定并評估教與學的行為與表現,便于教師對教學決策與行為方式進行更為合理、針對性的改進,從而為學生的發展帶來更為可靠的幫助。
二、小學英語教師決策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教學設計方面的問題。教學設計是教師教學決策的直接體現,由于教師在教學決策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也導致教學設計存在偏頗,無法滿足于學生的實際訴求,最終便無法達成本來的教學期望。一些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的決策規劃通常源于自身原有的教學經驗,從而主觀臆斷地制定教學方案,雖然一直以來的教學經驗也是教師在教學決策中所應重點考慮的一項內容,但是教師對于教學經驗的反思與運用卻應與時俱進、因材而定。因為就“目前”和“以往”而言,教師教學所面向的學生群體可能不同,那么目前的學生很可能會不適用原有的教學方法。此外,由于一些教師未能對自身的教學行為方式進行及時的反思改進,仍然我行我素地展開教學,那么以往教學存在的一些弊端還會持續到現有的課堂中,影響學生的語言學習及發展。這些都是教師在教學決策方面過度依賴原有及主觀經驗而導致的。
2.教學過程方面的問題。教師的教學決策不僅體現在大層面的教學設計上,還體現在教學的細微之處,比如在課堂根據學生的學習吸收效果補充或調整某方面的學習內容;又或是針對突發情況而做出即時的策略調整,以便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等,這些教學行為雖然細微,但卻也是影響學生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一些教師由于思想的滯后或意識的欠缺,在教學過程中并未深入考量到這些細節因素,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的情緒較為消極,最終取得的效果也不夠理想。比如在語篇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鞏固語篇知識,教師設計了一些填空小題要求其加以練習,然而當學生進行了前期深入的語篇研究后便已經有了一些枯燥的感覺,這時再配以機械的習題,更會加重學生的消極情緒。這樣缺乏對學生心境與情緒考量的主觀化決策與指導,會消磨其學習積極性,間接影響其知識鞏固與掌握。
3.教學評價方面的問題。評價是教學開展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教師在評價方面的組織與引導也體現了其教學決策所在,但由于一些教師觀念未曾更新,仍然以原有習慣來組織評價活動,很可能會降低評價的最終效果。首先是教學評價面向對象的單一化,在目前的一些課堂評價中,學生是評價所面向的唯一主體對象,雖然現行教育倡導遵循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教學評價的面向除了要指向學生之外,還應考慮與學生發展密切相關的客觀因素,這其中就包括了教師的教學行為方式。許多教師并未將自身教學情況納入評價范疇,那么便無法充分意識到自身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決策改進難以實現。此外,教學評價還存在維度單一的問題,單一采取終結性評價來評價學生的最終學習成果與成績,忽略對其學習過程中一些情感因素的考量,造成學生很難從思想意識方面進行矯正,全面發展便難以形成。
三、教育大數據下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決策改進及實現路徑探索
1.信息設備的優化投入。教育大數據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融入是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體現,為了能夠充分汲取教育大數據的優勢而對教師的教學決策,直至學生的發展都產生積極影響,首先要重視的是教育大數據的基礎建設,基礎建設主要涉及對相關信息設備的投入、優化與升級,為教育大數據的落實與應用提供充分的條件。
首先,學校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加大對教育大數據基礎建設的投入,提升網絡寬帶并且構建數據中心,還可以聘請專業人員傳授經驗,聯合校方人員與英語教師來共同構建大數據管理系統。此外還需對各個班級所應用的多媒體及其他信息化設備進行一定的升級優化,結合時代發展而體現智能化因素,便于營造信息化環境來為用教育大數據的收集、運算分析及反饋暢通路徑。英語教師可以和學校進行確切的商討,根據實際的需求與班級的情況來更為具體地引入、優化并升級相關信息設備。
2.教學設計方面的調整。教育大數據的應用是引領教師改進教學決策的有效助力,而教學設備的優化投入卻是教育大數據應用的基礎保障,教師與學校都應予以一定的關注。在基礎建設完善之后,小學英語教師便可根據教學需求,并考量對信息化設備的應用來進行更為合理、優化的教學決策,其中,以教育大數據為支撐的教學決策改進利于教學設計的調整與完善,使教學設計能夠更為精準化與個性化。
在教育大數據背景下,在線學習成了一種較為普遍的形式,在學生的線上學習過程中,一些智能網絡系統自帶的數據分析功能,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結果進行有效監測,從中獲取與學生學習行為表現及意志等相關的多方信息,比如記錄學生在線學習的時間、評測學生學習過程、成果中存在的失誤,并記錄下學生瀏覽網站的種類及頻率等,圍繞這些方面收集與學生學習相關的各方信息,然后通過大數據的運算分析功能來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訴求及期望進行反饋。教師在得到這些反饋之后,可以更為精準地進行教學決策,使課堂教學設計能夠更為個性化,從而切實滿足于學生的學習訴求與期望。
就如網絡分析系統依靠對學生學習過程與行為的監控與分析,反饋出大部分學生都缺乏一定的人文素養,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做出這方面的決策,適度增加教學中的人文比重而關注對學生素養的熏陶與建設。如在針對語篇教學的備課中,教師可深度挖掘語篇所含有的人文背景,包括社會及生活等各方面的,然后基于這些人文背景搜集多元化拓展資源,制作成媒體課件,以便讓學生在語篇探究中進行鑒賞與感知,積極調動其情感意識,強化對其人文素養的建設。這便是以教育大數據為支撐的教學決策改進,對教學設計調整及學生發展的助力所在。
3.教學過程方面的改進。教育大數據除了能夠幫助教師進行精準化、個性化的教學設計,以便適應學生的學習訴求及發展期望之外,還能夠實時記錄并有效追蹤教師的授課過程,動態檢測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反饋出實際的教學情況,方便教師發掘教學細微的不足之處,從而加以及時地調整,使得整體教學走向能夠更為順暢、高效。
如教師以智能設備全程記錄并實時追蹤語篇授課過程,在此期間,教師可以通過與智能設備對接的網絡端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經由系統反饋而發掘一些不足與問題。假設在語篇教學中后期,教師按照主觀意愿要求學生完成一些填空題來鞏固練習語篇知識時,網絡端反饋出學生在此時的學習興致不佳、積極性不夠,那么教師通過此反饋便能夠及時發覺,并進行實時的決策調整,竭力對語篇知識的鞏固方式進行趣味化轉變,組織學生基于語篇話題來創編情景劇,又或是情景劇難度更小一些的情境對話演練等任務活動,促使學生在情景劇臺詞的組織或情境對話的組建中融入對語篇知識的使用,利用語篇知識及表達組建語句來完成對語篇話題的描述與交際探討。
這樣的趣味化改進方式是教師基于教育大數據反饋所實時形成的優化決策,不僅能夠降低學生消極情緒的出現,還能有效鍛煉其口語交際及語言應用能力,這樣實時、針對性的決策改進,可以使得實際教學過程走向更為通暢且高效。
4.教學評價方面的優化。教學評價對于課程教學開展與改進的作用不言而喻,為了讓教學評價的作用發揮到最佳,教師也需對以往的評價決策進行積極地改進,這時可基于對教育大數據的應用而做出更為合理、優化的評價決策。
首先需要解決以往存在的評價維度單一問題,在教育大數據背景下,教師可延展課堂陣地,促使學生利用線上學習完成能力的拓展鍛煉,這時一些智能網絡平臺成了教師的優選,這些平臺中不僅能助力學生完成能力訓練,還可基于其自身的大數據運算分析系統對學生的能力訓練過程及結果進行充分評估,最終反饋出其各項能力及表現的情況。這樣的系統能有效解決教學評價維度單一的問題,比如,學生可在一些智能平臺中完成智能對話訓練,那么學生在對話中的語言精準度、發音準確度以及情感飽滿度等方面都能被智能系統進行充分搜集及分析,最終反饋輸出有關學生多方行為表現的評價報告,便于學生認清自我,也能使得教師更為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決策,調整教學方案來幫助學生彌補弱勢。
除了這種對學生的多維度評價之外,在教育大數據背景下,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視頻記錄自己的課堂經歷,并將此類視頻用于英語教師之間的評課,以此實現對自身教學行為的有效評價與改進,并在評課中汲取一些良好的教學方法與經驗,更為高質量地調整教學決策。
四、結語
在教育大數據背景下,基于網絡設備的在線學習,以及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智慧學習成了常見的方式。在以大數據為背景的教學決策改進與實踐路徑的探索中,信息設備的優化投入是重要的基礎保障,而后教師便需在教學設計、過程及評價等重要方面挖掘教育大數據的價值與功能來加以決策,以便充分滿足于教學的需要與學生的學習訴求。
參考文獻:
[1]王博,魏順平.基于大數據的教育決策支持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6(4):5-11.
[2]張麗.大數據時代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7):30.
[3]劉亮亮.網絡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現代交際,2017 (1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