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娟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第二人民醫院外科門診 江蘇 無錫 214002)
門診膀胱灌注化療的腫瘤患者在治療期間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如焦慮、恐懼、憂慮等等,影響化療的依從性,還會影響睡眠質量。為膀胱灌注化療的腫瘤患者提供心理護理對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整體配合度非常重要。整體護理模式具有完成性和先進性,可以為門診化療患者更好的提供護理服務,對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緒、睡眠質量、門診護理滿意度和不良情緒具有積極作用[1-3]。為評價門診膀胱灌注化療的腫瘤患者應用整體護理模式的價值,此次研究選擇醫院就診的100例腫瘤患者開展調研?,F報道如下。
將我院就診的100例膀胱灌注化療的腫瘤患者納入研究,時間在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患者均接受化療治療,在硬幣法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為50例,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模式,給予觀察組整體護理模式。對照組,男性45例、女性5例;年齡在43~82歲,平均年齡(59.63±5.28)歲。其中,膀胱癌患者32例(占比64.00%)、腎癌患者18例(占比36.00%)。觀察組,男性42例、女性8例;年齡41~80歲,平均年齡(59.66±5.46)歲。其中,膀胱癌患者30例(占比60.00%)、腎癌患者20例(占比40.00%)。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均為我院門診接診的腫瘤化療患者;②自愿入組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資料完整;④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②精神類疾病者。
對照組,常規護理模式,門診護士指導患者如何用藥,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膀胱灌注患者在化療期間要保證外陰部清潔,灌注化療前需要清洗外陰并且排空膀胱。在插導尿管、灌注時徹底進行消毒,避免污染。灌注化療后需要保證藥物的持續時間在30 min以上,體位選擇側臥位和平臥位,保證灌注的化療藥物可以接觸到膀胱各壁黏膜。腎癌患者做好胃腸道護理,若出現腰痛可口服去熱止痛片。觀察組,整體護理模式,(1)癌癥宣教,統一為患者提供疾病宣教,結合視頻教育、講座、APP、手冊等途徑開展癌癥宣教。此外,采用一對一教育,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針對在癌癥化療期間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2)心理護理,護士在與患者溝通期間,評估患者的情緒狀態,注意溝通方式,為患者講解化療的優勢和重要性,降低患者的憂慮,改善患者不良情緒。針對患者出現的冷漠情緒,聯合家屬使患者感受到慰藉。針對患者出現的暴躁情緒,可以在化療期間由家屬陪伴,給予患者細心呵護。針對患者出現的消極情緒,可以做好安慰,告知患者家屬情緒和意志在疾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調理好患者的精神狀態。針對憂慮的患者,多給予患者同情與安慰,積極主動與患者交談,取得患者的信心。為患者創建溫馨的治療環境,保證光線充足和空氣流通,使患者在輕松的范圍中配合治療。(3)膀胱灌注中,護理人員嚴格堅持無菌操作,協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插管動作輕柔,做好灌注化療中的注射器和尿管連接問題,保證藥物劑量的準確性,在灌注后協助患者穿戴衣物。膀胱灌注化療后,指導患者更換體位,選擇仰臥位、俯臥位、側臥位、坐位等,灌注藥物均勻分布在患者膀胱黏膜位置,告知患者需要在化療后120 min大量飲水,降低藥物對尿道黏膜的損傷程度。為患者提供飲食指導,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1)SAS、SDS以及PSQI睡眠質量評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抑郁、睡眠障礙越嚴重。(2)不良反應發生率。尿頻、尿急、尿痛、腹脹、腰痛。(3)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服務態度、護理技術、護理過程和健康宣教評分。每個維度10分,分數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
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觀察組的SAS、SDS、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良情緒和睡眠質量比較(±s,分)

表1 兩組不良情緒和睡眠質量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AS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0 65.28±9.82 40.12±4.28 67.25±4.55 39.53±4.51對照組 50 65.86±9.36 52.21±6.38 67.55±4.45 46.66±5.85 t 0.3023 11.1275 0.3333 6.8253 P 0.7631 0.0000 0.7396 0.0000組別 例數PSQI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0 12.66±4.25 5.12±3.11對照組 50 12.68±4.02 9.89±3.22 t 0.0241 7.5344 P 0.9808 0.0000
護理后,觀察組的不良反應(尿頻、尿急、尿痛、腹脹、腰痛)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護理后,觀察組護理效果、服務態度、護理技術、護理過程和健康宣教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護理效果 服務態度 護理技術觀察組 50 9.13±0.56 9.21±0.47 9.32±0.51對照組 50 7.65±0.31 7.52±0.51 7.15±0.63 t 16.3498 17.2305 18.9304 P 0.0000 0.0000 0.0000

表3(續)
癌癥患者在門診化療期間,心理波動較大,很容易受到疾病的影響而出現不良情緒,所以對于護士的要求較高,要求不僅需要具有嫻熟的操作技術,還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護理能力[4]。整體護理模式強調護理的完整性、專業性和人性化,依據門診化療患者不同的病情變化,從患者的需求出發開展,針對性較強。癌癥化療患者的門診護理中采用整體護理模式,以心理干預為主,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還可以改善患者的滿意度。利用癌癥宣教可以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降低患者的護理風險。利用心理護理可以提升患者的和治療信心和配合程度,以免加重不良情緒,幫助患者積極的面對疾病,提升依從性,對于疾病的治療和控制具有積極意義[5]。在為患者膀胱灌注化療期間提供整體護理模式,可以更好的幫助患者做好準備,提升配合程度與依從性,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不適感,護理效果理想。據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AS焦慮評分、SDS抑郁評分、PSQI睡眠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效果、服務態度、護理技術、護理過程和健康宣教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門診應用整體護理模式可以更好的改善膀胱灌注化療的腫瘤患者的不良情緒、睡眠質量、護理滿意度和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