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彩霞
摘要:在鐵路工程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鐵路貨車檢修的工裝設備與工藝流程也日漸完善,軸承壓裝是鐵路貨車輪軸檢修的重點內容,但因為設備不先進、信息程度也相對較低,軸承選配壓裝始終都是應用人工選配測量、人工搬運,這樣不僅會降低生產效率,同時還會導致選配壓裝不合格。因此,需要積極做好現代化作業工序與傳統作業的銜接工作,以此來保障軸承智能選配系統可以全面發揮出自身作用,本文主要分析鐵路貨車軸承壓裝問題與智能系統的運用。
關鍵詞:鐵路貨車貨車軸承壓裝問題智能系統運用對策
當前,鐵路行業檢修設備的技術水平較為落后,基本上都還在使用人工選配的方式進行作業,在這樣的操作背景下,難以快速且準確的找到軸承信息,特別容易出現軸承積壓或超出使用的年限等問題。因為選配工作較為復雜且繁瑣,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較大,長此以往,就會直接影響到檢修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需要認真探究和分析智能系統在鐵路貨車檢修工作中的影響。
一、軸承智能存取選配系統的運用意義
鐵路貨車可以說是保障鐵路運輸的重要設備,因為鐵路貨車會長時間的運行到鐵道線路上,所以,為保障運輸安全,需要確保車輛良好的運行狀態。通常鐵路會設置列檢所和車輛修理廠以及車輛段等設施,以此來確保鐵路貨車運行良好。鐵路車輛段主要負責的工作即為對貨車車輛進行修理,為有效提升檢修效率,需要重視和關注檢修設備的先進性,在過程中可以將軸承智能存取選配系統來作為檢修車輛的方式,這種智能系統不僅可以提升軸承倉儲存取與選配工作效率,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在提升鐵路貨車檢修工作效率與保障鐵路貨車安全運行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1]。
二、傳統軸承選配壓裝工藝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軸承存儲周期短且測量選配效率低
針對于庫存軸承周轉使用來講,新造與大修軸承自組裝后與壓裝前的總體存儲期切不可超出一年,一般檢修軸承依照標準進行內包裝時,儲存期限也不可超出一年,而在無包裝時,儲存期不可超過1個月。以往傳統的軸承測量選配工作基本上都是純手工完成的,在工作開展之前需要準備相應的檢定工具,如內徑千分尺、標準樣環,然后依照要求來使用工具測量軸承內容,不同型號的軸承其測量位置與限度也是不同的。例如針對于353130B型來講,內圈測量位置在距小端面7mm與距大端面20mm處,兩個內圈的內徑直徑相差應小于等于0.013mm,內圈與軸徑配合過盈量0.051---0.101mm;而針對于352226X2---2RZ型來講,內圈測量位置應在距大端面的15mm處,且內圈與軸徑配合過盈0.051---0.102mm,這些數據信息僅是其中的一個小部分,如果使用人工的方式來進行測量,那么測量限度與數據特別容易出現套用錯亂的現象,長此以往,不僅會降低工作效率,同時還會提高工作強度。
(二)軸徑與防塵板座的測量手續繁瑣
軸徑在測量工作開展之前應做好準備工作。即為將輪對推入到用溫區進行八小時以上的同溫,之后在使用煤油來清洗相應的位置,如軸徑與軸徑后肩以及防塵板座等,并擦拭干凈。一旦相關位置出現銹蝕時,可以使用砂布蘸油來進行打磨[2]。在準備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則需要開始測量,在還沒有引入軸承智能選配壓裝系統之前,通常都是以人工測量的方式開展工作,這一工作模式需要依照要求運用外徑千分尺測量待壓裝軸承輪對軸徑Ⅰ截面直徑,這一截面距軸端距離約為25---30mm,測量位置應差九十度,兩點算術平均值應為該截面車軸軸徑直徑,即為使用白色粉筆將數值寫到車輪輻板外側上,Ⅱ截面直徑測量也是使用相同的方式,這種測量模式十分復雜且繁瑣,一旦出現誤差那么將會影響到整體測量效果。
三、鐵路貨車軸承智能選配系統的應用分析
(一)提升測量選配準確度優化軸承儲存
運用軸承內徑檢測機只需要將不同型號軸承的測量點和測量限度等數據信息輸送到測量機數據庫中,每天只需要做好開機校驗就可以準確測量軸承內徑[3]。為進一步保障軸承內徑測量的準確度,在車間內可以運用四取一人工復測的方式,即為每檢測四套軸承和1套人工復測尺寸就需要與檢測機測量結果進行對比,這樣可以給軸承內徑測量上裝雙保險,智能庫智能選配系統借助軸承內徑測量機傳送出的測量數據,同時還可以有序排列軸承型號與各項數據,以便為選配裝壓做好事先準備工作,這樣的方式還可以避免軸承存放過期或時間較長等問題的出現。
(二)降低軸徑與防塵板座測量強度
軸徑檢測機在使用時,需要將軸徑限度范圍數據輸入到檢測機內,在檢測過程中,只需要進行開機校驗就可以。操作過程即為如下內容:軸徑檢測機的測量觸頭能夠準確從規定位置選擇相應的測量點,然后可以借助壓力傳感器測量出軸徑與防塵板座的直徑,并且還能夠依照規定重復測量,進而求出平均值,一旦發現不符合規范,那么就會給出紅標提示。在全部測量完成之后,相關數據信息就會上傳到智能庫與壓裝機中,以此來有效解決測量程序繁瑣與誤差大等問題[4]。
(三)軸承選配壓裝的自動化
壓裝機在接入到軸承智能選配壓裝系統以后,借助程序就能夠接收和讀取相關測量數據,這時壓裝機就可以科學選擇壓裝輪數量與軸承型號以及修程等,在確定信息之后在進行上傳。智能庫可以從已儲存的數據中提取軸承內徑與軸徑測量數據,然后依照選配限度來進行對比和計算,以此來為軸徑選出適合的軸承,最后進行出庫配送。
另外,鐵路貨車軸承在壓裝之前,應依照設備操作的規程來對軸承壓裝機進行點檢和潤滑,保障其狀態的良好性。同時還需要檢查液壓表與壓力傳感器以及位移傳感器的檢定標簽,保障其在有效期限內,壓力表折合壓力與計算機示值之間的差值卻不可超出10kN,確定合格之后才可以開工[5]。針對于中隔圈的檢查工作來講,要保障不偏離軸心位置,在準備工作完成之后,應在操作界面選擇自動壓裝,軸承壓裝機開展自動壓裝作業,頂鎬升起,兩端頂針應伸出,認真且仔細觀察兩端壓力活塞的實際運行情況,同時還應觀察壓力表,在壓裝機活塞引導套進入到軸承內部時,需要將軸承扶正,確定兩端壓力活塞的中心孔,應使其與軸徑中心始終保持統一,如果出現問題則需要即時停機進行檢查和處理。
結束語:
結合全文,在鐵路貨車車輛段運用軸承智能存取選配系統不僅可以提升選配工作的有效性,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減少人工勞動量。在未來發展中,還應深入分析和探索智能存取選配系統與相關設備之間的結合,以此來縮短入庫與出庫時間,進而提升檢修工作效率。另外,鐵路系統還應認識和意識到智能系統的優勢,全面完善系統設計,以此來保障軸承選配實現信息化管理。
參考文獻:
[1]王現平, 白瑾, 李艷濤,等. 鐵路貨車信息化系統在貨車專用產品運用試用考核中的應用[J]. 鐵道技術監督, 2019, 047(012):28-31,39.
[2]宋玉亮, 孫蕾, 龍時丹. 鐵路貨車滾動軸承壓裝曲線跳噸現象分析研究[J]. 鐵道車輛, 2019, v.57;No.658(01):6+40-43.
[3]王毅, 陸強, 祝笈,等. 鐵路貨車智能監測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探討[J]. 內燃機與配件, 2020, No.311(11):233-235.
[4]邊志宏, 殷鴻鑫. 鐵路貨車輪對收入智能檢測系統的探索[J]. 鐵道車輛, 2019, v.57;No.668(11):5+35-36+49.
[5]苗勇, 劉峰, 延九磊,等. 鐵路快捷貨車安全監測系統運用技術研究[J]. 鐵道機車車輛, 2019, v.39;No.208(04):74-77.
銀川特種軸承有限公司 寧夏銀川 7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