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群 項忠霞 李巨韜

關鍵詞:工業設計;項目制;課程群;建設
工業設計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1-2],學生將接受現代工業設計師的基本訓練,重在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培養。文章貫徹以綜合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實際項目為引導,搭建支撐實踐能力和素質培養的校企聯合平臺,形成“理論+ 實踐”的培養路徑和課程體系,建設以實際項目為引導的課程群,突出強調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從而培養面向社會需求的創新型人才。
1 傳統工業設計課程體系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間的銜接關系松散
由于課程本身自成體系,尤其是一些專業課程存在知識和能力獨立發展的情況,如與人因相關的人機工程學、設計心理學、產品語義學等,課程內的知識體系相對完整,通常在基礎理論和能力鍛煉等方面均在課內采取獨立的教學手段,沒有與其他課程在知識點和能力點上進行很好地銜接,甚至一些課程之間存在重復知識點或漏掉關鍵知識點的現象。
1.2 理論與實踐脫節
“理念—實踐—反思—評價”是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黏合的閉環系統[3],但在工業設計的傳統課程設置中,理論課相對獨立,同時由于教材相對固定,教材的案例較陳舊,教師較難結合社會的實際需求將理論知識點與實踐鍛煉進行有效結合[4-5]。
1.3 學生能力難以得到全面綜合的鍛煉
在傳統授課過程中,教師以講授為主,學生主要被動地接受,在主動積極性欠缺的條件下,學生知識吸收差;此外,由于各課程間相對獨立,教師一般針對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相應的設計訓練,而當學生面對實際的設計問題時,難于將各個知識點和能力點自行有效地聯系起來,從而無法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2 工業設計項目制課程群建設的途徑
2.1 加強工業設計知識點間的聯系
如圖1 所示,工業設計的知識結構主要由七大類知識點構成:平臺多學科交叉基礎、思想政治類必修課程、表達技術、技術基礎、藝術、創新思想和方法、創新創業方法。圖1 左側的基礎型課程屬于非項目制課程,而在右側的專業相關的課程中,其知識的應用由單一逐漸發展為綜合應用,專業課程之間具有很強的相關性、滲透性與互補性,通過課程群的構建,加強知識點間的銜接與聯系,學生可以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各個專業技能。
2.2 構建項目制的工業設計課程群
根據工業設計的知識點間的關系,通過調整人才培養路徑中的課程、教學、課堂、項目平臺和資源等環節,在專業課程環節制定以“核心課程+ 主題設計”為主要形式的培養路徑,將課程內項目主題、課程間項目主題、跨學科項目主題分別進行實踐強化,每類課程間的內容緊密相承、難度逐次遞進、能力逐漸從單一向綜合發展。所涵蓋的具體課程如圖2 所示,其中“項目”來源分為自由探索型、企業委托型和科學研究型等項目。
從圖2 中可以看出,非項目類的通識課程,主要包括基礎理論型課程,如數學、英語、計算機、文史類;幫助學生擴展視野的跨學科選修課程,如人工智能基礎、現金制造方法與生產管理類;鍛煉基本工程實踐能力的基礎實踐課程,如工程實訓類。這些課程主要分布在第一、二學年,為專業知識和能力奠定基礎。
此外,還有跨學科選修課程一般設置在畢業學年。
課程內項目制課程,只針對該課程的知識點,以一定的項目為平臺,進行實踐訓練,如《設計表達 A》《設計表達 B》《設計表達 C》等,一般以第二學年為主,課程項目引入之前,教師講授相關的理論知識點,針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實踐訓練,訓練的能力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課程間項目制課程,指該課程中的項目涉及多門先修理論課或自學知識點,項目的開展可以綜合鍛煉學生的多項理論基礎,如《主題設計1》《主題設計 2》《主題設計 3》等,一般在第 3學年進行。
學科交叉型項目制課程指該課程中的項目,不僅需要用到工業設計專業的知識點,還需要多學科交叉知識支撐,如《主題設計4》。
項目制課程群的系統化,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并在項目中了解國家的迫切需求,提升自身的責任感和擔當,同時鍛煉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溝通交流等能力。
2.3 構建工業設計課程群的支撐和保障體系
為了支撐項目制課程群的順利進行,保障學生能力的全面綜合發展,構建支撐體系如下:
校企聯合實驗室:包括各種與企業聯合的教學實驗室、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創新實驗室等。
教師團隊:除核心教師團隊外,將企業導師、跨學科的教授、博導,以及該領域的國際知名教授、社會知名的創業領軍人物引進項目制教學團隊。
模型實驗室:其是支撐模型動手實驗的保障,包括快速成型實驗室、木工、陶瓷、金工實驗室和工程訓練中心,保證學生在項目過程中的各種實踐活動。
企業實踐基地:為學生的模型加工、企業項目課程實習提供保障。
國際交流聯盟:在一些國家聯合設計環境中,建立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項目環境,如亞洲國家比較活躍的“亞洲國際聯合設計工作坊”,邀請國際上的不同企業,由多國的學生共同完成的項目。
3 工業設計項目制課程群建設實踐
項目制課程群在實施過程中,依照由知識點的單一向綜合遞進的方式,在課程中結合不同的項目進行,以項目帶動理論學習。以跨學科的項目制課程《主題設計4》為例,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除了工業設計專業本身須具備的設計調查、思維導圖制作、設計效果圖繪制、人機工程學分析、模型制作等能力點之外,還需要通過學生自學一些管理學方面的知識,并引入機械學科教師指導,進行有限元分析計算,最終得出完整的設計方案。如圖3,在進行課程項目的過程中,分為有序的不同階段,即從設計調查至實物模型制作的過程。在項目制教學過程中,考核方式的規范化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傳統的“一考定成績”的考試方式,使一些同學抱有投機取巧的心態,通過考前突擊復習取得高分,其成績反而能超過平常默默學習的同學。項目制教學注重平時成績的積累,仍以《主題設計4》為例,其成績構成如圖4 所示,包括課程的重要環節考核、各部分不同的成績占比、以及不同環節中個人成績和小組成績的共同體現,激發學生平時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又涵蓋了全面的課程環節。
4 結語
文章針對工業設計知識體系的特點,建立項目制課程群,使學生在難度和能力綜合度逐次遞進的項目制主題設計課程群中理論結合實際,鍛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升跨學科的合作能力、跨文化的交流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動手實踐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