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霏霏,魏琳,陳紅巖 (長春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21)
西新村位于長春汽開區西部邊緣,西與公主嶺范家屯接壤,東臨前程村,北臨大嶺東溝村,南臨泡子沿村。距離市中心人民廣場15km,距西客站1.5km,境內有富民大街穿過。根據現狀分析,面向西新村未來發展機遇與訴求,將西新村定位為以現代化綠色農業為主導、集城郊旅游、科普體驗、短租民宿等功能于一體的城郊休閑特色村。結合村莊定位,從市政基礎設施、環境衛生(公廁)等方面,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打造幸福宜居美麗村莊, 進而提出北方地區在村莊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方面的策略。
西新村目前水源以地下水為主,二道河子屯使用自家打井,八家子屯是集體打井,一口三眼機井,測試水質標準達標,社員每日自己拉水以供使用,目前無供水管線。
村莊常用的現狀供水方式一般分為三種:壓井、自吸式水泵和供水塔。在村莊供水工程規劃方面,首先要保障村莊飲水安全,保障村民生活用水量充足,定期對飲水進行檢測,保障飲水水質達標,加強水源保護,保障供水安全力求供水到戶,保障村民用水方便,保障農村飲用水達到:水質達標、飲水水量充足、村民用水方便、供水水源有保證。定期對飲用水進行檢測,保障飲用水水質達標,保障村民生活用水水量充足,力求供水到戶,保障村民用水方便,加強水源保護,保障供水安全。
在水源選擇上,村莊供水根據其區位和周邊現狀合理選擇水源和供水方式。西新村位于長春汽開區西部邊緣,應充分考慮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村鎮人口的需水量和管網延伸,通過城市市政供水管網保證村莊的供水。
輸水管道選線應盡量縮短線路長度,避免彎度大、起伏較大、地質地段,穿越鐵路、公路、河流等障礙物。結合地形條件,將供水管網設計為枝狀,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環狀。
西新村現狀沒有排水設施,污水由地面徑流或滲入地下,給環境造成污染,對地下水造成污染。村內雨水自然排放經排水明渠或經地面直接徑流排至區內的溝、塘。
村莊排水方式應依據村莊所在的區位,周邊環境,著重考慮選用成熟可靠,適合農村特點和實際的污水處理技術。對于西新村這種城鎮附近的村莊,提倡采用雨污分流的方式,充分利用現有或在建的城鎮污水處理工程,污水管網延伸鋪設至村莊, 將污水納入城市管網集中處理。
根據自然地勢,西新村污水分別通過規劃污水干線收集后,接入西部污水處理廠主干線,排入西部污水處理廠。
在村莊排水規劃時,對于距離城市較遠的村莊,應當在村莊設置人工濕地系統、小型污水處理設施。經過處理后的污水通過下水道排放到村外的明溝。經明溝排放到林木覆蓋的濕地里,不能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湖泊里。
村莊的人工濕地,營造用于污水處理的濕地的方法當污水通過系統時,經砂石、土壤過濾、植物根際的多種微生物活動,污染物和營養物質被系統吸收、轉化或分解,從而使水質得到凈化。小型污水處理設施,位于水源地上游、風景保護區周邊等需要處理污水的村莊,宜單村或多村聯合建設,將污水排入小型污水處理站,經過站內各項處理,使污水達到可排放的標準。
對于西新村的村內,其綠地選擇下凹式綠地,村莊的雨水可以直接入滲,用來回補地下水;對于村莊內的廣場、活動處所選擇透水鋪裝。這樣能夠有效地消減雨水洪峰,打造村莊型海綿城市建設,將雨水變為寶貴的資源加以利用。
西新村的采暖以火炕為主,村莊冬季采暖存在較大問題。
對于村莊供暖工程規劃:對于西新村這種有條件的與城市的供熱管網連通,對村莊的居住區進行集中供熱。對于近期不具備條件選擇利用分戶式進行采暖。在規劃時,提出要結合村莊村民住宅改造同時改進建筑保暖措施。此外建議村莊家家加設生態節能設備,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灶等。
西新村距離長春市市政道路較近,有條件引自長春市汽開區富民大街DN900 供熱管線,對村南居住區進行集中供熱,熱源為該村莊東部北翼鍋爐房。
目前村內燃氣主要使用液化氣罐。結合村莊實際情況,近期不具備條件情況下,采用液化氣,結合本村商業戶設置代送點,統一收集后到西新村液化氣換瓶點灌裝。儲存氣罐處單獨設置,遠離建筑物。遠期燃氣與城市燃氣管線連通。
西新村現狀村莊道路除對外聯系道路外,村莊內部道路寬度難以滿足消防車通行要求。
規劃在西新村村委會設置消防站,此外在體育運動活動廣場等地方設置消防宣傳欄;易燃易爆區域設置消防安全警示標志。
西新村現狀用電主要由66kV 西新變電站通過10kV線路供給,村內供電網以10kV及0.38kV電網為主。供電線路以架空敷設為主,變電設施以戶外變壓器為主。
根據西新村周邊現狀66kV 變電站布局及供電能力,西新村規劃電源以10kV電壓等級為主,引自現狀軸齒、西新66kV變電站。升級改造村內電網,將現狀架空變壓設備落地,優先考慮變壓設備與周邊建筑結合建設,室外箱變樣式須與周邊景觀相協調;將現狀架空電力線改為地埋式,沿村莊主要道路單側鋪設。規劃沿村莊主要道路以及巷道拐彎處設置路燈照明,建議采用太陽能路燈。
對于村莊內的電力設施,需要改造、升級變電設施,梳理、整治輸電線路,保障用電安全。變電器周邊亂堆亂放,存在安全隱患;變電器電力設施老舊,存在安全隱患;使用箱式變電站、增加防護措施或者使用變電房,保障供電設施周邊干凈、整齊。輸電線路通訊線路與電力線路混亂、入戶線路私搭亂接配套設施老舊,存在安全隱患。梳理線路,拆除亂搭亂接,遠期采取地埋式敷設線路;升級改造配電設施。
提倡垃圾分類、收集和運輸,形成日常保潔常態化、垃圾收運專門化,納入區域環衛一體化設計。規劃新新村居民點范圍內共配置垃圾箱14 處,服務半徑100m。沿村內道路布置,配置垃圾收集點1 處,位于中心公園綠地。廁所改造:新建衛生公共廁所3 座;采用干濕分離式廁所(水沖式);推動一池三改,遵循改圈要求。
村莊的魅力在于鄉村生活氣息,而水、電、氣、熱等這些滿足鄉村民生保障的灰色設施,更加需要注重其與鄉村景觀以及文化的融合。村莊市政基礎設施,要集約、簡約、可實施,這些都是我們未來在規劃中更需要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