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營 董文慧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林業工程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病蟲害對于林業的生態系統進行維護具有較大的威脅。為了使得林業經濟能夠健康長期的發展,就必須要采取切實的行動降低病蟲害對于森林系統的危害。要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防治原則,開展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并制定長期的發展戰略,認識到化學防治所具有的危害作用,并且重視生物防治的重要作用,保證我國的林業資源安全。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核心思路
病蟲害防治會直接影響到森林資源的發展狀況。當前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當中存在一定的難度,生態系統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所以要對于林業方治過程中的各類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從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提高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一、林業病蟲害防治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的林業事業發展中,病蟲害防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當前大多數地區的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較為落后。主要體現在林業工作人員的防治觀念落后,不能夠進行病蟲害的發展趨勢分析,采用的防治方法過于單一,并且化學防治所帶來的危害較大。當前我國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病蟲害的治理,但是生態破壞問題也較為嚴重。主要與資金投入不足以及相關技術落后有關。在這樣的現狀之下,必須要對于當前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根據病蟲害的具體情況開展相應的防治工作。
二、林業病蟲害的流行特點
林業病蟲害的破壞力較大,具有一定的持續性且難以預見。再加上生態環境的惡化,導致林業病蟲害的發生概率也增加,其危害程度不斷的加深加快,再加上有害物種的入侵,使得林業病蟲害的面積逐漸擴大。在進行林業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要進行科學的預測,這就需要林業工作人員采取科學有效的辦法來對于病蟲害的發生發展規律進行深入的分析。但是基于病蟲害發生的牽引性以及不確定性,使得預測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此外,林業病蟲害問題會對林業資源造成一定的破壞,使得林木的品質下降,甚至導致樹苗死亡,嚴重影響了我國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導致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分析
出現林業病蟲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是與病蟲害自身有關,其次是由于防治工作的落實不夠到位,導致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較為忽視[1]。再加上生態環境的逐漸破壞,使得病蟲害的發生概率逐漸加大。由于受到氣候的影響,全球變暖趨勢加強,導致許多林業地區在冬季的氣溫升高、降雪量減少,使得害蟲繁殖更加頻繁。當前我國已經對于生態保護工作提起了重視,開展人工造林,增加林區的面積,但是在對于林業資源利用的過程當中,其科學性較低,并且對于林業的采伐等存在不合理現象,導致林業的免疫力降低,使得病蟲害的擴散程度進一步加大。
四、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核心思路分析
(一)調查病蟲害流行情況,開展有效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先掌握林區的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再結合當地的林業特點、當地地形以及氣候等因素,對于病蟲害的危險程度進行初步評估。并且要,開展病蟲害的抽樣調查記錄,與病蟲害相關的防治指標,并以此作為依據,開展以后的病蟲害防治工作規劃。
(二)進行林木的檢疫防治工作
為了避免林業病蟲害的頻繁發生,就需要加強林木的檢疫工作。而林木的檢疫工作的核心就是要首先確定檢疫對象,要將種子樹苗以及插條等工作內容作為檢疫的主要對象。開展林木檢疫工作的范圍較大,所以必須要先確定為發生病蟲害的林區,并根據保護區的標準繼續進行林業保護。對于局部發生病蟲害的林區來說,可以將這個林區設置為疫區,對于該疫區內的林木幼苗進行嚴格的檢疫工作,未通過檢疫工作的木苗要及時進行處理,嚴禁帶出疫區之外。
(三)加強對于林業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病蟲害防治技術水準
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主體是林業工作人員,林業工作人員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質量,因此,要加強對于林業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通過開展專業知識講座等方式來提高林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此外,讓具有高水平的檢疫隊伍開展林區的病蟲害監測以及相關的檢疫工作,從而保證病蟲害的源頭防治[2]。
(四)提高對于生物防治的重視程度
在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的過程當中,要堅持以預防為主,開展綜合治理的原則。在制定防治措施的過程中要注意防治過程中的生態性、經濟性以及生物性。在過去,林業工作人員重視以化學防治技術開展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運用化學技術進行防治的過程當中,雖然其具有使用簡單、見效快、不受季節變化影響等優點。然而隨著化學防治的過度使用,使得病蟲具有了較強的抗藥性,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例如,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導致中毒傷害天敵益蟲等現象。因此,要開展生物防治來逐漸取代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具有以下幾個優點:對于人畜無毒無害,不會使得原有的生物群落受到影響,進行生物防治過程當中,也沒有任何的藥物殘留,不會使得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因此能夠進行長期的防治。但是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期較長,見效較慢,并且繁殖技術也較為復雜,因此,研究人員要加強對于防治技術的研究。
(五)深化林業資源管理工作
在進行生態保護的過程當中,要對于林業資源管理進行加強,從而保證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不同品種的樹木在進行種植以及管理的過程中都需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劃,需要工作人員開展具有針對性的保護管理工作。工作人員通過深入研究開展科學的指導,保證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要對于林業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豐富林區的林木品種,加強林業的生態多樣性,使得林業資源的生態保護水平能夠得到提高[3]。
總結:
在對于林業資源進行保護的過程當中,要加強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由于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具有一定的不可預見性,并且有較大的危害,所以要加強對于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及防治思路的深入研究。通過進行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的調查來制定相應的病蟲害防治策略。提高工作人員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開展綠色防治工作等,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效益。
參考文獻:
[1]苗莉莉.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核心思路[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00(003):206.
[2]王志.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分析[J].農家科技(下旬刊),2020,000(002):176.
[3]李仁兵.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初探[J].南方農業,2020,v.14(0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