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浩誠,葉丙奎,唐宇杰,劉洪瑜,李惠俠*
(1. 南京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5;2. 陜西楊凌富仕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陜西 楊凌 712100;3. 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6)
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牛肉等優質畜產品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與此同時,我國的糧食供求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肉牛產業作為一種節糧型畜牧業則很好的緩解了糧食供求矛盾[1]。牛作為一種反芻動物,可以消化和吸納大量的農作物秸稈,對于畜牧業實現健康循環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目前北方牧區面臨著牲畜超載,草原退化,草地畜牧業生產力下降的嚴峻形勢[2]。南方地區光、熱、水土資源豐富,種植業發達,飼料資源來源廣泛且價格低廉,每年產生的秸稈數量巨大。但是其飼料秸稈利用率僅占總量的15%,有些地區更主要用于廢棄或焚燒,不僅浪費資源同時也嚴重污染了大氣環境[3]。研究表明利用微生態制劑,可有效降解作物秸稈中的纖維素,分解粗纖維,利用菌體蛋白提高其蛋白質含量營養價值和作物秸稈的飼用價值[4-5]。
用于反芻動物的益生菌主要包括四大類:產乳酸菌、乳酸利用菌、芽孢桿菌和真菌屬[6]。該類制劑可以調節胃腸道微生物區系、改善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從而達到提高生產性能和產品品質的目的。研究表明產朊假絲酵母菌可顯著提高15月齡肉牛對TMR中長纖維的采食量以及胴體增重效果[7]。有研究發現地衣芽孢桿菌可提高豬的生產性能和飼料利用率,提高機體免疫力;在育肥豬飼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桿菌制劑可顯著改善肉品質水平,肉雞飼糧中添加枯草芽孢桿菌能顯著提高肉雞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飼料轉化率[8-11]。上述單一益生菌在動物上均有應用,但在肉牛養殖方面研究較少,將多種益生菌聯合應用的研究也較為匱乏。因此,本試驗選取西門塔爾牛為試驗動物,通過在飼料中添加產朊假絲酵母菌、地衣芽孢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探究其對西門塔爾育肥牛生長性能,血清免疫指標和肉品質的影響,旨在分析其混合添加在肉牛養殖方面的使用效果,以期為肉牛的健康養殖提供科學依據。
產朊假絲酵母菌,活菌數≥1.0×108CFU/g,枯草芽孢桿菌,活菌數≥5.0×107CFU/g,地衣芽孢桿菌,活菌數≥5.0×107CFU/g,均購于陜西富仕特公司,按照2∶1∶1的比例配制成復合微生態制劑。
試驗于2019年11月8日至2020年1月14日在安徽畜源牧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本試驗采取單因素試驗設計,選取24頭體重相近的西門塔爾育肥后期牛(408.1±31.6)kg,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CG)和試驗組(TG),每組12個重復,每個重復1頭牛。CG組飼喂基礎日糧,TG組飼喂基礎日糧+微生態制劑,添加劑按牛每日總采食TMR(total mixed rations,全混合日糧)飼料量的3%添加。晨飼時與少量的TMR均勻混合后單槽飼喂,每日1次。預飼期為7 d,正飼期為60 d。
試驗牛均自由采食基礎日糧,其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栓系飼喂,自由采食與飲水。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成分含量
1.4.1 生長性能測定
所有試驗牛于7 d預試期后空腹測定初始體重,正試期60 d后測定終末體重,計算每頭牛平均日增重。計算公式為:
平均日增重(ADG)=[末重(IBW)-始重(FBW)]/試驗天數。
每天早晨7:00和下午17:00飼喂2次,稱量每次剩余料量,記錄每頭牛每天日總采食量,用以計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計算公式為:
料重比(F/G)=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
1.4.2 養分表觀消化率的測定
在試驗結束前5 d,每天每個重復組收集200 g糞樣與15 mL的10%硫酸均勻混合,放置在自封袋中,排空袋中空氣,并于-20 ℃冰箱保存待測。飼糧、糞便及食糜的干物質(DM)、粗蛋白質(CP)、粗脂肪(EE)、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和粗灰分(ash)含量均按照《飼料分析及飼料質量檢測技術》的常規飼料分析與檢測技術方法測定[12]。其中粗蛋白質(CP)含量采用K1160全自動凱氏定氮儀(Hanon,中國)測定,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含量采用ANKOMA200i半自動纖維分析(AnKom,美國)測定,粗脂肪(EE)含量通過索氏提取法進行測定。
飼料養分表觀消化率采用鹽酸不溶灰分法計算,計算公式為:
CADD(%)=100×[1-(DCF×AIAD)]/(DCD×AIAF)。其中,CADD是試驗日糧的飼料養分表觀消化率,DCF是糞便中養分含量,AIAD是飼料中的酸不溶灰分含量,DCD是飼料中養分含量,AIAF是糞便中酸不溶灰分的含量。
1.4.3 血液免疫激素指標
于正試期第30天和第60天通過頸靜脈空腹采血,采血后將血樣置于室溫條件下自然凝固5 min,然后離心處理(4 000 r/min,20 min),分離血清,將血清放置-20 ℃保存,待測。血清中生長激素(GH)、甲狀腺素(T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均采用上海信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試劑盒檢測。
1.4.4 肉品質指標
育肥期結束后,每組隨機選擇3頭試驗肉牛屠宰。選取每頭試驗牛左半側胴體背最長肌3 kg為試驗材料,每份取肉樣長×寬×高不少于5 cm × 3 cm × 3 cm,置于密封袋內,用于肌肉品質分析。分別于宰后排酸45 min、24 h時各測定pH值1次。
采用EXCEL,SPSS25.0軟件統計分析,差異顯著性檢驗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LSD法)。數據結果均以“平均值±標準誤”表示,以P<0.05作為顯著差異的判斷標準。
如表2所示,試驗組和對照組間初始體重、終末體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無顯著差異;試驗組ADG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試驗組的F/G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肉牛生長性能的影響
如表3所示,試驗組與對照組干物質、酸性洗滌纖維以及粗蛋白的表觀消化率消化率均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組中性洗滌纖維的表觀消化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表3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育肥牛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
如表4所示,試驗組肉牛的血清GH、IgA、IgM、IgG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T4含量也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

表4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肉牛血清免疫激素指標的影響
如表5所示,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牛肉剪切力顯著降低(P<0.05),亮度L*顯著提高(P<0.05),黃度b*顯著降低(P<0.05),但滴水損失、pH45 min、pH24 h和黃度a*無顯著變化(P>0.05)。

表5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肉品質的影響
目前對于微生態制劑在牛生產上的研究多集中于奶牛和犢牛,所用菌種以酵母菌和芽孢桿菌為主[13]。有研究表明,產朊假絲酵母可以分泌胃蛋白酶、淀粉酶、纖維素酶及植酸酶等多類酶,這些酶類可將飼料中的淀粉、纖維素水解成小分子糖、氨基酸、醇類等易被消化和吸收的低分子物質[7],提高營養物質在體內的消化與吸收利用率,從而提高生長與生產性能。研究表明,經過地衣芽孢桿菌處理后可有效改善小麥秸稈和稻草的品質,提高其營養價值及飼料利用率,特別是稻草秸稈各處理中性洗滌纖維及粗纖維降解比較顯著[14]。這極大地提高了肉牛對稻草秸稈的利用率。在飼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桿菌單菌制劑顯著提高了0~8周齡犢牛的平均日增重,但對采食量和料重比無顯著差異[15]。在犢牛的研究也發現,在犢牛的基礎日糧中補充枯草芽孢桿菌可顯著提高犢牛的體重、采食量和飼料利用率[16]。本試驗中,試驗組的平均日增重得到顯著提高,料重比顯著低于對照組,飼料中性洗滌纖維的消化率也顯著高于對照組,與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就本試驗研究結果而言,復合微生態制劑不僅可以提高育肥后期肉牛對飼料NDF的利用率,還能夠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飼料利用率。這可能是由于幾種益生菌相互協同作用,更好的改善了胃腸道內的微生態環境,抑制了有害菌群的繁殖,從而起到了正向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是存在于人和動物組織液、血清及其他體液中的一類具有相似空間結構的球蛋白,是反映機體免疫能力的重要依據[17]。免疫球蛋白主要包括IgA、IgM和IgG。其中,IgA一般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總量的10%~20%;IgG是動物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大約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的80%,IgG在動物機體發生抗感染免疫時發揮主要作用;IgM則是動物機體進行第一次體液免疫反應時最先產生的免疫球蛋白。研究表明IgA、IgG和IgM在合理范圍內升高說明動物體內抗體水平高,能更好地幫助機體抵抗外界物質的侵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機體免疫功能提高[18]。本試驗結果表明,日糧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后試驗組血清中IgA、IgG和IgM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試驗組的抗病能力得到了提高。這可能是因為復合微生態制劑可以分泌調節因子,通過增強免疫細胞活性,提高動物產生抗體、干擾素、細胞介素等細胞因子的能力來提高機體的免疫力[19]。生長激素和甲狀腺素在肉牛正常生長發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GH可以促進動物生長,主要促生長效應在骨、肌肉、腎、肝臟和脂肪組織表現較明顯,長骨和骨骺的生長對GH很敏感,甲狀腺素可促進細胞分化和組織器官的發育,同時可以促進生長激素分泌[20]。本試驗結果顯示,試驗組GH水平相較于對照組得到了顯著提高,T4水平也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上述結果表明基礎日糧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后,肉牛的免疫力有所提升,同時也使體內的GH和T4水平有不同水平的增長,GH水平的提升可能也是試驗組肉牛日增重高于對照組的原因之一。
肉品質一直是國內外牛肉生產者、消費者和科研人員關注的重要問題。肌肉的pH值、肉色、剪切力和滴水損失是反映肉品質的常用指標。pH值是反應宰后糖酵解的重要指標,也是影響肉色、剪切力以及肌肉保存期限的因素。肌肉中的糖元含量低會使乳酸產量降低,并導致肌肉排酸24 h后的pH值高于5.5[21]。本試驗添加微生態制劑對pH值無顯著影響且在排酸24 h后pH值也沒有降到5.5以下,這表明肌肉中的糖原含量較低。肉色是消費者判斷肉品質的重要指標,當肉色由亮紅色變為暗褐色時,消費者一般會認為肉的品質已經降低[22]。試驗結果表明,日糧中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試驗組牛肉的亮度得到顯著提高,黃度值也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時肌肉紅度也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這表明試驗組牛肉在市場上可能更受消費者青睞。剪切力是評定牛肉嫩度的主要指標[23]。牛肉剪切力越低,表示肌肉越嫩,肉的品質越高。本研究中,試驗組牛肉剪切力較對照組顯著降低,但滴水損失沒有顯著影響。綜上,日糧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對于肌肉品質的提升有重要影響。
育肥牛基礎日糧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產朊假絲酵母菌、地衣芽孢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按2∶1∶1的比例配制而成)可以促進肉牛對粗飼料的利用效率,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牛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