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同岳 楊璐 賈青松 丁曉清
摘要:高校作為培養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一個重要場所,承擔著重要的教育責任。然而當前大學生受多元文化、繁重課業負擔和就業壓力的多重影響,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所以需要高校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切實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就主要圍繞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展開相關探討,希望能夠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
1.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是對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了學校培養學生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面對飛速發展的社會環境,大學生心理健康情況,會受到學歷、閱歷、生活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不斷的改變,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為學生指明正確的方向,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符合素質教育理念,不僅僅注重培養學生的心理素養,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內在道德品質,通過讓學生感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自我交換的能力,幫助學生培養積極向上的性格,這樣才能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1.2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結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來看,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幫助教師教師了解和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有利于打造和諧的關系,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其次,大學所面臨的學業負擔和就業壓力較大,也會存在一些情感困擾,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這種消極情緒久而久之就會演變成一種心理疾病,出現一些抑郁、失眠等情況,學生往往會處于一個悲觀的狀態,缺乏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因此,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進行疏導和調整,讓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和熱情,克服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挫折,自然而然學生就會形成一個樂觀向上的態度,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
我國在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相比較發達國家來說起步較晚,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發展,而且很多教師并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認知,很可能出現一些觀念模糊的情況,在學生出現心理健康教育時無從下手。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就會過于形式化,處于一個尷尬的地位,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掛在嘴上,缺乏有效的落實,行動跟不上。另一方面,學校領導、教師沒有一個明確的工作發展方向,相關的心理知識儲備較少,思想觀念陳舊,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導致大學心理健康教學效果大大折扣。
2.2師資隊伍建設不夠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需要足夠的師資儲備,這也就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就目前來看,一些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式,缺乏工作熱情,不能給予學生正確的心理健康指導,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由于教師缺乏足夠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課次數較少,時間較短,在學習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大多數都是讓學生進行自主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缺乏一定針對性。一方面,學校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性不強,聘請的心理健康教師大多都是其他學科的兼職教師,缺乏專業性。
2.3心理健康教育資金投入不足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對素質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如果沒有資金的支持整個過程都運作不起來,但是一些學校缺乏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不能為該項教學提供足夠的資金投入,相關的心理咨詢室和教學設施不夠完善,導致一些學生不能完成學習內容。另一方面,部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有效的落實,即使設置了心理健康教育這個內容也不能為其發展提供充足的師資力量缺乏專業性的教學工作教師,不能滿足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需求。
3.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策略
3.1增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
隨著現代化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教師要端正思想教育態度,不斷積累實踐經驗,了解學生心理健康形成的動因和社會環境,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目前,學生厭學、焦慮、自殺、違法犯罪等問題還是比較常見的,在實踐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具有逆反心理或者是心理障礙的學生,教師往往也會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無從下手。其實,最主要的就是沒有打開學生的心鎖,這就要求教師積極把握心理健康教育這把鑰匙,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
3.2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轉變觀念
師資隊伍對心理健康教育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因此,學校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來強化對師資隊伍的建設,招聘專業化的教師,定期對其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和實踐技能方面的培養。其次,學校也可以通過外聘的形式能夠充分引入外部力量,從而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完善和發展。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對學生進行引導和交流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積極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為學生宣泄不良情緒提供一個出口。與此同時,學校要積極開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研討會,聘請專業的心理專家和教師進行探討,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最后,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培訓活動,或者是利用互聯網進一步學習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識與技能。
3.3政府加大經費投資力度以及擴大合作交流
針對大學生心理狀況,應該不斷通過調查去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國家和政府還應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制定相應的政策,提高經費投入,設置特定的教師去幫助大學生穩定心理健康狀態。其次,國家還應該定期對教授心理內容的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素質,這樣他們才能夠更好的教授學生。
3.4轉變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態度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是主體,所有的學習的開展都是圍繞學生進行的,學生的主體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當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展一方面是為了能夠使學生們獲得健康的心理發展,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擁有一顆強大的心理,這始終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目標。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展是近期才開設的,所以經驗還不充足,一定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主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及體系:首先讓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讓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師觀,讓學生們能夠正確的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要讓教師轉變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態度,這樣才能夠充分的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相應的聯系,才能夠開展正常的學習和交流。其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當中,教育內容要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要以學生關注的主體內容為主,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喜歡學習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最后還要開設特定的教育形式,要讓教育形式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除了講一些心理常識之外,還要用其他的游戲或者是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
4.結語
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高校要充分的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積極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增強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馬建青.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十年研究得失探析[叮.中國心 理衛生雜志,1998,(1). .
[2]陸小婭,在人生的節點上幫助他們[N].中國青年報,2004- 3-17(5). .
[3]江澤民.會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和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代表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199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