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玉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 廣東 廣州 51000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UGIB)是急診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是指因位于屈氏韌帶之上的十二指腸、膽管、胃以及食管等部位病變而出現的急性出血癥狀,以嘔血、黑便為典型的臨床表現,發病率約為50~150/10萬/年[1]。AUGIB病情變化快,出血量大時若未及時得到有效處理,極易因周微循環衰竭而導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表明[2],在對患者實施及時、有效救治的同時,配合恰當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治療效果,加速患者疾病康復。聚焦解決模式是指通過激發和利用個體的自身潛能和優勢資源,聚焦解決個體現有的相關問題,現已在臨床護理中廣泛運用[3]。本研究將基于聚焦解決模式的護理干預運用于AUGIB患者中,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20年1月—12月我院急診收治的78例AUGIB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根據護理干預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男28例,女11例,年齡24~89(57.26±18.17)歲;觀察組男30例,女9例,年齡21~88(57.05±19.7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疾病診斷符合AUGIB診斷標準;②病例資料清晰、完整;③首次發病。排除標準:①就診時存在意識障礙,或合并溝通障礙;②合并其他部位的出血;③合并心、腎、肝等臟器嚴重病變者。
兩組患者均給予止血、補充血容量以及抗休克等治療。對照組按照AUGIB護理常規進行護理干預,如協助患者取合適體位、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合理安排補液、遵醫囑使用止血藥、指導合理飲食和運動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聚焦解決模式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描述問題。在患者經緊急救治病情處于平穩狀態時,護士采用動機性訪談的方式使用通俗易懂的言語與患者或其家屬交流溝通,提問:“您了解AUGIB相關知識嗎?您現在最想護士提供哪方面的幫助?您會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目前的狀況?”等,同時結合成功案例闡述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引導患者保持積極、健康的治療心態。(2)構建目標。通過查閱病例、與患者及家屬交流,在患者病情和有待解決的護理問題的基礎上與患者一起制定可行的、具體化的康復目標,如嘔血、黑便等癥狀明顯緩解,患者能較好掌握疾病應急處理方法和預防相關知識等;同時鼓勵患者主動參與到實現康復目標的行動中,并在此過程中隨時可暢談護理建議和自身想法,在患者實現階段性目標或者治療后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增強其康復信心。(3)探查例外。通過發散性思維方式引導患者回想以往緩解不良心理或者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患者正視本次病情和治療,并與其共同探討現存問題解決后可能獲得的益處,進一步提高患者克服困境、解決問題的信心和決心。(4)實施反饋。在患者付出努力、問題得以解決以及目標實現時,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并與其一起探討該實施過程中的心理和行為歷程,進行總結和反思,激勵患者繼續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行為;在患者付出努力未見明顯成效時,與患者一起查找、分析原因,并探究實現目標的其他方法,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繼續保持良好的疾病康復信心。(5)結果評價。定期評價干預措施實施效果,對未實現的目標或者未解決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并將改善措施納入下一階段的護理干預方案中。
(1)焦慮和抑郁心理:運用Zung于1971年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兩個量表均含20個評分選項,經換算后標準分25~100分,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越嚴重。(2)治療效果[4]:顯效,經1~3 d系統救治后患者病情平穩,胃鏡檢查停止出血,且大便隱血試驗陰性;有效,經4~6 d系統救治后病情明顯好轉,胃鏡檢查停止出血,且大便隱血試驗陰性;無效,系統救治一周后患者的病情無明顯好轉,甚至加重,仍有出血指征。治療有效率是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的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的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AS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39 66.15±9.06 51.56±6.85 61.54±6.95 49.46±5.67對照組 39 65.69±8.99 61.92±9.60 62.10±5.15 57.62±5.84 t 0.226 5.487 0.407 6.257 P 0.822 0.000 0.685 0.000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8%,高于對照組的7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的比較[n(%)]
AUGIB屬于內科急癥,其發病與飲食、生活方式、長期處于高壓狀態等因素密切相關,近年來其發病率不斷升高,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5]。AUGIB病情進展較快,臨床緊急救治以液體復蘇、對癥施救以及監測出血征象等為主,因此,配合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十分重要。此外,在緊急救治過程中,因陌生環境、各種儀器報警聲、管路刺激等因素影響,患者極易產生心理排斥、恐慌、緊張反應[6],不利于救治工作的開展,因此需同時加強患者的心理干預,增加患者的疾病康復信心。
聚焦解決模式(即建構解決模式)最初是從心理學領域發展而來,是以發現并解決目標問題為核心,側重于在護士的引導下激發和提高患者自我處理問題的潛能和信心[7]。本研究將基于聚焦解決模式的護理干預運用于AUGIB患者的救治護理活動中,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治療效果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基于聚焦解決模式的護理干預能緩解AUGIB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提高治療效果。分析原因有,聚焦解決模式始終以充分相信患者潛能、尊重患者為基礎進行臨床干預。本研究在描述問題階段,通過動機性訪談來引導患者明確且正視自身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構建目標階段,護士、患者、家屬三方討論后設立可行性高的目標,最大程度保證制定目標的可實現性和個性化,且能提高護患之間的協同作用;在探查例外階段,以積極心理鼓勵、情感支持等多形式,最大程度的讓患者發現自身優勢和潛能,確保患者有實現目標和解決問題的充足行動力和信心;在實施反饋和結果評價階段,護士協助患者及時發現現存的客觀問題,與其共同進行問題分析和干預措施落實,幫助患者快速正視自身疾病和治療、正確認知AUGIB的救治程序和預后,從而及時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快速重建疾病康復信心,進而能主動、積極配合治療。此外,在干預過程中始終貫穿著評估、鼓勵和肯定,通過心理暗示、正性引導、正向反饋等,持續挖掘患者的正向潛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現存問題逐步得以解決,實現既定目標。
綜上所述,聚焦解決模式的護理干預可最大程度激發AUGIB患者的自身潛能,顯著緩解AUGIB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救治信心,進而提高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