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


目前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的企業有66家,青島企業占據兩個席位,分別是建邦股份、豐光精密。目前,這兩家企業將被“平移”到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為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
9月3日,證監會公眾公司部主任周貴華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三板市場已形成了三個市場層次,北交所設立后,精選層掛牌公司全部轉為北交所上市公司。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的企業有66家,青島企業占據兩個席位,分別是建邦股份、豐光精密。目前,這兩家企業將被“平移”到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為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
青島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位列全省第二
截至9月3日,青島新三板掛牌公司共計70家,其中基礎層56家,創新層12家,精選層2家。
從城市分布看,山東新三板公司數量達到455家,其中濟南有117家,青島緊隨其后有70家,位列第二,煙臺以50家位列第三。
從區市分布來看,市南區有16家,城陽區有11家,黃島區有10家,膠州市9家,嶗山區和市北區各有7家,李滄區4家,平度市3家,即墨區2家,萊西市1家。
從行業分布看,70家新三板公司分屬11個行業大類,制造業有24家,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有15家,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有10家,批發和零售業、科協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各有5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有4家,房地產、衛生和社會工作各有2家,教育、建筑業以及農林牧漁業各有1家。
從主辦券商看,一共30家證券公司擔任70家青島新三板掛牌公司主辦券商,其中中泰證券擔任9家公司主辦券商,位列第一;國融證券擔任8家公司主辦券商,位列第二;海通證券擔任6家公司主辦券商位列第三。
兩家青企將成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
精選層被市場雖被稱為小IPO,但不少企業的業績發展不弱于主板股票,更多吸引專精特新企業加入。在山東省6家精選層掛牌企業中青島獨占兩席,彰顯出青島市資本市場的良好發展勢頭。
建邦股份位于青島膠州市,公司致力于汽車后市場非易損零部件的開發、設計與銷售,同時為客戶提供整套完善的供應鏈管理服務。2020年7月27日,建邦股份成功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是32家首批掛牌企業之一,成為山東省首家精選層掛牌過會企業。
公司財報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4億元,同比下降1.87%;實現凈利潤3745.52萬元,同比下降19.81%。2020年,全球遭遇新冠疫情影響,海外市場受創嚴重,出海汽配供應鏈企業均受到不同程度波及。在此背景下,建邦股份營業收入同期下滑幅度較小,得益于公司對國內市場的開拓和多元化戰略的推行。
與建邦股份相似,豐光精密同樣來自青島膠州市。公司以精密機械加工、壓鑄制造為核心,扎根于制造業,產品主要應用于工業自動化領域、汽車零部件領域、半導體領域、軌道交通領域。2020年12月28日在全國股轉系統精選層掛牌。
財報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3億元,同比上漲2.14%;實現凈利潤3342.17萬元,同比上漲31.06%。2021年Q1,公司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實現營業收入5723.58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67.69%;實現凈利潤1156.73萬元,同比上漲103.59%。
除了已有的兩家掛牌企業,還有兩家青島企業準備沖刺新三板精選層。6月22日,青島積成精選層申報材料獲全國股轉公司受理;7月1日,青島證監局網站披露,青島泰德汽車軸承股份有限公司已于6月30日在青島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向精選層小IPO發起沖擊。
此外,證監會公眾公司部主任周貴華表示,北京證券交易所新增上市公司來源為在新三板掛牌12個月創新層公司,突出專精特新,對發行價格不作行政干預,沒有增加北京證券交易所的發行上市條件。記者了解到青島轄區還有12家企業在新三板創新層掛牌,后備力量十足。
青島轄區新三板公司中報業績整體回升
截至2021年8月31日,青島轄區70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其中精選層2家、創新層12家、基礎層56家)中的67家按時披露了2021年半年報,按期披露率95.7%。總體看,上半年隨著經濟持續復蘇,轄區新三板掛牌公司整體業績回升,發展活力強勁。
據統計,67家公司上半年營收合計80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51家公司營收增長,占比76%。凈利潤合計3.3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40家公司凈利潤增長,占比59.7% 。67家公司中45家盈利,22家虧損,盈利面67%。盈利水平排名前10位的頭部公司凈利潤合計占轄區掛牌公司凈利潤總額的81%,充分發揮出引領示范效應。同時,部分公司受后疫情影響,市場復蘇相對疲軟,經營壓力較大。
新三板主要服務于成長中的中小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的“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即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四大優勢的中小企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青島的“小巨人”數量97家,目前在國內處于中上游。除去4座直轄市,在各大城市當中,寧波以182家企業高居榜首,深圳169家緊隨其后,成都107家居第三,青島位于第四,緊隨其后的廈門、東莞、西安、長沙上榜企業數量都在70+級別;廣州、鄭州也上榜前十位。從專精特新的后備軍看,2021年,青島新認定2417家企業為市“專精特新”企業。青島還提出,到2022年,要滾動培育8000家以上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
最先受益的兩部分企業,一部分是新三板已經掛牌的企業,尤其是精選層企業。另一部分是廣大的“專精特新”企業,而其中的重點則是工信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青島作為新一線城市,發展動力強勁,后備力量十足,北交所的正式成立,對青島廣大的“專精特新”企業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畢竟在多了一個登陸資本市場通道的同時,也意味著企業在各項經營層面,更要嚴格要求自己,為新時期整體資本市場繁榮,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