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過程是師生合作的過程,課堂上,教師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影響到該課程是否能順利進行,學生的參與度,體現著教師在教學質量和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能力的質量高低。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充分展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筆者將在本論文的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介紹。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學生參與度
引言: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凸顯出來,尤其是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凸顯。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積極開展教學活動,注重教學策略,采用不同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把傳統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傳統的教學顯得有些死板,基本上都是老師不停地教,學生不停地學習,學生學起來也顯得有些枯燥。現在為了能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還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內容,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本論文就初中英語教育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進行探究,并提出一些策略提供參考。
一 傳統教學方法與新型教學法師相結合
就目前來說,在全國很多的的英語教育的教學效率還是很低的,這主要還是受到了傳統英語教育的影響,以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影響,這里的一個問題是不能完全責怪學生的,因為也有一些老師依然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因此這些教師在采用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的時候,仍然會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所以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難以實現新型教學模式。也難以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在一些經濟和教育都比較落后的地區,教師的教學方式也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校都要積極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抓住機遇,抓緊新的教學理念,對初中英語教學進行全方位的革新。從教學理念入手,注重新課改要求下的教學理念的掌握和運用,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要采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把號的方面留下,把不好的方面扔掉,結合新的教學方式來認真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新的教學方法,著重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師生共同建構高效的英語課堂,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促進新型教學模式的開展,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參與度。
二 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不是一味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像機器人一樣不停地接收知識,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注重改變一些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假如一些新的元素,課后進行教學反思,探尋新的教學方法。重新定為,找到適合自己風格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可以多給學生留一些讓他們自己發揮的活動和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尊重學生的觀點和看法,理解學生在學習中表現的個性化思維,鼓勵學生創新,鼓勵學生發表意見和建議。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屬于引導者的角色,所以課堂中,教師也要充分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其次,為了使課堂變得有趣,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還需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精神和創新型思維。通過豐富課堂活動,改進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
三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在很多學生心理,都不希望老師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希望能夠與老師像朋友一樣相處。師生之間,教師如果長期以我屋的態勢出現在學生面前,那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對教師有恐懼感和距離感,在課堂上也不敢發表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失去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利于學生英語的學習和積累的,也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興趣的培養。但是隨著新課改的推行,為了能夠讓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構一個學習英語的輕松環境,教師應當為學生構建一個和諧的課堂,促進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近距離交流和溝通,同時教師要注重觀察學生的心理特征,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變化較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會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獨到的看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教師如果能夠和學生像好朋友一樣相處,學生也不會對老師產生恐懼,反而會決定上英語課特別輕松,學習起來也特別愉快,對英語的學習也會更加上心,有利于學生提高英語水平。教師通過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變化情況,積極發現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帶領學生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充滿信心,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除此之外,還可以不斷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或分組討論,讓學生共同學習,取長補短,發現自己的不足,找到他人的優點并加以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通過小組學習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這時候教師也可以參與進來,及時給小組的學生給予指導,同時也是與學生縮短距離的好時機,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英語的學習。
結語:
英語是在中小學教育中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英語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是英語這門課高效進行的關鍵。從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出發,采用新型的教育方式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充滿信心和樂趣,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英語運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高春梅,葛海鷹.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有效途徑[J].中學生英語,2021(14):100.
[2]王世華.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有效策略舉隅[J].中學生英語,2021(08):151.
[3]雷瑩.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有效途徑[J].中學生英語,2020(38):102.
[4]李麗娥. 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途徑[A]. 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聲卷1)[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5:2.
作者簡介:鄭培培(1984.1-),女,土家族,重慶涪陵人,大學本科,涪陵十八中,中學英語二級,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