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勇
摘要:林業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作業,需要在科學管理上進行大量投資。在發展林業建設過程中,要做好養護工作,不斷擴大造林面積,提高造林質量和管理水平,為森林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關鍵詞:林業資源;保護措施;造林方法;
引言
做好森林保護,加大林業開發力度,可以改善環境質量,優化生態環境,凈化環境,有效抵御沙塵暴,控制水土流失,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森林旅游蘊藏著眾多隱蔽的森林資源,資源是以保護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開發旅游資源為目的,豐富人民生活,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有效提高人們出行的意識和經濟收入。
一、人工造林技術
1.1 播種方式
又稱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發展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積造林地去進行造林。但是這種方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較嚴厲,造林后的幼林培養操持步驟要求也較高。播種造林的適用條件:適當于種粒大、發芽容易、種源空虛的樹種,如橡櫟類、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種子。其要求造林地泥土水分空虛,各種磨難性成分較輕,對于人煙濃烈地區的造林更加吻合。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縫插、條插和流傳等。
1.2 菌落種植方法
這是一種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莖、枝、根等)和隱藏的竹樹干作為種植材料的直接種植方法。其特點是可以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種植技術簡單,易于控制,成活率高,幼苗早期生長快等特點。但對立地條件要求較高,受種苗數量和蔓延限制,該方法主要用于適合營養繁殖的樹種,如松、楊、柳、泡桐等。
1.3 因地制宜確定造林樹種
根據現代生態學原理,造林技術和方法應考慮場地適宜樹木的實際要求,因地制宜,提倡合理放置和確定種植或移栽的原則。一方面,適當增加種植闊葉林面積的比例,可以減緩土壤條件布局的改善,增加林風特性。闊葉樹的落葉層保持土壤濕潤,落葉樹增加了土壤的肥力,使樹木很容易從土層中吸收養分,實現快速生長。另一方面,它可以改變森林的面貌,增加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享受,豐富森林的利潤景觀,提高抗病蟲害能力,保持水土,培育水源,調節氣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4 確定最佳種植時間
以往植樹造林季節以春季為主,但近年多地植樹造林樹種多樣,引種工作和技術廣告工作做得比較好, 植樹造林季節普及較早,氣溫偏低。 地面部分處于休眠狀態。苗木種植不會造成過多的水分流失,種植后容易成活。同時,幼苗的根系較早激活(冬末已過),種植后先生根,后長葉,具有抗旱能力。
二、森林保護措施
2.1 完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
森林資源在現代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具有維護人與自然生態平衡、保護水源、防止風沙固沙的能力,林業部門十分重視全面提高森林經營管理水平。能有效保護森林資源,示例:某些地區因其地理位置經常受到風暴的影響。為維持人們的正常生活,實現當地生態的平衡,應加強植樹造林,運用管理制度對人進行監督。積極植樹護林,促進當地綠色生態發展。此外,樹木具有可再生性,允許充分采伐以促進鄉鎮經濟發展,但采伐對森林的破壞程度必須不影響整體平衡。因此,在完善管理制度時,規定采伐必須經當地主管部門批準或依法承擔責任。當現有森林資源足以開展新的造林項目時,當地林業廳可以在標準化制度的約束下,與周邊其他地區進行合作,促進當地林業和經濟發展。
2.2提高技術質量,確保勘察設計質量
林業勘察設計資料是企業組織生產、規劃、科學管理和開發林業資源的可靠依據和法律技術文件。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后,在勘察設計過程中,應嚴格林業設計規范和相關技術要求。掌握采伐和養護標準,是保持森林活力、提高森林質量的關鍵,確保真正做到優良品質,淘汰劣質樹種。
2.3加強森林資源采伐定額管理
配額采伐是目前控制森林資源不合理消耗的最有效方法。為實施采伐配額管理,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申請采伐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認真審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采伐量和相應的采伐方式,并在取得許可前制定計劃。采伐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執行采伐計劃,不得采用過多的采伐方式,不得采用不合理的采伐方式。此外,切割區的設計必須嚴格執行,不允許出現“剪大留小”的現象。
2.4 防火和資源損失管理
根據實際研究,我國森林火災防治中每年都存在資源枯竭問題,正在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當森林資源受到森林火災的影響時,當地的生態系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森林火災可以直接破壞動植物,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各種損失。因此,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做好森林火災的宣傳和管理,提高公眾對森林火災的認識,鼓勵公民參與森林資源保護。專門設立森林防火林和隔離區,通過對野火的監督、預防、管控和漸進式防火管理目標,防止火勢蔓延。其他當地管理人員和消防員也應定期接受教育或培訓,以積極應對各種火災問題。
2.5森林病蟲害防治與監督
對于大規模造林,重要的是不要盲目植樹,保護樹木。這里的保護主要考慮樹木病蟲害的預防和監督。為有效保障植樹造林的目的,需要提高植樹造林區病蟲害防治能力。因此,在該地區種植苗木后,林業部門必須配備專人保護林區免受樹木病蟲害的侵害。具體措施:一是根據當地自然環境和各類苗木,制定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措施。特別代表組成專家組,對林區,特別是有苗的林區進行系統檢查。二是根據各林區的造林情況,組建專門的苗木管理團隊,系統地預防和監測當地森林病蟲害,有效地提高造林目的。
2.6相關人員專業能力的拓展
在森林保護的每個階段,森林經營者都必須具備專業知識,能夠妥善處理實際階段的各種問題。因此,有關照顧者必須定期進行培訓或組織相關活動,以不斷提高個人專業水平,提高員工的森林保護意識。最高管理層應定期進行隨機檢查,以確保其技術人員能夠按照行業標準執行各種任務。結合當地生態發展需要,確定研究范圍,控制項目整體進度,使林業資源配置和管理達到目標要求。完善森林資源的可再生發展目標及其影響和生態效益。
結語
總之,當前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也影響著人類的生存空間、生產生活。保護森林資源對于維持生態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在后續的林業資源建設中,要科學系統地選育苗木,因地制宜選擇樹種,提高全社會的林業資源保護意識,為保護林業資源做出貢獻。森林開發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工程,造林技術強調開發森林資源,優化利用現有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種子資源等條件,增加當地森林資源的多樣性。森林保護措施是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控制、開發和日常管理,這些項目保護生態環境,最終促進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大勇. 林業資源現狀與林業造林技術探究[J].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20, No.196(04):110+118. 高懷兵,李桂梅.淺析林業造林技術及林業保護措施[J].現代園藝,2020(004):218.窗體底端
[2]李生輝. 林業資源的養護方法及造林技術初探[J]. 農民致富之友, 2020(19):122-122. ?高懷兵,李桂梅.淺析林業造林技術及林業保護措施[J].現代園藝,2018(04):218.
[3]韓彥榮, 祁利華. 淺議林業資源與林業造林方法[J]. 農業與技術, 2020(4):182-182. 王愛斌.探析林業造林技術及林業保護措施[J].農村實用技術,2019(04):82.
[4]鮑玉波. 現代林業育苗技術的重點與造林技術初探[J]. 種子科技, 2020, 36(12):71-72. 高懷兵,李桂梅.淺析林業造林技術及林業保護措施[J].現代園藝,2020(0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