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甘肅省金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甘肅 金昌 737100)
腦卒中是由于血管阻塞導致腦血管突然破裂或血流進入大腦而引起的急性腦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給其家庭造成嚴重負擔。因此,大多數腦卒中患者會有嚴重的負性情緒,導致腦卒中后抑郁這一常見并發癥,患者會出現睡眠多夢、情緒悲觀和身體不適等表現,嚴重者患者還會有自殺念頭。對于腦卒中后抑郁患者,早發現、早治療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雖然心理治療對抑郁癥療效明顯,但藥物干預始終是緩解抑郁癥患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是一種新的抗抑郁劑,已廣泛用于抑郁癥的治療。研究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腦卒中后抑郁癥發病率升高,而且這一比例還在增加。最近的研究發現,新的抗抑郁藥對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有效。艾司西酞普蘭與其他抗抑郁藥相比起效時間更短,療效更好。本研究分析了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對患者抑郁狀態及生活質量水平的影響,如下。
選擇金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共80 例,數字表隨機分2 組每組40 例。納入標準:①符合腦卒中后抑郁癥診斷標準;②對本研究方案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智力損害、昏迷的患者;②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④發生腦卒中之前有抑郁癥病史的患者;⑤合并惡性腫瘤等其他嚴重疾病;⑥藥物禁忌。
其中,對照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52-78(61.55±2.66)歲。觀察組男24 例,女16 例,年齡52-79(61.21±2.85)歲。兩組統計學比較顯示P 大于0.05。本研究經倫理批準。
對照組的患者給予文拉法辛治療,每次服用75mg,1 次/d,4 周為一個治療療程。觀察組給予艾司西酞普蘭治療。1 次/d,每次15mg,治療4 周。
比較兩組抑郁狀況改善的時間、治療前后患者抑郁狀態漢密爾頓抑郁評分及生活質量水平SF-36評分、總有效率、副作用。
以HAMD 減分率(T)作為療效評價指標,T≥痊愈75%,75%≥T≥50%為顯著進步,50%≥T≥25%為進步,T<25%為無效,有效率=(痊愈例數+顯著進步+進步例數)/總例數×100%[1]。
在SPSS22.0 軟件中,計數樣本實施χ2統計,計量樣本取t 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意義。
觀察組抑郁狀況改善的時間1.21±0.12 周短于對照組2.21±1.23 周,P<0.05。
治療前二組患者抑郁狀態漢密爾頓抑郁評分及生活質量水平SF-36 評分比較,P>0.05,而治療后兩組抑郁狀態漢密爾頓抑郁評分及生活質量水平SF-36 評分均改善,而觀察組抑郁狀態漢密爾頓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水平SF-36 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抑郁狀態漢密爾頓抑郁評分及生活質量水平SF-36 評分比較(分)
表1 治療前后抑郁狀態漢密爾頓抑郁評分及生活質量水平SF-36 評分比較(分)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例數(%)]
兩組無嚴重副作用,P>0.05。
腦卒中后抑郁是指腦卒中后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且癥狀持續2 周以上。據報道,腦卒中后抑郁的發生率為17.9%,多見于腦卒中后3~6 個月。它是腦卒中后的常見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卒中與抑郁的關系可能與去甲腎上腺素神經元和5-羥色胺神經元及其通路的破壞,導致這些遞質功能障礙有關。同時,軀體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是抑郁癥狀的心理誘發因素。關于卒中部位與抑郁癥狀的關系,有研究表明,左半球抑郁發生率高于右半球,大腦皮質和額葉附近的卒中更易出現抑郁癥狀[2]。至于卒中的性質,有研究表明出血性卒中抑郁癥狀的發生率高于缺血性卒中,而兩組抑郁癥狀的發生率沒有差別。腦卒中后抑郁狀態影響患者康復,抑郁癥狀可加重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和對日常生活活動的依賴程度。
艾司西酞普蘭是一種新型的SSRIs,S-異構體草酸鹽,屬于西酞普蘭。它對5-羥色胺受體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和較強的親和力。它既能與5-HT 轉運蛋白的堿性位點結合,又能與5-HT 轉運蛋白的異構化位點結合,其對5-羥色胺再攝取的抑制率比R-西酞普蘭高100 倍,且抗抑郁作用明顯、快速。艾司西酞普蘭是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的典型代表,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5-羥色胺水平,還能持續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神經末梢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從而達到長期的抗抑郁作用。艾司西酞普蘭作為一種具有雙重作用機制的抗抑郁藥,對難治性抑郁癥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3]。
腦卒中會破壞情緒調節回路,產生抑郁,因此有必要使用抗抑郁藥物。艾司西酞普蘭可增強5-羥色胺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產生臨床療效。研究顯示,該藥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療效好,見效快,自第2 周起療效明顯,與5-羥色胺轉運體的雙重作用機制有關,可快速起效。同時,在研究中發現,不良反應少,程度輕,耐受性好,不影響治療。這是因為它對5-羥色胺再攝取作用強,選擇性高,無明顯的抗腎上腺素、抗膽堿、抗組胺作用,副作用少。另一方面,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年齡較大,軀體疾病較多。由于其對CYP450 的抑制作用較小,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較小,因此不影響其他藥物的同時使用[4-5]。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抑郁狀況改善的時間短于對照組,治療后患者抑郁狀態漢密爾頓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水平SF-36 評分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無嚴重副作用,P>0.05。相關數據顯示,腦卒中是中國居民的第一大死因,危害很大。近年來,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抑郁癥的發病率也在增加[6]。腦卒中可損害患者的情緒中樞,抑制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的減少,導致抑郁。而抑郁癥狀會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產生副作用,進入惡性循環,患者不禁增加情緒,甚至產生自殺念頭。因此,在治療腦卒中后抑郁患者時,要改善他們的抑郁情緒,促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7-8]。艾司西酞普蘭作為一種高選擇性的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對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幾乎沒有影響,但可以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從而增強中樞神經功能,且抗藥性低,可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艾司西酞普蘭具有見效快、療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方便等優點,適用于腦卒中后抑郁癥的治療[9-10]。
綜上所述,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對患者效果確切,可改善抑郁狀態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