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宏(1970-),女,漢族,山東滕州人,主要研究方向:預算與績效。
摘要:新的歷史時期中,高校加強預算執行管理不僅是為確保預算編制落實,也具有強化內部控制,防范風險隱患重要價值。而影響這一環節工作品質的因素既有編制環節的問題,也涉及到預算管理環節各項工作的落實。新時期高校預算執行管理常見問題主要有制度供給不足,以及執行力度與剛性的相對有限。而解決這些短板既要堅持精細化方向,也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戰略方向。具體而言,校預算執行管理優化既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制度供給,也要強化內控監督,落實責任制,還要加快信息化建設,完善預警機制。
關鍵詞:高校;預算執行;管理;問題;優化對策
隨著高等教育領域持續擴大規劃并不斷加快發展速度,高校不僅在各項實務的發展上呈現蓬勃繁榮的良好態勢,也得到越來越多國家政策性的資金支持性投入。這也促使各級各類高校全面推進預算管理成為戰略方向的基本趨勢。不過受到發展歷史與實踐經驗各方面影響,部分高校在預算執行管理過程中出現程度不同的缺陷與問題,不僅影響到了高校自身預算管理工作具體執行,也給國家重大戰略方針的落實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新時期針對高校預算執行環節的各類問題加強管理并積極探索優化措施已成當務之急,需要高校結合自身實際加快改革創新,積極尋找立足本地、實事求是的個性化方案與道路。
一、高校預算執行管理的重要價值
(一)確保預算編制落實
在高等教育領域推進預算管理機制中,強調執行管理最突出的價值當屬確保預算編制的落實。
高校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歷史和實踐經驗制定出預算編制規劃后,必須通過強化執行管理、全面落實預算方案才能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才能將預算編制的各項方針、政策、方案等從藍圖落到現實層面,才能切實發揮出預算管理機制高度前瞻性的戰略優勢與策略價值。
否則,停留在編制階段無法落實的預算管理只能是徒有其表的政策設計,只能反映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問題。這是現代高校探索管理科學化進程中的最大短板,也是新形勢下探索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中格外需要超越和突破的重要問題。
(二)強化內部控制,防范風險隱患
一段時間以來,個別高校財政資金出現數量快速增加而管理逐漸滯后的不良傾向,造成珍貴且有限的資金缺乏規劃與控制,管理相對隨意、散漫。以至于不合理支出或投入的情況時有發生、屢禁不止。更有個別單位出現營私舞弊的嚴重問題,給高校管理及教育等各類事務造成程度不同的負面影響。這也是財政部、教育部先后出臺多項政策與措施強化資金管理,同時全面推進預算管理的主要原因。
而高校強化預算執行管理的又一重要價值正是為強化內部控制,,以制度的剛性杜絕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錯誤、缺陷,以全面防范風險隱患,將有限的資金用于確有必要的項目和任務。這不僅是為高校切實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奠定更加扎實的實踐基礎,也是為了基于強有力的預算執行管理完善內部控制與監督,還是為了通過強化預算執行降低財務風險、保障高校資金使用安全的重中之重。
二、高校預算執行管理的相關因素
(一)編制環節的影響
高等教育的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需要長期推進的系統性工程,涉及環節眾多且管理形式與內容相對復雜。這種系統性與復雜性決定了高校預算執行管理絕不僅僅取決于執行環節各項管理實踐的品質和效率,而是會受到前后各項管理因素的多重影響。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就是預算編制。
比如個別高校的預算編制存在簡單化問題。不同高校由于各自專業方向、管理模式等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在預算管理工作中個性化、本地化要求較高。但個別高校對自身實際分析不足,且對預算管理重視有限,而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草草規劃設計,造成其選擇預算編制方案與方法時過于簡單,缺乏整體性、全面性和全局性,進而在后續執行過程中系統性、規范化不足,影響到預算執行力度和最終效果。
(二)管理過程的影響
除了預算編制環節的漏洞,部分高校在預算管理過程中的問題也是導致執行管理失利的重要原因。
比如在選擇預算管理方法時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情況。具體表現就是表面上采取零基預算法,而實際操作時仍堅持傳統的前期基數法。這種自相矛盾的管理不僅嚴重制約零基預算法的技術優勢發揮,而且會從管理源頭導致預算執行低質低效。
又如部分高校的預算管理機制刻板機械,完全受制于預算年度的限制,在預算執行時出現碎片化、局部化問題,僅僅著眼于預算年度內的編制與執行,而缺乏全面預算管理的連續性、全局性、整體性,造成預算管理既無預見性,也缺乏穩定性和戰略性。這也是由于預算管理存在結構性缺失而制約預算執行管理水平提升的又一具體表現。
三、高校預算執行管理常見問題
(一)制度供給不足
概括起來,當前高校預算執行管理較為普遍的常見問題中,制度供給不足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問題。具體而言就是部分高校針對預算執行管理環節的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比如過于原則性、戰略性,而在細化程度和可操作性方面有所不足。這種問題極易造成管理人員和具體執行人員無章可循,只能根據規則或制度框架憑經驗辦事,或者出于最有利于已方的原則人為解釋和執行。更有個別成員或小群體不惜損公肥私,刻意鉆制度漏洞而謀求私利。
又如一些高校在預算執行管理制度制定上時效性不足,無法結合環境變化或客觀要求與時俱進,在較長時期內一成不變、原地踏步。這種過于陳舊的制度供給其實已經失效,與預算執行的具體實踐要求出現脫節乃至相悖的問題。時代快速發展給高校預算管理不斷提出新問題和新要求,需要預算管理工作從編制到執行各環節保持足夠的環境敏感性,需要結合各種因素變化及時予以優化調整,否則將制約預算執行管理的可操作性或影響執行力度。然而這種及時優化與調整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術支持,個別高校恰恰不擅此道。這也是由于制度供給不足而給高校預算執行造成困擾的重要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