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張勁宇,李學飛
(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天水 741020)
“課程思政”是一種創新的教育理念,指通過挖掘各類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發揮課程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統一[1-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職教20 條”中強調職業教育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儀器分析》是生產和科研的“眼睛”,是環境監測、應用化工等專業的基礎課,涉及包括化工、環境、食品、藥品、生物等領域[4],與社會各行業息息相關。發掘《儀器分析》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深入踐行“立德樹人”的一個重要途徑。
21 世紀的《儀器分析》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訓練學生科學思維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精神。但是高職《儀器分析》課程教學內容重“專業技能”輕“人文技能”——偏重知識化和技能化知識點傳授,弱化了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培養功能。在高職《儀器分析》課程“學會”“掌握”等教學目標都非常清晰,而思政目標往往不被重視,導致教學目標內容單一,不利于培養學生全面成長成才。對此,教師要充分挖掘專業課思政元素,積極拓寬、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才能促使“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提升[5]。因此,在《儀器分析》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實現由“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擴展,已迫在眉睫。
《儀器分析》課程的教育理念使學生能夠利用自己掌握的檢測知識、技能和方法為社會做貢獻,在教師日常備課中不但要確定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而且要確定思政目標,圍繞“為何學”“學什么”“如何學”而設計目標,確保課程思政在教學中的落實和貫穿,搭建儀器分析知識鏈、轉化層和思政元素之間的框架如圖1 所示。將思政元素與知識鏈相輔相成的教育理念支配于教學,實現思政寓課程,課程融思政,發揮儀器分析課程的思政教育功效,為后續的專業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
圖1 儀器分析課程思政教學框架
在課堂教學中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將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貫穿到儀器分析每一節課中,見表1。有效激發學生求知欲。在教學方法上注重開拓創新,融合課堂講授、現場回答、網上互動、課堂反饋等教學方式,巧妙地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要義于多樣化課堂教學之中,從知識技能層面上升到思想政治教育層面,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受到人文思政的培育,在引人入勝、潛移默化中實現教育目標,從而實現儀器分析課程與思政課程的協同育人功效。
課程思政的價值就在于充分發掘每一門課程潛在的思政元素,需要專業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過程中,將專業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開發出來[6]。《儀器分析》課程思政元素,一是從理論課教學內容中發掘。二是從實訓課教學環節中發掘,見表1。
表1 儀器分析課程思政內容
教學過程可以分為三個環節,分別是課前、課中、課后。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巧妙的設計課程思政內容,可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在課前導學引發問題,教師通過開放線上課程共享平臺,發布小組形式的任務安排,在課堂上適當“留白”,學生通過自己查閱文獻,小組制作PPT 在課堂上展示,讓學生體驗成就感,加深對課程中思政教育的印象[7]。在課中研學解決問題,教師在講解專業內容介紹中結合學生操作注意事項,可以自然而然的融入“課程思政”,在課后拓學應用遷移,加強實驗教學中的科研元素,要求學生按照實驗報告的要求完成數據的統計、圖表制作和深層次的討論,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刻苦鉆研的精神,在實踐中汲取養分,豐富思想。
課程評價中體現思政考核是課程思政有效的“風向標”。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思政育人的考評制度,促進課程思政的制度保障,只有課程評價中體現思政考核,才能強化課程思政的功能,保證課程思政有序有效推進。一方面是學校考核教師,增設對課程思政實施可行性、結合度的評價。把課程思政方面的業績作為考核教師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重要評價指標,對課程思政業績突出的教師要樹標桿[8],同時給予一定的獎勵,這種獎勵要體現在評定職稱、評優選先等涉及教師的切身利益之中。另一方面是教師考核學生,在學習效果評價中,依據課程思政目標,設計學生對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認可度等方面評價。比如《儀器分析》實訓課考核中合理增設課程思政評價維度、考核指標以及考核點,思政考核權重建議占30%,具體考核指標體系,見表2。有利于對學生隱性的學習結果評價。
表2 儀器分析實訓課學習考核指標體系(思政考核部分)
儀器分析課程教學中蘊涵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師備課、教學設計以及教師評價中,既豐富了儀器分析的教學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樹立了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學效果明顯好轉,筆者帶學生參加“甘肅省高校化學競賽”,從2016 年到2019 年獲獎人數逐年增多,參加全國“工業分析與檢驗”競賽中,獲獎學生從無到有,取得了很大進步。
實踐證明,將課程思政引入《儀器分析》課程,達到專業技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雙重目的。課程思政不是簡單的“課程”加“思政”,所有教學及相關教育活動都應以課程為載體,以思政教育為靈魂,立足高職學生求知需求,強化鮮明的育人功能和價值取向,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心入腦”[9]。《儀器分析》課程思政僅僅是拋磚引玉,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本課程的“思政視角”,挖掘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由近及遠、由表及里、引人入勝地把家國情懷自然滲入課程諸多方面,引導學生理解課程思政的精華,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