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建
摘要:道路工程的不斷完善關系到我國的基礎民生建設,作為發展國民經濟的先決條件,道路工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工程質量將會直接影響道路的運行效果,只有通過高質量的道路施工才能夠避免沉降段出現嚴重的道路事故。因此,有必要對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專門進行研究。
關鍵詞: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道路沉降段是項目實際建設中的普遍問題。如果負責施工的技術人員未能正確解決此問題,將導致道路高效性和可靠性的顯著降低,甚至導致嚴重的交通事故和重大損失,進而導致該項目的巨大經濟損失,還會導致建筑成本的顯著增加以及對裝配體質量的重大影響。
一、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坍塌問題
坍塌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便是路基路面土質結構過于軟弱。土質軟弱問題是導致坍塌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土質結構過于軟弱,就會導致土質結構出現受力不均勻的問題,此時便會產生相對較大的剪切力,從而影響到道路的承載能力。在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難度非常高,例如在雨水天氣下,經過雨水浸泡后的路基路面其施工難度就會大幅提高。
(二)臺背地基變形
通常情況下,很多道路工程都會在多溝壑地區進行道路施工,在這種地質條件下,將會導致地基變形問題的發生概率得到顯著提高。這是因為溝壑地區地基強度相對較低,并且地基含水量也會有所提高,此時土壤相互之間便會留有相對較大的縫隙。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道路施工,就容易在路基填筑的過程中受到外界荷載影響,從而導致路基變形的問題出現,影響路基質量。
(三)路基路面凹凸問題
在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平整性是判斷道路施工質量的重點內容。由于沉降段路基路面具有土質軟弱的問題,所以施工方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針對土層進行夯實處理,如果路面土層經過夯實無法滿足密實性要求,就容易在車輛的長期碾壓中出現路面凹凸的情況,從而對車輛的正常行駛帶來影響,車輛在此類道路上行駛時,不僅會加速汽車輪胎磨損,還會影響到駕駛過程中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在道路施工時,沉降段路基路面對于工程材料有極為嚴格的規定,只有保證材料質量,才能保證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效果,如果材料出現質量問題,就會對路基路面的質量留下缺陷,例如材料高低溫控制質量存在問題,就會導致路面出現膨脹的問題,進而演化成為路面凹凸現象。
(四)其他原因
在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階段,因為施工周期相對較長且煩瑣,所以必須加強對道路搭板的設計優化,如果設計不夠合理可能會導致連接方向出現問題,而且搭板的水平高度、填縫材料等問題同樣有可能導致沉降問題的發生。除此之外,如果在施工路面的下方存在地下水,則在地下水的長期流動下,路基路面的下部土層將會被地下水滲透,從而造成土層流失,進而引發路面沉降。
二、沉降段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處理措施
(一)軟弱地基處理
通常情況下,在道路工程沉降段,軟弱地基大多存在強度、穩定性不足等一系列問題,由于軟弱地基自身具有非常高的含水量,地基的土質相互之間將會存在大量間隙。在對軟弱地基進行工程施工時,容易導致土層在施工階段因為外界因素而被壓縮,從而為道路留下路基路面沉降的隱患。所以在施工期間必須針對軟弱地基進行針對性施工,以此來提高地基穩定性。
(二)臺背壓實施工
在道路工程中,造成道路沉降的核心因素就是臺背回填的壓實質量難以滿足工程所需。道路在凈高排水能力的影響下,填方工程量將會隨之增加,而且大型填筑、碾壓設備同樣也會在施工期間受到過于狹小的道路影響,這也會導致臺背壓實難度的進一步提升。通常情況下,填料分層松鋪厚度是通過施工機械鎖來確定的,如果采用的是小型夯實設備,則松鋪厚度不能大于15cm,而在利用其他夯實工具時,松鋪厚度則應該小于20cm。在臺背回填施工期間,則應該著重考慮利用蛙式打夯機對死角位置進行壓實處理,而為了避免出現路面積水滲入臺背中,防止臺背填土出現沉降問題,則應該考慮利用夯錘專門開展強夯作業。除此之外,在開展道路施工時,還可以利用優先填堤,然后通過挖掘回填的方式來提高道路施工效率。
(三)臺后填筑施工
在進行填筑施工時,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應該選擇在臺后2m左右進行填土施工,在開展填筑作業時,則要結合施工時的實際情況來選定施工方式。例如基底需要在填土之前進行施工,就應利用分層夯實填筑的方式來完成施工作業。部分施工單位為了降低施工難度,有時會在路堤頂部傾倒松土,這種施工方式將會導致背墻承受的壓力大幅提高,從而導致臺下圖出現自然滑動面,此時填土沉降量便會有所提高。所以在施工階段必須妥善選擇合適的施工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避免因為施工質量問題而給道路工程留下風險隱患。
三、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要點
(一)排水固結法
地基排不流暢是產生的軟弱地基的一項主要原因。在地基施工時,應該針對泥濘土層的實際情況開展壓密施工,通過壓密施工來提供足夠優質的施工環境。施工期間可以在軟土地基中合理設置縱向排水帶,以此來促使水分得以從排水孔隙中流出。在排水固結階段,泥濘土層自身的體積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縮小,縮小后產生土層沉降。在排水固結完成后,含水量相對較高的土層應該恢復干燥,保證固結質量。經過測試后發現,如果在施工期間土層滿足了道路施工需求,便應該及時路基作業,此時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質量。
(二)軟基換填法
在施工階段中,若土層本身并不適合采用排水固結法,或者在使用排水固結后依然無法達到設計要求時,就應該在挖除淤泥土層之后進行換填處理,換填期間大多以片石、碎石等換填材料為主導。
(三)壓密施工法
在使用壓密施工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處理時,必須著重注意施工區域的土質情況,若沉降段路基路面的砂土、黏性土質的含量較高,就可以采用壓密施工法進行施工,但如果道路下方含水量過高,就必須針對壓密系數來進行合理調整,保證地基質量。在壓密施工階段,需要利用外力對軟土進行錘擊,以此來完成對軟土間隙的擠壓,在軟土土層經過大力擠壓之后,其土層縫隙便會縮小,土層此時將會由軟變硬,提高土層的施工質量。
(四)水泥攪拌樁法
針對軟土地基,可通過將水泥作為固化劑,然后利用特質攪拌機在地基深處進行軟土、固化劑的攪拌,能夠促使軟土發生硬化反應,從而發揮出地基加固的效果。這種方法施工速度快,材料主要是水泥,成本低,經濟效益好。在正式施工前,需要結合施工圖紙以及環境情況來決定攪拌樁的施工位置,并完成鋼筋樁固定。然后在水泥攪拌機到達指定區域后安裝定位設備以及指示標桿,以此來獲取與樁位之間的偏差值。在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則要將鉆頭中心與樁位中心相對應。水泥漿液的使用量需要進行測算,并保證其質量,只有漿液的數量、質量均滿足使用標準,才能夠正式投入使用。
總而言之,經濟的高速發展使我國的道路里程數在近些年明顯增加,在道路施工期間,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非常關鍵,所以應該專門針對沉降段路基路面制定解決方案,保證道路質量。相信隨著越來越多人了解到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道路質量一定會變得更好。
參考文獻
[1]朱程飛.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探討[J].決策探索(中),2020(12)
[2]宋陽陽.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決策探索(中),2020(12)
[3]鄭華君.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0,43(11)
浙江天原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