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 巫群珍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進入新時代,職業教育生源多樣化,人才培養多層次性日益彰顯,采取分層分類教育成為解決當前問題的有效途徑。分層分類教育符合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是現代教育對我國因材施教理念的承繼,加強黨的領導,縱向分層、橫向分類,寓類于層,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打造專門人才隊伍。
關鍵詞: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分層分類;因材施教
一、理論依據
1.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
馬克思主義教育觀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打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導致的異化教育,即“資產者唯恐失去的那種教育,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把人訓練成機器”,[1]而是要將教育當做“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識的對象?!薄皟H僅由于這一點,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2]所以,自由是教育目的的本質屬性。但“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擺脫自然規律而獨立,而在于認識這些規律,從而能有計劃地使自然規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這無論對外部自然的規律,或對支配人本身的肉體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規律來說,都是一樣的?!盵3]因此教育實踐也必須遵循人類學習認知的發展規律,全面的發展并非要求每一個學生獲取人類全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而是指每個人實現自己本質,這就要求教育活動必須關注人的特性,因為“人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為一個個體,成為一個現實的、單個的社會存在物?!盵4]馬克思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分層分類教育的主張,但其教育思想對分層分類教育給予了根本性的指導:第一,分層分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人的本質在自由范疇地回歸;第二,教育活動要遵循受教育者的現實的直觀個性發展,進行分層分類教育不是抹殺實質上的人的全面發展,而是為了更好實現人的共性與個人辯證統一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職教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5]。
2.掌握學習理論
掌握學習理論是美國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布盧姆(B.S.BLOOM)的重要理論。[6]該理論批判了所謂的學習成績正態分布曲線,認為只要方法得當,每一個人都能夠學好,而這種方法就是掌握學習法。布盧姆確立了不同領域的教育目標,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同時每個領域的教育目標又有知道、領會、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等目標的具體劃分,每個目標之間具有鮮明的層級關系。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對二十世紀的教育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批判了片面精英化教育傾向,認為被正態曲線“忽視”甚至“放棄”的學生能夠教好,只要針對學生個性需求設計科學方法,與傳統統一授課結合起來,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實現統一的學習目標。該理論為在分層分類教學實施中,通過關注學生個性特征實現統一教學目標具有鮮明的指導意義。
3.最近發展區理論
上世紀30年代,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發展區理論”。[7]維果茨基關注人潛能的發展,他認為兒童自身具備的學習能力能夠達到的水平和經過教育幫助能夠達到的水平之間存在距離,二者之間稱之為最近發展區,如果教師的教學能夠最有效發展最近發展區的能力,則受教育者的進步就會更加顯著。最近發展區強調要重視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伴隨著最近發展區的不斷變化而相應采取教學策略的變化;同時強調教學目標應當高于學生現有水平,重視互動、引導和啟發的手段;并且只要方法得當,學生能夠在教育者的幫助下通過自身能力實現不斷的進步發展。最近發展區理論為分層分類教學的目標設定,重視引導啟發等手段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歷史經驗
分層分類教育是人類教育發展歷史的重要經驗,無論是柏拉圖的分階段教育思想,[8]還是我國古代的“因材施教”理念,[9]都體現了分層分類教育的理念,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思想,后來成為我國重要的教育理念。大儒程頤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語入者,有以德行入者。”[10]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因其個性才能分別給予不同的教育目標,最終實現人人成才。因材施教與有教無類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如朱熹所言:“圣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盵11]因材施教理念于兩宋時期迅速在理論和實踐層面取得長足發展,張載從理論上分析人“氣稟之殊,其類不一”,因此“教人至難,必盡人之材,乃不誤人”。[12]后至明清時期,因材施教理念在實踐層面有了更多的發展,各地書院強調學生學習時要“各隨資質”,王陽明的教育思想更加強調尊重人的個性,認為因材施教需要結合個人“異質”,如同施藥,清初的顏元提出學生個性方面的“成圣”,培養“精于一藝”的專門人才。
古代因材施教理念為分層分類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導:第一,強調學生個體有能力、志向、環境的不同,應當因其材;第二,國家發展需要各個方面的人才,分科取士具有必要性;第三,因材施教是為了人盡其才,有大有小,而無棄人。
三、實踐需要
高職院校進行分層分類教育既是教育理論的必然要求,也是歷史經驗的辯證繼承,更是解決問題的現實需要。隨著高等職業教育日益呈現出的新發展趨勢愈加彰顯了已有的分層分類教育難以有效解決伴隨新發展趨勢出現的問題。一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經濟改革持續推進,職業教育對接產業需求愈加緊密,需求端的變化顯示出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供給體系和質量的新要求。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其中明確提到:“適應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強調“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多樣化成長渠道”。[13]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將“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作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總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育人成效與產業發展需求進入縱深對接的新階段。二是進入新時代,“擴招”背后突顯的職業教育培養人才層次多樣性日益明顯,“職業教育面向全部社會職業,著眼于廣大社會底層群眾,舉辦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教育,包括特殊人群的職業教育”[14]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實現高質量育人目標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四、高職院校構建分層分類教育的實施路徑
1.堅持黨的領導,保證人才培養方向
分層分類教育是教育實踐形式之一,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具體來講就是“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盵15]堅持黨的領導,就是要“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各項要求,保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正確方向?!盵15]一是要保證分層分類教育的根本方向。始終保持分層分類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二是要做好頂層設計。分層分類教育要依據學生層次和類型進行相應的教育教學設計,最終實現人人出彩,人盡其才,“分人”而不“棄人”;三是要強化監督、狠抓落實、突出成效。分層分類教育是相對于已有的分班、分科、分專業、分年級之外的系統分層分類,要解決目前人才培養的突出問題;四是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團組織以及黨員團干部等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黨團組織及黨員團員是重要的先鋒力量,依靠隊伍的政治覺悟高,紀律性、積極性和組織性強的特點,充分調動師生攻堅克難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縱向分層、橫向分類,寓類于層
分層分類教育的“層”與“類”有各自側重的不同?!皩印备訌娬{縱向的學習水平的高低,根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學生本身具有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在一定時期是穩定的,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雖有不同,但根據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可以大致分層。高職學校的生源復雜,既有受過系統高中階段教育并通過高考入校的統招生,也有通過測試難度相對較低的單招考試入校的單招生,更有學業水平更低一些的其他學生,例如中職生、農民工、下崗工人、退伍軍人等等。每一類學生的學習水平不一樣,他們的最近發展區也不一樣,因此首先要縱向分層,在分年級的基礎上,依據學生不同水平制定不同層級。
“類”更加強調橫向的興趣、能力偏向和條件支持等不同選擇,典型如分專業教育,在學校辦校條件的支持下,學生自主選擇該專業進行學習。因材施教理念和掌握學習理論更加強調個體本身的不同而采用不同育人方式,相比于“層”的“擇優”,“類”則具有“擇善”的特點,即個體更加擅長某一方面,則學校依據現有的條件幫助其實現自身擅長的能力發展。
同時,要寓類于層?!皩印笔菍W生現有的學習水平的判斷,“類”是學生個體最有可能實現的能力成長領域,二者之間構成了最近發展區的模型,因此要寓類于層。同時,根據掌握學習理論,每個學生的個體情況不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在分層的時候不能拋棄任何一個學生,要找到適合他們發展的“類”,提高培養人才的針對性,進而實現人人成才。
3.科學制定分層分類人才培養方案
分層分類教育要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教育部在2019年發布的《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16]中明確指出:“鼓勵學校結合實際,制訂體現不同學校和不同專業類別特點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其中還專門提到“對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單獨編班,在標準不降的前提下,單獨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分層分類教育并非在學校已有的分年級、分專業的基礎上另起爐灶,而是基于已有實踐,面臨新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
人才培養目標瞄準現代化進行分層。高職院校生源結構日趨多樣化,市場“對智能型、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趨迫切。歸根結底,貫穿始終邏輯正是國家現代化離不開教育現代化的支撐和引領”[14],而職業教育“通過職業體驗、技能傳承和價值傳遞助推‘人’的現代化”[14],從而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因此分層分類的人才培養目標要瞄準現代化。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要依據我國現代化發展的戰略規劃,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特別是結合高職院?!半p高”建設規劃,對培養目標進行分層,將學院優勢和國家建設需要有機結合起來。
人才培養過程依據學生個性進行分類。學生在學校通過學習教育活動到培養成才要經歷三年左右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個性會逐漸突顯出來,要依據學生自身稟賦的不同采取不同方法進行培養。例如一些學生學習成績較差,但社會服務意識強,如果學校能夠提供相應支持,根據掌握學習理論,他也能夠在相應領域達成同樣的教育目標。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當制定發現學生個體個性彰顯的機制,如填寫《學生自我發展規劃書》等,利用現有資源設置專門類別的支持載體。
4.打造專門人才隊伍
分層分類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涉及到教學、社團、學生管理、行政支持、技能培訓、實訓操作等各個方面,需要一只專門的人才隊伍。要設立分層分類教育的領導工作小組,統一領導相關工作,學院多部門聯合,沒有統一的指揮很難有效開展;其次需要多部門有效配合,分層分類教育的背后涉及的是教育資源的調整整合,需要掌握各種教育資源的各個部門有效配合,例如學院和系部、圖書館、后勤、學生社團等等;最后還涉及到教師隊伍的改革,學生的分層分類使得教師也出現了“分層分類”的現象,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學生,教學方式的變革、教材的改革、教學目標的變更等等,都需要教師做出相應的改變。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5.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5]本刊記者.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J].中國職工教育,2014(13):5.
[6]喬桂娟,李楠楠.布盧姆“掌握學習”的理論釋義與現實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8(05):53-57.
[7]阮志剛,黃寧,陳海英.最近發展區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分層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教育與職業,2019(12):86-89.
[8]李昕桐.柏拉圖分階段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啟示[D].吉林大學,2018.
[9]田建榮.古代書院因材施教與現代高等教育個性化[J].大學教育科學,2020(06):94-101.
[10]程頤.河南程氏遺書.(卷十九)[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5:276.
[11]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十三)[M].北京:中華書局,1983:362.
[12]張載.張載集[M].章錫琛,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78:335.
[13]褚鐵力.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J].基礎教育論壇,2014(29):57.
[14]吳慮,朱德全.中國職業教育現代化改革的目標框架與行動路向——《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現代化藍圖與實踐方略[J].高校教育管理, 2020,14(01):115-124.
[15]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9(Z1):9-16.
[16]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9(28):42-46.
作者簡介
王賢(1989-),男,漢族,四川南部縣人,法學碩士,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專項育訓結合項目《職業培訓思政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20-JG-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