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欣 趙敏 武雅瓊 許媛媛 王寧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室人文護理在危重癥患者中的優勢。方法: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危重癥患者130例做為對照組;選擇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危重癥患者130例做為人文組。分別開展常規手術室護理和人文護理。觀察兩組的心理狀況和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對比手術期間的SDS、SAS評分人文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對比手術期間的SDS、SAS評分人文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手術室人文護理實施于危重癥患者可以提高手術室服務質量,幫助患者以良好心理狀態面對手術,讓患者有更高的滿意度和安全感。
關鍵詞:手術室;人文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態
手術室具有特殊的環境和治療手段,是救治危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因此病情、心理、認知等因素影響,會讓手術的順利性存在隱患,新形勢下的手術室護理,不僅注重高效率的手術配合,對患者的需求、感受同樣予以了更多的關注,常規的護理手段以難以滿足以上情況,患者的滿意度也不高[1]。人文護理是基于人文關懷理念的護理手段,也是醫療領域提倡的熱點。研究分析了手術室人文護理在危重癥患者中的優勢,報道如下。
1資料、方法
1.1基本信息
研究對象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危重癥患者130例做為對照組;選擇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危重癥患者130例做為人文組。對照組中有75例男性、55例女性;年齡33~70歲,平均年齡(47.28±4.77)歲;其中骨科10例,普外科35例,肝膽外科46例,泌尿科24例,婦產科15例。人文組中有73例男性、57例女性;年齡31~70歲,平均年齡(48.94±5.43)歲;其中骨科9例,普外科36例,肝膽外科49例,泌尿科22例,婦產科14例。兩組相互對比基礎信息,存在可比性,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將常規形式的手術護理用于對照組,主要為術前掌握患者基本情況,和患者進行溝通,給給予相應指導,配合醫生完成操作,進行多方面觀察,對并發癥進行預防等。基于常規護理,人文組貫徹人文護理,具體內容:
1.2.1術前人文護理 在術前要注意收集患者基礎資料,發現能夠影響患者心理狀況和不利于手術開展的因素,參考手術方案施行個體化護理。巡回護士對患者進行術前探視,充分表達對患者的關心、關懷,通過積極的服務和細節上的重視,讓患者有護理人員陪伴在身邊的感覺和安全感,因為病情嚴重,訪視內容盡量直擊重點,不影響患者休息。對患者進行個性化宣教,對患者關心的問題予以解答,告知患者應該做哪些方面準備。進行個性化心理干預,結合患者病情資料分析可能影響術前情緒變化的原因,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疏導。
1.2.2術中人文護理 手術當天,以預見性理念進行準備工作,完成預見性準備工作,檢查儀器、器械是否完備,提前調控手術室溫濕度,準備保溫毯、輸液加溫裝置、熱水袋,提前對沖洗液進行加溫和保溫處理,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準備一些相對舒緩的背景音樂,在施術過程播放,促進患者放松身心。對患者進行過訪視的護理人員影響患者進入手術室,予以引導和指導,為患者介紹手術環境和參與手術的人員,減輕患者的緊張感;再次講解手術過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麻醉操作時予以陪伴,高效率配合麻醉以上,幫助患者正確擺放體位,保持各項操作動作沉穩、準確、輕柔,盡可能不發出較大聲響,及時的安撫患者,并注意遮擋患者的隱私部位,最大程度減少患者的不適感。麻醉完成后,協助患者擺放手術體位、妥善的固定肢體,重視保暖工作。對于非全麻的患者,予以非語言行的人文關懷,可以用表情、眼神、動作等形式幫助患者穩定心神。手術完成為患者細心處理手術切口、包扎,仔細清理身體,考慮患者的自尊需求盡量幫助其穿上并整理好衣物,注意對各類引流管和手術切口的保護,護送患者回到復蘇室或病房。
1.3觀察指標
利用SDS、SAS評價工具對患者在手術期間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分值越高表明抑郁和焦慮情緒越嚴重。出院時調查兩組患者對手術環境、服務、安全感等方面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所得數據資料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期間的SDS、SAS評分
兩組患者對比手術期間的SDS、SAS評分人文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各方面的滿意度
兩組患者對比對手術室護理環境、服務、安全感等方面的滿意度人文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手術室也是醫院中重要科室,不管接受哪種術式,都會讓患者承受一定創傷,尤其是危重癥患者,本身患者因為傷情或病情嚴重,會承受很大痛苦和心理負擔,同時又因為認知缺乏,對麻醉和手術專業知識認識相對片面,擔心手術效果和預后,會更容易影響心理狀態和應激性反應,容易因此產生不良心理問題,甚至可能影響配合度或者反映在生理方面,比如明顯的情緒波動和應激情緒會作用于下丘腦,影響內分泌系統、植物神經,進而降低手術安全性[2-3]。手術室護理是手術室工作開展的重要環節,對于危重癥患者,護理工作無疑有更高的要求,近年來臨床護理對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理念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也促進手術室護理也要與時俱進,根據患者和臨床需求進行優化,保障手術效果的同時,也要最大程度幫助患者減輕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不適[4]。
人文護理是充分體現人文關懷的施護手段,是結合人性化服務、以人為本理念和循證理念衍生出的高效護理模式,注重服務的細節化,重視護理人員業務能力、責任意識的同步提高,需要將優質服務和積極服務態度充分運用在護理工作中,維護良好手術環境,加強對患者隱私、自尊需求的保護[5]。研究中人文組開展人文護理。加強手術室管理,術前通過探視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幫助患者充分進行手術準備,做好心理建設,讓患者保持更平穩的心理狀態和相對良好的生理狀態;手術中體現出細節護理促進服務質量提高,及時安撫患者,多用非語言的溝通技巧,讓患者減輕焦慮和恐懼。研究結果:兩組患者對比手術期間的SDS、SAS評分人文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對比手術期間的SDS、SAS評分人文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充分體現了人文護理的優勢。
綜上所述,手術室人文護理實施于危重癥患者可以提高手術室服務質量,幫助患者以良好心理狀態面對手術,讓患者有更高的滿意度和安全感。
參考文獻:
[1]李瑛敏.手術室護理安全要素分析及防范措施解析[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S02):0237-0239.
[2]李曉蓉,趙翠萍.手術室細節護理干預對護理安全的影響[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20(S01):61-63.
[3]馬瓊,錢萍,李莎,張曉芳,郜曉雨,柯曉珊.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價標準現狀研究[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20(8):598-600.
[4]馬瓊,高興蓮,張曉芳,周婷婷,柯曉珊.手術室護理質量過程指標應用的現狀調查與對策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21,36(18):1657-1660.
[5]趙慧霞.手術室護理結合疼痛干預對創傷骨折患者術后恢復及睡眠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7):77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