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摘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與生活環境的要求隨之提升,現代化園林綠化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可以說,一個城市的園林綠化水平是其形象的重要展示,有效的園林綠化既可以改善生態,還可以維持生態平衡、保障城市空氣質量。
關鍵詞:園林綠化;栽培技術;養護管理
引言
現階段,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加快了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進程,同時也推動了園林項目的發展。園林綠化項目不僅能夠改善城市居住環境,還能夠有效緩解生態環境問題,從而進一步促進城市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園林施工中的管理與養護技術能夠高效提升園林綠化項目的整體建設水平,并達到人類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1 園林綠化栽培技術
1.1 掌握苗木生長規律
不同的苗木其生長規律也是不同的,在重視不同苗木生態因素的基礎上,還應重視地區氣候、小群落生態情況、季節以及栽培時間等。例如,甘肅定西地區位于甘肅省中部,處在黃土高原西部邊緣,形成了干旱區和高寒陰區2種自然類型,海拔高度為400~1700m,年平均溫度大約在7℃左右。這一地區春季為最佳栽植時間。
1.2 園林綠化苗木移植
苗木栽植技術是移植苗木成活的關鍵。在進行定點植物采樣時,需要提前明確位置,尤其是要根據具體規模和植物規格而定。移植前適當修剪,同時可以摘除部分老葉,移植后再對機械損傷的進行修剪,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最大限度地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并提供足夠數量的植物生長所需的水,保障地上地下平衡。另外,在進行修剪時,必須確保植物的原始形態不被改變,確保植物剪口表面不會受到損傷。及時避免對植物的侵害,必要時可以用防腐劑涂抹植物剪口的外表,提高苗木成活率。帶土球苗木栽植時要去掉包裝物,澆水要澆足、澆透。做好后期養護管理工作。
1.3 苗木栽培施工
園林綠化栽培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設計要點和相關要求進行栽培,根據現場構建適宜的施工計劃書,認真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如區域平整、給排水以及定線放線等。在栽培時依照設計要求進行放樣,確保定位準確無誤。此外,在栽培單株苗木時,需要合理調整景觀效果,樹種苗木栽培要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來進行栽植,可以有效避免后期施工對其造成的影響。
2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技術措施
2.1 施肥
施工單位要想保證園林景觀植物的健康成長,則必須要提升土壤肥力,讓土壤中具有適合似植物生長的營養物質,因此,施工單位在選擇肥料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有機肥的選擇,首先要將有機肥作為底肥,在改善土壤質量的過程中運用有機肥,提升土壤的肥力。之后要能在土壤中添加適當的復合肥,在添加復合肥時要注意用量應控制在每1000m2不少于70kg,可以采用噴灑的方法施加有機肥。此外,為了確保施肥效果符合要求,施工單位對于種植位置面積的規劃必須要合理,這樣才可以確保施肥量處于均勻的狀態。最后,對施肥的土壤進行再次翻整,以便于土壤和肥料完全融合,這樣肥料的營養成分才會被土壤吸收,植物在土壤中也才能順利成長。
2.2 樹木的修剪整形
對植物生長過程中,整形修剪管理工作也確有必要。一方面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衰老枝葉可以及時更新,延長植物的壽命。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綠化美觀效果 , 使園林綠化具有更高的觀賞性,帶給人民更好的視覺體驗??芍^一舉兩得,因此,要切實做好植物的整形修剪 , 具體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技術熟練 , 專業知識扎實,合理控制修剪時間,確保其均勻性和美觀性。修建方式上,也要基于植物的構造,采取適宜修剪方式。為了能夠保證栽植的樹木可以正常發育,確保樹木自身水分平衡性合格,確保樹木健壯生長,對于喬木、灌木、種植塊等要進行必要的修剪,其中:(1)喬木、花灌木,每年4—11月需要進行生長季節修剪,具體根據生長量發生情況而定,每月進行一次的抹芽、除蘗檢查,及時進行抹芽、除蘗。每年冬季修剪,需要剪除重迭枝、交叉枝、下垂枝等,要隨時進行腐枯枝、病蟲枝、損傷枝的修剪;及時將花后的殘花敗葉修剪掉;修剪口應該達到平整度、光滑性的要求,創面應該進行必要的防腐處理,避免發生嚴重的損壞,保證枝干可以正常地生長。(2)造型灌木、種植塊、地被修剪為針葉類植物萌條超過5cm、闊葉類萌條超過10cm要及時修剪;種植地塊應該采取帶線修剪的方式,保證其達到線直面平的標準,整個樹木的輪廓達到清晰的要求。
2.3 病蟲害防治
園林綠化養護苗木病蟲害的出現有一定的差異性,在養護過程中需要根據樹種與季節來進行針對性防治。另外,還需要強化對苗木病蟲害的監測,了解其形態特征與發生規律,做好防控。對于危險性較強的病蟲害來講,一旦發現,就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避免其大規模繁衍,針對性的養護可以確保園林綠化植物健康茁壯生長。可以借助微生物治蟲、以鳥治蟲等生物防治措施來防治病蟲害,藥劑防治需要確保藥劑的安全性,依照說明書來嚴格使用,不可隨意更改藥劑濃度,防止病蟲的抗藥性加強。
2.4 樹木的補植
因為不同季節、工藝以及養護管理等因素,苗木栽植極易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傷或者死亡問題,為了能夠營造出良好的園林綠化景觀效果,選擇合適的季節進行補植處理,保證苗木的種植效果,具體為如下措施 :(1)對于缺株、枯死、長勢不良的植物應該選擇和原樹木種類、規格相同的樹木種類,同時還要在3-5天內結束該工作。(2)對于缺株斷檔、栽植密度稀疏、斑禿等種植塊或者地被,選擇成品挖除合并的方式,然后進行必要的補植處理,栽植修剪工作完成之后和當前的種植塊的高度、密度是相同的。經過補植后的植物應該實施必要的養護管理措施,以提升植物的成活率。對于有些部位上亮角嚴重的種植塊,可以通過麥冬、吉祥草等鑲邊處理,保證沒有任何黃土裸露的情況。
2.5 提高養護管理工作的水平
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地發揮管理的重要作用,不僅需要對施工過程進行管理,還要確保施工之后的養護措施絕不能忽視。正所謂三分種七分養,好的綠化效果需要出色的管理工作水平,園林養護工作需要體現出設計理念,以園林設計為基礎進行養護工作,圍繞最終的設計效果對工程進行維護。還要將養護工作貫穿到整個工程的施工中,確保苗木的成活率,實現園林的綠化作用。另外,在苗木開挖、運輸與種植的過程中,減少不良因素的影響,確保苗木的成活效果,保證苗木內水分的平衡,對樹冠進行及時修剪,這樣確保后期養護工作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束語
園林景觀綠化種植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的核心內容,綠化種植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對園林景觀綠化工程的種植效果產生關鍵性影響。要想真正提升綠化種植施工技術水平,就需要從優化種植技術,加強種植過程的質量監管,選好種植植物種類,做好植物植株的轉移和移栽以及中期養護環節的施工質量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確保園林景觀綠化工程不僅具備城市綠化功能,還需要突出城市特色文化,加強規劃設計管理,確保園林景觀綠化工程具有比較突出的層次感和色彩感,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園林景觀綠化種植施工技術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 周兆棟,張迪,王東亮. 園林工程中的綠化種植施工關鍵技術探究[J].現代園藝,2020,(20):181-182.
[2] 孫亞波.園林綠化中花卉栽培技術與養護管理措施探討[J].信息周刊,2019(33):60.
[3] 王昌金 . 景觀園林施工設計及綠化養護技術要點探討 [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