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泓 黃思詩 陳淑涵 鐘瑞玲 艾沁溪
摘?要:通過案例分析法,以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形式以及利益相關方為主線,歸納整合出全球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轉型的特點,即對接數字轉型整體趨勢以再造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功能,面向日趨廣泛的受眾多元拓展服務內容,以數字工具驅動服務形式創新和開放合作以建立服務主體多層次協同機制。由此提出我國國家檔案館應從把握檔案事業發展機遇明確數字轉型本土化內涵,融合中國特色深化服務內容體系建構,應用數字技術拓展服務空間和遵循社會化趨勢建立服務主體的協同機制等層面入手,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轉型。
關鍵詞: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轉型
分類號:G279.1
Research on the Picture and Enlightenmen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n National Archives Worldwide
Zhou Wenhong, Huang Sishi, Chen Shuhan, Zhong Ruiling, Ai Qinx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
Abstract:Through case study, the paper summarizes and integ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n national archives worldwide with a focus on its contents, forms and stakeholders. The features include reengineering the functions of archive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by aligning with the overall tren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expanding service contents in a diversified manner for an increasingly wide range of audiences, driving service form innovation with digital tools and establishing a multi-level synergistic mechanism for service providers through open cooperation, which indicate that archives in China should optimiz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by clarifying the localized connotat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archives, deep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content system by integrat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xpanding service space by applying digital forms and establishing synergistic mechanism of service subjects by following the trend of socialization.
Keywords:National Archive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著各國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優化升級,為檔案館面向社會多元需求提供智慧服務創造了多重機遇。國際檔案理事會在2016年國際檔案大會上號召各國“通過數字技術提升檔案利用的契機,為數字時代的社會做出更為有力的貢獻”[1];加拿大《服務與數字政策》(2020)[2]將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轉型上升至戰略層面;我國也在《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3]的引領與局館分設的改革驅動下,為充分實現檔案館文化功能,展開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轉型布局??梢姡瑖覚n案館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轉型值得學界關注。
現有研究主要圍繞著以下兩方面:一是從全局把控[4]介紹其機制體系[5][6]與成效趨勢[7],囊括了從服務理念創新到服務能力提升[8]的范圍和過程[9],以此明確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轉型的總體方向[10]與方法[11];二是落實于具體實踐活動,從公共文化服務所涉及的主體如國家檔案館定位[12]與檔案人員素養、檔案對象如資源建設[13]與服務主題設計[14]、平臺建設如網站與社交媒體應用[15]等方面展開,以總結具體策略[16]。然而,現有研究主要以數字技術的發展作為背景[17],而缺少對數字轉型議題的拆解,因而未能充分解釋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轉型的內涵、方法與實現路徑。
因此,本文旨在通過分析中、英、美、澳、加等代表性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轉型的實踐情況,從內容、形式、利益相關方等維度進行歸納,并解析其具體特征,以期在總結趨勢與經驗的基礎上,為我國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轉型提供啟示。
縱觀各國國家檔案館開展的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轉型實踐,大致可從服務的內容、形式和利益相關方三個基本維度呈現具體情況。
2.1?服務內容
數字轉型的內容維度是指利用不同檔案資源進行不同主題內容的公共文化服務,根據其服務效用主要可分為歷史文化教育、藝術娛樂休閑、公民身份研究、文化遺產保護四大方面。一是在歷史教育方面,主要利用政治、軍事、外交等歷史檔案,通過開設線上專欄、建設相關數字教育資源等方式提高公眾對歷史和文化的認知并促進學生教育。中國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上線了百集微紀錄片《紅色檔案——走進中央檔案館》[18],推進黨史教育。二是在藝術休閑利用方面,使用藝術品實物檔案和各類音頻檔案開展線上線下藝術類休閑娛樂活動,寓教于樂,提升公眾的藝術素養與動手能力。英國國家檔案館在此方面開展了“青年電影”項目[19],利用相關原始文檔,與同行進行合作,培養公眾的電影制作技能。三是在家族及公民身份研究方面,利用家譜、土著、移民相關檔案,以官方網站專題欄目形式展出,供公民查詢研究,找尋身份與文化認同。如愛爾蘭國家檔案館建設對家庭和當地歷史研究有用的數字館藏,并在此基礎上開設家譜檔案網站[20]。四是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主要以各類土著居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依托,通過開展各種數字化保存項目提高人們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并促進相關行動。以加拿大國家圖書檔案館為例,其“傾聽我們的聲音”計劃[21]以加拿大原住民文化和語言檔案為基礎,向土著組織、個人、收藏家和創作者提供免費的數字服務和資金支持,達到可持續保存和展示土著文獻遺產的目的。
2.2?服務形式
不同國家檔案館在各自的數字轉型過程中采取了不同的形式與手段,綜合來看,可以按照其開展數字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以及相應的技術兩個層面展開。
(1)開展服務方式
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轉型可分為線上、線上線下交叉和線下三種方式。一是線上服務,包括國家檔案館官方網站構建與社交媒體賬號運營兩大模塊。一方面,可以利用館藏數字資源,在官網上開辟相應專題檔案以供用戶查詢,如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就根據其收錄的移民歷史記錄,在官網開設了“移民與公民身份”專欄。[22]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社交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務。在2020年的國際檔案日中,福建省檔案館便與陜西、北京、天津、湖北、寧夏、四川等?。ㄊ?、自治區)檔案館在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頻移動網、新華社現場云、今日頭條、原點新聞等平臺開展了《檔案記憶》第13個“6·9國際檔案日”特別直播。[23]二是綜合線上和線下的服務,如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在官方網站推進檔案解密工作[24]的同時,亦在線下開展檔案解密培訓,以此推進檔案的解密開放。三是線下服務,如國家檔案館借助數字化館藏資源,開展電影放映、高科技展覽等活動。如美國國家檔案館就曾利用館藏資源支持《阿波羅11號》紀錄片的制作[25],并在館內組織放映該紀錄片。
(2)數字技術手段
各國國家檔案館在開展服務過程中所利用的數字技術手段可概括為以下四大類型:一是構建專題數據庫,收錄并發布多種形式的數字檔案資源,并結合數據庫研發便利的索引工具,方便用戶根據需要自行搜索。2013年,法國國家檔案館與志愿者合作開發了索引工具natnum,并在后續建立采用此種工具的“1887至1897年的入籍法令”數據庫。[26]二是采用虛擬現實技術,通過仿真系統促進檔案可視化,增強人機交互,提升用戶參與體驗感。典型代表如法國國家檔案館等機構聯合發起的verspera項目[27],通過對17世紀到19世紀凡爾賽宮多份圖形文件進行數字化處理,使用戶得以在3D環境中與虛擬對象進行沉浸式交流互動。三是利用多媒體技術,綜合利用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等媒體為用戶提供豐富直觀的檔案服務。正如瑞典國家檔案館與圖書館從文本角度出發,合作建立大規模報紙數字化生產線,在線提供1734年至1906年間的瑞典新聞報紙[28];浙江省檔案館基于各類數字技術完成了“走進檔案”3D全景展[29]。四是應用項目導向型技術,此類技術主要以特定項目為導向,通過研發新型技術或應用現有技術,解決特定問題。例如法國國家檔案館為探明歷史信件中被刪減的段落,應用X射線熒光光譜法讀取字母刪節段落[30],向公眾更加全面地揭示了信件內容。
2.3?服務利益相關方
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轉型涉及多個利益相關方,主要包括以國家檔案館為主的服務主體、以公共文化事業機構和技術公司為主的服務合作方以及以用戶為主的服務對象。
(1)服務主導方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體,國家檔案館在明確自身職能定位基礎上,利用自身館藏資源或通過與其他檔案館合作共建檔案資源的方式,向用戶提供數字檔案服務。由荷蘭與其他十個國家檔案館協作啟動的“文化遺產共享計劃”[31]便是服務主體合作共建數字檔案資源的典型代表。
(2)服務合作方
為進一步履行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國家檔案館與多方機構開展跨界合作,協同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轉型。主要包括以下四種類型:一是與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事業機構聯動,建立研究中心和數字檔案館,策劃相關展覽與活動。以日本為例,日本國家檔案館聯合日本國防研究所、日本外務省,建立了“亞洲歷史中心”數字檔案館[32],收錄相關歷史文獻供公眾查詢。二是與大中小學校合作,利用特定歷史時期檔案資源,輔助數字化教學。例如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結合學校課程,設計了專題線上教學資源并舉辦了參觀活動。[33]三是與技術公司協同,獲取專業技術支持。2019年,浙江省檔案館同科大訊飛達成協作[34],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促進檔案開放鑒定與開發。四是與行業專家攜手,利用專業技能與影響力吸引用戶并開展服務。英國國家檔案館便通過“常駐藝術家”項目[35],邀請藝術家以檔案館數字館藏資源為基礎,創作、定制藝術品和裝置,并舉辦了藝術展覽。
(3)服務對象
在用戶范圍與類型方面,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面向的對象范圍較廣、類型較多,具體可分為以下兩種:一是面向全體公眾,開展泛用型檔案服務。我國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宗旨是為民服務與為民記憶,檔案館官網或社交媒體賬戶上多設有記憶類專欄。[36]二是面向特定群體,彰顯檔案人文關懷。利用數字化手段向包括但不限于青少年、少數族裔、女性等群體提供檔案公共文化服務。如美國國家檔案館為紀念第19項修正案與婦女投票權問世100周年,向全國文化機構免費提供線下展示及電子版的宣傳材料。[37]
在用戶參與方式與程度方面,公眾可通過以下方式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中:一是提供數字檔案資源,補充檔案資源元數據。加拿大國家圖書檔案館開設的co-lab合作實驗室[38]便吸納用戶提供數字檔案,開展相關的轉錄和貼標簽工作。二是合作開展檔案數字服務,尤其是聯合行業專家參與提供服務。三是討論制定檔案數字化服務政策,為后續管理提供意見。如美國國家檔案館制定數字保存框架,鼓勵公眾在GitHub上進行討論反饋。[39]四是廣泛開通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賬戶,在提升服務覆蓋面的同時促進公眾參與。
3.1?對接數字轉型整體趨勢以再造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功能
在順應數字轉型趨勢時,國家檔案館不僅守正職能定位、促進自身主體性的發揮,還以開放的協作姿態、創新的文化精神和體系化的服務策略,重塑了檔案公共文化服務功能。首先,強化了數字轉型開放、協同、創新的文化本質,積極以公共文化服務推進社會發展。各國國家檔案館不僅從專業角度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對服務全過程予以支持與保障,還積極同第三方機構開展創新性合作,以檔案視角切入社會議題的討論,承擔檔案館的社會責任。其次,提供更多知識化、精品化、體系化的產品。面對廣大用戶在知識增長、娛樂休閑、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各國國家檔案館對其館藏資源進行數字化、系統化整理,推出了各類新型服務產品。如貴州為推動非遺傳承,依托線上平臺,以檔案展覽的方式廣泛宣傳了非遺以及非遺傳承人[40];英國國家檔案館為促進教育,設置了在線教育團隊,建設了包含多類教育資源的time travel tv視頻節目[41],并提供了后續探索活動。
3.2?面向日趨廣泛的受眾多元拓展服務內容
基于檔案資源的豐富性和受眾的日趨廣泛,國家檔案館在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轉型時,不僅面向用戶群體提供多種主題服務,還通過細化服務內容為受眾帶來了更加合乎需求的體驗和產品。一是借助數字平臺,使服務范疇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國家檔案館各種網站專欄的開設、數字檔案館的建設、3D建模和可視化的開展等,幫助公眾突破時空限制進行檔案資源的查詢和利用,使服務受眾的數量有了大幅提升。二是貫徹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細化服務內容。受眾的日趨廣泛使得用戶需求逐漸膨脹、細碎,這便要求國家檔案館在進行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轉型時應針對不同群體,細分檔案內容,帶來更加精細化的服務體驗。例如在中國,國家檔案館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職責,因此需要設計與黨和國家建設主題相關的展覽并制作相應的專題檔案[42];而加拿大國家圖書檔案館則需要向土著組織、個人、收藏家和創作者提供免費的數字化服務[43],幫助土著文獻遺產在數字時代更好地留存下來。
3.3?以數字工具驅動服務形式創新
信息技術發展是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轉型的關鍵背景,充分發揮數字工具的作用是國家檔案館實現轉型的重要途徑。從檔案資源的角度出發,國家檔案館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創新的過程,即為資源數字化處理的全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三種類型:一是數字化檔案資源本身,即紙質、照片、音頻、視頻等檔案實體的數字化轉變。以加拿大國家圖書檔案館的“Naming”項目[44]為例,其自2002年起已對大約1萬張圖像進行了數字化處理,借此確定了眾多土著人的信息,并向公眾開放,為公眾了解土著歷史提供了平臺。二是數字化檔案資源開發過程,即利用前沿數字技術、軟件工具,協助開發檔案資源、呈現服務。三是數字化檔案資源呈現效果,主要表現為公共文化服務成果的最終呈現方式,包括網站展出或線上出版,以及利用數字檔案資源開展相關活動等。
3.4?開放合作以建立服務主體多層次協同機制
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轉型體現出社會化協作的趨向。首先,國家檔案館基于檔案內容本身的特點及不同合作主體特有的優勢,積極與多方機構開展跨界合作,強化服務力量。正如我國在國際檔案日直播活動中聯合媒體機構擴大傳播效果;新西蘭檔案館采用Axiell公司軟件,實現館藏管理和搜索工具的技術優化。其次,深化用戶參與程度,積極將服務對象培塑為服務方。數字轉型過程中,用戶不僅是數字檔案資源的利用者,也是檔案資源、檔案服務政策的共同建設者,目前各國國家檔案館逐漸開辟了與用戶密切交流、共建服務的動態模式。如英國國家檔案館招募了常規存檔用戶作為志愿者加入用戶咨詢小組(UAG)[45],為用戶提供參與國家檔案館決策的機會,并幫助改善檔案館服務。
我國正著力從數字檔案館、社交媒體、專題記憶性項目、敘事展覽等多方面入手,打造適應數字時代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相關措施正逐步鋪陳,但在頂層設計、實踐路徑、面向不同場景的服務內容與形式設置[46][47][48]等方面仍有待加強。結合全球經驗,文章建議可將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轉型的策略聚焦于以下四個層面。
4.1?把握檔案事業發展機遇明確數字轉型本土化內涵
于我國而言,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轉型的功能定位除了深化協作姿態、創新文化精神和體系化服務策略外,更要同我國整體發展環境相融合,以明確因何轉型、如何轉型、轉型至何處等關鍵問題。
一方面,機構改革驅動檔案館強化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國家檔案館應充分利用線上查閱、數字副本等服務手段,擴大服務對象覆蓋面,進一步保障各社會主體依法利用檔案的權利,而多媒體、數據庫、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的介入更能極大優化社會公眾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在高質量的數字中國建設中,檔案事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的數字轉型自然是其有機組成。國家檔案館應明確自身職能定位,同新基建、數字中國建設、數字國家記憶構建等戰略性規劃相銜接,以促進國家、社會和人民的數字福祉為目標,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轉型的頂層設計與具體謀劃。
4.2?融合中國特色深化服務內容體系建構
從數字化甚至數據化的檔案資源出發,強化中國故事的敘述與傳播。例如將傳統文化、家風、黨史等主題的檔案通過專欄網站、專題數字檔案館、社交媒體平臺整合為線上資源,在打破時空限制并擴展服務范圍的同時,重塑公共文化服務效用的文化底蘊與中國特色,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此外,從公共文化服務的受眾角度出發,增強需求采集與分析,由此確認目標、主體、對象、方式等要素,為公共文化服務具化場景。例如為農民工提供可以打通城市與鄉村空間的服務方式,或立足少數民族的文化發展狀況建立部分雙語服務資源等。
4.3?應用數字技術拓展服務空間
積極以需求為導向,以數字技術創新服務形式,拓展服務空間。堅持基于服務需求,應用各類數字技術,從工具層面支持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精細化、智能化升級。比如提供線上網站訪問游覽、線下館內虛擬體驗,以人機交互形式活化檔案資源;同時,基于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聯通,推進服務空間的多重建構,這便要求國家檔案館強化各類數字平臺的建設策略。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數字平臺制作并傳播宣傳類、科普類的文章和視頻,廣泛吸納受眾,將線上空間延展至線下空間,在拓寬服務空間的同時提高服務質量。
4.4?遵循社會化趨勢建立服務主體的協同機制
國家檔案館在立足本身專業性的前提下,應注重識別和利用各類社會力量,加強與其他服務主體的協同,共促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轉型。首先,加快建設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在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的同時,妥善處理與圖書館、博物館等機構的分工協作,如圍繞特定主題共同策劃數字展覽、舉辦公益講座和編輯出版物等,共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其次,也要在管理、技術、藝術、傳播等領域尋求協作伙伴,開展同各領域實踐主體的合作。此外,要將服務對象尤其是公眾納入數字轉型過程,強化眾包模式的設計、落實,最大程度吸引公眾參與,發揮群體力量,包括積極搭建眾包平臺、開發可持續的眾包任務、健全質量管控機制等。
[1]?International?Council?on?Archives.? ICA?International?Congress?2016[EB/ OL].?[2021-09-28].?https://www.ica. org/en/international-congress-2016.
[2]?Government?of?Canada.?Policy?on? Service?and?Digital[EB/OL].?[2021-09-28].?https://www.tbs-sct.gc.ca/pol/doceng.aspx?id=32603§ion=html.
[3]?國家檔案局.國家檔案局印發《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EB/OL].?[2021-09-28].?https://www.saac.gov.cn/daj/xxgk/201604/4596bd dd364641129d7c878a80d0f800.shtml.
[4]?孫佳鑫.大數據時代的檔案館公共服務[J].蘭臺世界,2020(S1):75.
[5]黃霄羽,楊青青.美國國家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探析及啟示[J].檔案學研究,2018(6):118-123.
[6]王玉玨,黃曉蕙,陳潔.法國國家檔案館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J].山西檔案,2017(4):27-31.
[7]黃霄羽,管清瀠.國外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類型、特點和成效[J].檔案學研究,2020(2):121-129.
[8]聶云霞.論數字時代公共檔案館服務能力提升計劃[J].檔案與建設,2017(12):4-8.
[9]蔣冠.國家綜合檔案館數字檔案資源服務質量維度研究[J].檔案學研究,2020(3):46-50.
[10]趙躍,段先娥.國外公共檔案館發展趨勢及啟示[J].浙江檔案,2020(10):26-28.
[11]黃蕊.國外檔案部門數字轉型舉措探析[J].中國檔案,2020(4):72-73.
[12]李靈風.公民文化權利與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J].山西檔案,2010(2):19-21.
[13]李海濤,湯劉柳.基于新加坡“公民檔案管理員”項目為參考的檔案資源建設路徑研究[J].山西檔案,2021(1):120-127.
[14]譚必勇.如何拉近檔案館與公眾的距離——解讀西方公共檔案館公眾教育職能的演變[J].圖書情報知識,2013(4):85-94.
[15]魏扣,李子林,張嘉禾.國外檔案館應用社交媒體開展公共服務實踐及其啟示[J].檔案學通訊,2018(2):81-86.
[16]王愛輝,丁華東.?我國檔案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推進:特點、動力與路徑[J/OL].山西檔案,2021-07-09.
[17]安小米,白文琳,鐘文睿,孫舒揚.數字轉型背景下的我國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服務研究框架[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24):44-50+78.
[19]?The?National?Archives.?Apply? now:?Young?Peoples?Film?Project[EB/ OL].?[2021-09-28].?https://www. nationalarchives.gov.uk/about/news/applynow-young-peoples-film-project/.
[21]?Library?and?Archives?Canada.? Preserve?Indigenous?culture?and?language? recordings[EB/OL].?[2021-09-28].? https://www.bac-lac.gc.ca/eng/discover/ aboriginal-heritage/initiatives/listen/Pages/ default.aspx.
[22]?National?Archives?of?Australia.? Immigration?and?citizenship[EB/OL].?[2021-09-28].?https://www.naa.gov. au/explore-collection/immigration-andcitizenship.
[23]國際在線.?“檔案記憶”“6·9國際檔案日”特別直播[EB/OL].?[2021-09-28].?http://city.cri.cn/live/2f91c342-5098-4af2-a7a7-371f81815f8c.html.
[24]?Channel?News?Asia.?national? archives?singapore?government?records? accessible[EB/OL].?[2021-09-28].? 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 singapore/national-archives-singaporegovernment-records-accessible-858626.
[25]?National?Archives?and?Records? Administration.?National?Archives?Film? Footage?Fuels?Apollo?11?Film[EB/OL].?[2020-09-28].?https://www.archives. gov/news/articles/apollo-11-footagedebuts-in-new-documentary.
[26]?Archivnat.?Archives?nationales? participatives[EB/OL].?[2021-09-28].? https://archivnat.hypotheses.org/category/ natnum.
[27]?Archives?Nationales?(France).? verspera[EB/OL].?[2021-09-28].? https://www.archives-nationales.culture. gouv.fr/verspera.
[28]?Riksarkivet.?Nyhetsarkiv[EB/OL].?[2021-09-28].?https:// riksarkivet.se/Nyhetsarkiv?item=113837.
[29]?浙江新聞.?沿著歷史軌跡走近浙江故事,?省檔案館三大展覽開展[EB/ OL].?[2021-09-28].?https://zj.zjol. com.cn/news.html?id=961388.
[30]?Archives?Nationales?(France).? La?correspondance?de?Marie-Antoinette? aux?rayons?X[EB/OL].?[2021-09-28].?https://www.archives-nationales. culture.gouv.fr/web/guest/la-reine-marieantoinette-lettres-codees.
[31]?Dutch?Culture,?National? Archives?of?the?Netherlands.?International? Heritage?Cooperation[EB/OL].?[2021-09-28].?https://internationalheritage. dutchculture.nl/en/international-heritagecooperation-0.
[32]?National?Archives?of?Japan.? Japan?Center?for?Asian?Historical?Records[EB/OL].[?2021-09-28].?https://www.jacar.go.jp.
[33]?National?Archives?of?Australia.? Learn[EB/OL].?[2021-09-28].?https://www.naa.gov.au/learn.
[34]?浙江日報.?當AI遇上檔案,科大訊飛檔案機亮相浙江省檔案館[EB/ OL].?[2021-09-28].?https://zj.zjol. com.cn/news.html?id=1176476.
[35]?The?National?Archives.?The? National?Archives?announces?first?Artist?in? Residence[EB/OL].?[2021-09-28].? https://www.nationalarchives.gov.uk/ about/news/artist-in-residence/.
[36]?浙江檔案網.?記憶浙江[EB/ OL].?[2021-09-28].?http://www.zjda. gov.cn/col/col1378525/index.html.
[37]?National?Archives?and?Records? Administration.?Press?Kit:?Rightfully? Hers:?American?Women?and?the?Vote? Special?Exhibition?Celebrates?Suffrage? Centennial[EB/OL].?[2021-09-28].? https://www.archives.gov/press/press-kits/ rightfully-hers.
[38]?Library?and?Archives?Canada.? Co-Lab[EB/OL].[2021-09-28].? https://co-lab.bac-lac.gc.ca/eng/About.
[39]?National?Archives?and?Records? Administration.?National?Archives?Releases? Digital?Preservation?Framework[EB/OL].?[2021-09-28].?https://www.archives. gov/press/press-releases/2020/nr20-58.
[40]?貴州檔案方志信息網.貴州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EB/OL].?[2021-09-28].?http://www.gzdafzxx.cn/ wszt/ztzl/gzsgjjfwzwhyczl/.
[41]?The?National?Archives.?Time? Travel?TV[EB/OL].?[2021-09-28].? https://test-www.nationalarchives.gov.uk/ education/families/time-travel-tv/.
[42]?揚州市邗江區檔案局.愛國主義檔案[EB/OL].?[2021-09-28].? http://daj.hj.gov.cn/daj/wszt/list_list.shtml.
[43]?Government?of?Canada.?Library? and?Archives?Canada?funds?projects?to? help?preserve?Indigenous?culture?and? language?recordings[EB/OL].?[2021-09-28].?https://www.canada.ca/en/ library-archives/news/2020/01/library- and-archives-canada-funds-projects-tohelp-preserve-indigenous-culture-andlanguage-recordings.html.
[44]?Library?and?Archives?Canada.? Project?Naming[EB/OL].?[2021-09-28].? https://www.bac-lac.gc.ca/eng/discover/ aboriginal-heritage/project-naming/Pages/ introduction.aspx.
[45]?The?National?Archives.?User? Advisory?Group[EB/OL].?[2021-09-28].?https://www.nationalarchives.gov.uk/ about/get-involved/have-your-say/useradvisory-group/.
[46]張鳳麗,王雅靜.?地方綜合檔案館公共服務內容創新與能力提升[J].?蘭臺內外,2020(33):17-18.
[47]羅寶勇,周麗.?基于用戶體驗的數字檔案館服務質量影響因素研究[J].?山西檔案,2021(1):41-54.
[48]周亞,許鑫.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研究述評[J].圖書情報工作,?2017?(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