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省檔案館副館長孫敏、二級巡視員林越陵等一行調研如皋市檔案工作,如皋市副市長張亞鸞陪同調研。調研組首先赴江蘇省檔案館如皋電影史料館調研,了解該館館藏、聲像檔案搶救修復技術能力、紅色電影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等情況,并對該館今后的發展提出了要求。在紅色資源豐富的革命老區江安鎮,調研組詳細了解紅色檔案資源開發利用情況。調研組還赴長江鎮,實地調研了鎮檔案中心建設等方面工作。 (陳 紅 周春燕)
9月13日,宿遷市委書記王昊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重要批示、全國和全省檔案局長館長會議精神,聽取近年來全市檔案工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研究解決當前檔案工作存在的問題。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一要堅持“黨管檔案”政治定位。各級黨委(黨組)要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切實解決干部人才選配、經費保障、工作機制落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二要突出服務中心大局。找準檔案工作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記錄好、留存好宿遷現代化建設的奮斗歷史,開發好、利用好檔案資源。三要統籌推進重點工作。高標準編制好《宿遷市檔案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揮好檔案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 (丁 穎)
9月18日,泰興市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檔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委書記婁勤儉對檔案工作提出的要求。會議指出,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批示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推動全市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要知責于心,始終牢記“檔案工作姓黨”,認真履行“存史資政育人”的職責,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上來。要擔責于身,強化工作保障、指導督導和考核評估,有效傳導責任壓力,合力開創檔案工作新局面。要履責于行,全面系統依法推進檔案治理,推動檔案工作與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王姝文)
9月28日,泗陽縣委副書記袁大勇到縣檔案館調研。袁大勇考察了扶貧檔案成果展和“建黨百年 初心如磐”紅色故事系列展、“查立得”遠程便民服務新體系、檔案庫房、核心機房、數字化加工現場等,參觀了“中國共產黨在泗陽”歷史展覽館,聽取了縣檔案館當前館藏資源、館庫建設、檔案安全收集保管、檔案服務群眾創新舉措以及檔案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情況介紹。袁大勇對縣檔案館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提高站位,切實增強檔案工作的思想認識。二是圍繞大局,充分發揮檔案工作的職能作用。三是系統謀劃,加快推動檔案工作的創新發展。 (莊月華)
9月17日,南京市檔案局、檔案館召開《南京市“十四五”檔案事業發展規劃》專家論證會,邀請省檔案館、市發改委、市大數據管理局、市社科院、金陵科技學院有關專家參加。與會專家在認真聽取規劃編制過程、總體思路、基本框架和重點工程安排等情況介紹后,結合各自專長,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專家組認為《規劃》緊密銜接《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國家、省檔案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精神,體例規范、架構合理,符合國家、省規劃精神,符合南京檔案工作實際,符合時代發展需要。 (官小娜)
9月18日,國家檔案局經濟科技檔案業務指導司組織專家對常州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承擔的“企業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試點項目進行驗收。國家檔案局經科司、省檔案館、省委辦公廳檔案處、常州市檔案館、常州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相關領導出席網絡驗收會議。專家組在聽取工作報告、觀看系統演示、審閱項目材料并進行質詢交流后,認為本次試點實現了軌道交通施工工程質量管理電子文件全流程管理,提升了企業電子文件歸檔管理水平,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繆秋君)
9月23日至25日,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在第十屆中國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產業交易博覽會(簡稱“創博會”)舉辦《第七檔案室》“追蹤者的倒計時”實景解謎活動,深受廣大參觀者的歡迎,3天時間接待千余人。新華社客戶端江蘇頻道視頻號報道了該活動,3天時間視頻瀏覽量達百萬。解謎活動是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以檔案歷史為背景,推出的檔案教育文化創意新項目,將2000平方米的創博會展廳化為密室,參與者通過獲取的線索,一步步揭開謎底,最終找到答案,順利通關。解謎活動融入檔案、文獻遺產、非遺、大運河等元素,充滿創意,讓參與者在享受探索的樂趣、解謎成功的喜悅時,了解檔案知識和蘇州絲綢文化。 (馬璀瑩)
9月16日至17日,國家檔案局組織專家組對連云港市檔案館“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創建工作開展驗收,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黃遠征出席會議。通過聽取匯報、現場測試、專家評議等程序,市檔案館順利通過“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系統測試驗收。專家組認為,連云港市在檔案信息化建設方面體制機制完善、人才培養充分、資金支持到位。 (臧秀柏)
9月9日至15日,鹽城市檔案館領導班子成員分赴鹽城各縣(市、區)檔案館,開展“兩在兩同”建新功走訪調研活動。9日,館長張玉輝率隊到大豐、東臺開展調研。在大豐,張玉輝與大豐區檔案館領導班子成員就基層黨建、業務評價、隊伍建設等進行了座談交流。在東臺,張玉輝實地察看了查檔大廳、“檔案東臺”展廳、檔案業務評價等工作,并與館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了座談交流。10日至15日,副館長趙弘邁、王明友、房標分別率隊到鹽都、建湖、阜寧等地開展調研工作。(張永濤)
9月17日,揚州市檔案館組織人員專題學習《江蘇省“十四五”檔案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會議要求全館人員深入領會《規劃》精神實質和深刻內涵,掌握其重點內容,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奮力書寫新時代揚州檔案工作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要認真抓好《規劃》的落實,在用好用足用活紅色檔案資源上下功夫,突出做好“中國共產黨在揚州——檔案圖片展”展廳的升級改造和《紅色檔案之聲》的宣傳等重點工作;認真貫徹全省檔案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緊扣江蘇省“十四五”檔案信息化發展規劃的目標任務,切實謀劃好市檔案館“十四五”檔案信息化發展規劃。(馬 俊)
9月15日,宿遷市召開全市檔案工作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檔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全省檔案局長館長會議、市委常委會會議精神,回顧總結“十三五”時期全市檔案工作,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任務。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卞建軍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室主任、市檔案局局長李欽作工作報告,市檔案館館長李長凱對檔案館工作作具體安排。會上,沭陽縣檔案局、宿豫區檔案館、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作交流發言。市檔案局、檔案館領導班子成員,各縣(區)黨委分管領導,縣(區)檔案局、檔案館領導班子成員,市各功能區黨工委分管領導、黨政辦負責人,市有關部門和單位分管領導參加會議。(丁 穎)
近日,為切實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下簡稱“改革”)檔案管理工作,常州市金壇區農業農村局主動與區檔案館溝通,決定將101個行政村(含涉農社區)的改革檔案移交檔案館集中保管,雙方商定采取四個步驟實施。第一步:調查摸底。由各鎮(街道)農業農村局負責統計本鎮(街道)村級改革檔案的數量和整理現狀。第二步:項目招標。根據摸底情況,區農業農村局通過項目采購程序,確定檔案服務外包公司。第三步:集中整理。區檔案館根據進館要求,制定合理的整理方法和編號規則。第四步:利用服務。村級改革檔案規范整理后,實體將移交區檔案館集中保管,全文數字化后的電子檔案將返還一份給各鎮(街道)農業農村局,以方便鎮村利用。目前,村級改革檔案正在進行集中整理和全文數字化掃描。(陸麗華)
近日,張家港市檔案館聯合沙洲工學院開展“繽紛暑假——走進檔案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為期一個半月,參加學生共計27人。活動中,同學們參觀了張家港籍名賢名人檔案文獻展覽,通過閱讀展板、聆聽解說、觸摸實物,領略了101位港城鄉賢立足本職、頑強拼搏、永攀高峰的精彩人生,學習了歸檔文件整理各環節的規范操作、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等檔案知識,參與檔案整理編目、校對整改、清點上架等工作,并就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疑惑與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周敏雷)
9月3日起,昆山市檔案館聯合市老干部局,向全市離退休干部征集個人檔案資料,并選擇7位離退休干部采錄口述音視頻。此次征集范圍主要包括離退休干部的手稿、工作筆記、證書、獎狀、照片以及革命斗爭中使用的實物等。(何旭倩)
近日,太倉市檔案館受太倉市志愿者總會邀請,為獲評“太倉市道德模范”稱號的先進人物整理個人檔案,為其建立“紅色檔案”。檔案館工作人員先后兩次分赴道德模范梁雪芳家中及其辦公地點進行現場指導,提升志愿者檔案整理業務水平。工作人員重點對“紅色檔案”的分類、整理、編目、數字化、保管、利用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并根據道德模范建檔的實際情況及各項要求,現場制訂了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解答了志愿者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目前全市共有9位道德模范接受了建檔服務。 (周梓琳)
9月30日,農工民主黨鎮江市委及潤州支部委員會一行19名黨員到鎮江市潤州區檔案館新館參觀考察。考察組一行察看了檔案庫房、查檔大廳、技術用房、機房等基礎設施,參觀了潤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廳。大家對潤州區檔案工作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給予了肯定,同時對檔案工作如何更好服務民生、加快檔案信息化方面提了建議。農工黨市委負責人就檔案如何規范管理和順利移交進館等具體事宜,與潤州區檔案館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了交流。 (孫 偉)
9月9日,鎮江市人大代表走進句容市檔案館檔案史料中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視察調研句容市檔案工作。句容市委副書記賈云亮陪同調研。代表們參觀了檔案史料展示中心、檔案查閱中心、檔案數字化加工中心等,聽取了相關工作匯報,進行了座談交流。代表們充分肯定了句容市檔案工作。賈云亮強調,檔案系統要堅持檔案姓黨、服務大局、科技興檔、創新拓展,守住檔案工作安全底線。 (趙 宏)
近年來,靖江市依托政務服務網,建成靖江市民生檔案遠程利用服務平臺,使館藏民生檔案“零距離”服務鄉鎮群眾。通過館室聯動、館鎮聯動的方式,鄉鎮群眾利用檔案時間從原來兩個多小時壓縮至半小時內,群眾憑個人身份證件至鄉鎮為民服務中心就能查閱到婚姻計生、建房批復、退伍登記等各類民生檔案。目前,該平臺在斜橋、孤山、新橋便民服務中心已安裝、調試完成,西來、生祠便民服務中心正在部署中。 (王 櫻 顧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