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是祖國的棟梁之材,在小學階段展開德育工作尤為重要,當代小學生生活優渥,但是其道德素養水平方面卻沒有較為顯著的提升。因此,要對小學生的展開一定的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班主任要開展一定的德育工作困難較大,因此,要不斷對德育工作的開展模式進行創新,從而讓小學生的道德素養有顯著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
引言
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以培養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為主要目標的高職教育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基于此背景,高職班主任工作任重道遠,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工作,提升學生德育素養。唯有開展有效的德育,才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新時代人才。以下將從三個方面闡述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路徑,為小學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1當前小學德育教學問題闡述
1.1一些班主任對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作為一個班級的領導者,班主任有直接的教育職責,對小學生在道德思想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班主任首先要能夠以身作則,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在長期的應試教育影響下,班主任的教學思想受到嚴重影響,對學生的文化知識的重視更多,導致在學生德育方面的工作關注較少,使得整個德育工作不能得到有效開展。在德育工作缺失的基礎上,小學生沒有較好的榜樣,使德育工作的開展陷入困境,導致更加嚴重的惡性循環。另外,部分班主任的對德育工作有一定的重視,卻因為其引導方式不當,以及其創新性不夠,導致德育工作不能有效開展。如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不能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而教師由于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學生的學習上,不能及時發現學生遇到的問題,學生的問題沒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學習成績。很多家長對德育的關注同樣缺乏,家長更多的是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對與提高學習成績不相干的竟有嚴重的排斥。
1.2學生認識程度不高
德育的教學主體是學生,盡管教師是傳授者,但是學習效果如何,還是取決于學生。小學生心智不成熟,貪玩和好動是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而且在進入學校的第一天,很多父母就會告訴自己的孩子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多學知識,不僅不會提及德育問題而且在家里也幾乎不詢問學生,老師教會了哪些做人的道理等。所以大部分小學生來到學校也就以學習科學知識為首要目標,以分數來決定學習的好壞,忽視德育學習的重要性。
1.3班主任自身德育水平較低
對教育而言,教師是主要的靈魂人物,所以對他們自身的專業水平要求較高。很多小學班主任確實對德育理論知識掌握得較少,還是采用傳統的德育模式,沒有真正去學習現代化的德育知識。另外,現代小學生的個性較強,但很多班主任在德育過程中并不能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需求,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忽視了現代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化差異,導致德育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
1.4德育工作的目標寬泛且不明確
小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目標表現得過于空泛,注重形式化,不能有效地基于實際,并聯系實際。德育工作過于地唱高調,教師在開展過程中一味地空喊口號,缺乏實際行動。第三,德育工作隊伍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德育工作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教師做到以身作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但是,反觀德育工作隊伍,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甚至存在缺乏師德的現象這就讓學生、家長對德育工作的信任度急劇下降,這也是當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大問題。
2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時效性的策略
2.1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由于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要領導者,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所以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班主任要以身作則,不斷規范自己的言行,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班主任在學生的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會主動模仿班主任的行為舉止。如果班主任能給學生呈現一個品德高尚、談吐文明、舉止得體的形象,那么學生就會很配合班主任去做好德育工作。當學生有所改變的時候,班主任一定不要忘記表揚和鼓勵,幫助他們建立更強的自信心,這樣他們更愿意去學習德育知識,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質,在班主任的帶動下,德育工作定能順利完成。
2.2組織豐富的德育實踐活動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教師可以利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德育能力,進而促進德育實效性的提升。為了保證實踐活動的開展效果,班主任在設計活動方案時可將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融入其中,使學生在實踐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感受德育的引導作用。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以參觀福利院等方式開展德育工作。引導學生將各自閱讀過的課外書籍等物品作為慰問福利院小朋友的物品,同時組織唱歌、表演等多項內容,在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與福利院小朋友共同游戲。這種實踐活動具有多方面的優勢,既可對學生起到較強的德育效果,同時使福利院小朋友感受到來自小伙伴的關心和愛護。另外,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方式,將與德育相關的視頻資料給學生進行播放,這種方式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強化德育質量[2]。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積極組織豐富的實踐教育活動,將德育元素融入其中,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方法。
2.3對學生的個性和人格給予充分尊重
平等溝通的前提是對學生的真正尊重,要對學生做到充分地理解。而小學生的自尊心較強,一旦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方法不當,在一定程度上能造成師生關系的緊張,導致學生越發厭煩班主任的管教。因此,班主任要對學生有一定的關愛,能夠在與其進行溝通時更多的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且在給予充分尊重的基礎上,做到與其保持平等交流。而當小學生出現一定的問題時,班主任教師要注意克制情緒,更多地進行換位思考,以便于更加冷靜的處理問題。并能夠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消除不良情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與此相反的是,當學生出現問題時,班主任對其進行諷刺和挖苦,并沒有做到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且一味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失去自信心,甚至有的學生對教師產生一定的仇恨心理,這對其身心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同時也會產生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
2.4落實誠實信用教育,強化道德規范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政治思想的提升與學生道德規范的強化存在緊密的聯系,班主任教師在對學生實施德育引導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將誠信教育作為切入點,向學生講解誠信方面的具體內容,并滲透我國傳統文化中關于誠信教育的內容,有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強化小學生的道德規范意識,使學生能養成自覺規范和約束自身行為的良好習慣,循序漸進提升誠信教育的影響力,彰顯德育工作在提升學生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價值和作用。如教師在開展誠信教育的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參與以誠信教育為主題思想的角色扮演活動、小品活動等,從部分學生虛榮心過強做出不誠信行為、部分學生為了完成作業做出不誠信行為等角度,開展教育類型的角色扮演活動和小品演繹活動,深化學生對誠實信用的認識,促使他們能在誠實信用教育的引導下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對自身道德規范意識進行有效的強化。
結束語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而艱巨的任務。作為一名新時代小學班主任,應該認識到德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結合最新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對德育的重視;設計創新型德育教學策略,設置德育教學督導小組,讓德育工作更好地開展起來。
參考文獻
[1]曹鳳芹,王萬水.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問題探析[J].中國教師,2016(S2):169.
[2]張麗巖.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提升的意義和策略[J].吉林教育,2016(43):85.
[3]李磊.提高小學班主任工作實效性[J].科普童話,2016(36):14.
[4]朱曉萍.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探索[J].吉林教育,2016(08):29.
[5]魏麗雯.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探索[J].學子(理論版),2015(20):11
【作者簡介】:
雷綺荷(1976.10.16)女,廣東臺山人,漢族,本科,小學語文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班主任教育工作及小學語文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