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大規模進行,建筑業迅速發展。在此背景下,市場對于專業建筑人才的需求數量和質量也在不斷提升,這也給建筑專業課程人才培養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在新時期,如何立足新的建筑市場發展形勢,做好育人模式的改革工作,特別是在1+X證書制度的BIM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如何架構一個與之相適應的課程教學體系,進一步保證課堂教學和育人效果,已經成為包括《建筑工程造價》在內的建筑專業課程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以1+X證書制度的BIM為視角,就《建筑工程造價》課程人才培養進行了詳細探討,以期能夠給廣大教師同仁提供一些借鑒參考,共同為建筑專業生的良好就業與發展,為我國建筑行業人才矛盾問題的解決貢獻力量。
關鍵詞:建筑專業;1+X證書制度;BIM技術;建筑工程造價;人才培養
眾所周知,包括《建筑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在內的所有建筑專業課程教學始終與建筑行業發展息息相關,都是以培養與社會發展和建筑崗位需求相匹配的高精尖技能型人才為本質目標。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不但要做好專業課程方面的教育,而且也要立足《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關于1+X證書制度的BIM的指示,積極做好課程教學的改革工作,讓學生不但能獲得學歷,更能考取更多有用的建筑技能證書,從而為學生更好的就業與發展奠基,進一步緩解我國建筑行業的結構性就業矛盾問題。
一、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工程造價的優勢
工程建設項目往往具有體量大、建設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資源消耗量大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工程項目建設需要單件、多次、分部計量與計價。
(一)有利于單件性計價
每個項目都有其特殊性,其功能、結構、施工工藝也不盡相同。每個工程項目都可以結合BIM根據使用功能進行單獨設計與建造,當然也需要單獨造價。
(二)有利于多次性計價
工程項目建設體量大、周期長、造價高,對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利用BIM技術進行單獨計價,能夠有效避免出現“三超”現象。
(二)有利于分部組合計價
每個工程項目都是多個部分的組合。利用BIM造價計算的大致流程為:分部分項工程造價→單位工程造價→單項工程造價→建設項目總造價。所以說,工程造價計價是一個分部、分項組合、匯總的過程。
二、基于1+X證書制度的BIM建筑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方案
(一)優化造價課程,實現課證融合
對于1+X證書制度的BIM而言,課證融合是其精髓所在,指的是保證課程教學能夠與學生“X”證書的獲得相融合。而結合教育實踐來看,1+X證書制度的BIM的落實,往往需要學生參加一些專業性的考核,這些考核不但考察了學生專業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也考察了他們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的熟練度。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獲取“X”證書,建筑工程造價有必要圍繞“課證融合”來做好課程體系的優化工作,從而為1+X證書制度的BIM的有效落實打下堅實基礎。
(二)完善證書考核,強化學習效果
為了保證課證融合效果,我們應當圍繞學生獲取建筑工程造價方面的證書需求和建筑企業的需求來對建筑工程造價內容加以優化,將職業證書考核標準進行課程化處理,積極做好課程教學大綱的修改工作。在此基礎上,要在課程中融入一些與建筑類“X”證書考核相關的教學內容。具體來說,專業教師應當積極牽線建筑企業,做好對建筑行業證書需求等方面的調研工作。同時,要圍繞校企合作關系,與建筑企業師傅或技術人員搭線,結合學生的建筑崗位期望、建筑崗位發展情況以及課程內容等要素來將建筑類培訓內容引入到建筑工程造價課程中來,并做好課程內容的重新搭建工作。例如,結合建筑崗位發展情況以及建筑工程造價內容,我們打造“1+X”的BIM的建筑工程造價課程,在此基礎上重新建立課程內容結構,從而讓學生能夠獲得課程學習效果提升的同時,獲得BIM職業技能的歷練。
三、結語
總之,在“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造價課程教學也要做好相應的改革工作,我們既要認清BIM模式的在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的促進優勢,也要圍繞其內涵與特點不斷對建筑工程造價課程教育體系加以革新,從而促進人才的專業化成長,營造一個學生、學校以及企業三方共贏的好局面。
參考文獻:
[1]王曉菊.現階段建筑工程造價中的BIM技術應用[J].中華建設,2021(09):150-151.
[2]劉亮,李行,丁磊,彭苗.1+X證書制度下BIM初級證書課證融通探討[J].云南農業,2020(11):46-51.
[3]梁進宇.基于1+X證書制度下高職建筑設計專業的課程改革的探索[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20,036(005):216-217.
[4]吳海勇.1+X證書制度下高技能人才培養路徑[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20(003):10-15.
[5]李潔瓊.建筑工程管理中全過程造價控制的重要意義[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007):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