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摘要】目的:探究泌尿外科患者實行心理護理對術前心理焦慮癥狀的影響。方法:本次納入實驗研究的共84例泌尿外科患者,入組時間為2019年5月-2021年5月,隨機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各42例,分別實行心理護理與常規護理,對比兩組干預效果。結果:研究組比對照組干預后的焦慮、抑郁狀態改善效果更好(P<0.05)。結論:泌尿外科患者實行心理護理,可改善焦慮癥狀,穩定生命體征,臨床實踐價值較高。
【關鍵詞】泌尿外科;心理護理;心理焦慮癥狀;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056
手術治療是常見的外科手段,在治療期間創傷性較大,醫生主要是通過醫療器械切除縫合患者機體器官組織,從而導致很難精準判斷手術成功率。相關研究表明,手術治療屬于心理應激源,由于存在著較多的未知因素,且需面對手術創傷,很多患者在術前會伴有一系列負面心理。泌尿外科患者一般會伴有較長的病程時間,因生理部位敏感,從而影響到身心狀態,需配合心理護理,積極影響患者心理表現,并通過改善患者生理上的狀態,輔助患者基于自身條件下獲得更好的身心狀態。心理護理的良好實施,可有效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幫助其維持穩定心態,從而促進病情康復[1]。本研究以心理護理作為干預手段,分析在泌尿外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對術前心理焦慮癥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次納入實驗研究的共84例泌尿外科患者,入組時間為2019年5月-2021年5月,隨機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各42例。研究組:男性、女性患者各22、20例,年齡42~74歲,平均(58.22±2.49)歲,病程1-6年,平均(3.48±0.26)年;對照組:男性、女性患者各23、19例,年齡43~75歲,平均(59.20±2.16)歲,病程1-7年,平均(3.87±0.34)年。運用統計學方法對比基礎資料,指標有可比性,但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包括用藥管理和生活指導。
研究組實行心理護理:(1)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說明手術治療的注意事項,為其講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使患者自愿了解麻醉情況及手術流程,減輕過度的擔憂心理。護理人員在與患者交流期間,還應注意態度的親和力,盡可能以溫柔、通俗的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2)環境干預:護理人員應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將鼓勵格言懸掛在病房、走廊,從而積極影響患者的負面情緒,注意維持合適的室內亮度和溫度,有效提升患者睡眠質量。(3)心理護理:首先,應與患者家屬展開有效溝通,并以耐心的態度安撫患者,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從而消除內心不良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其次,還應為患者提供康復資料,講解成功病例,并向患者家屬說明應多關心和鼓勵患者,在術前為其發放“愛心卡片”,告知患者出現負面心理的危害性,給予放松訓練。最后,護理人員應以溫和的語言減輕患者的陌生感,并在生活、經濟及身體方面給予有效開導,對患者的想法耐心傾聽,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為其構建堅實的護患關系,防止患者恐懼手術治療。
1.3觀察指標
焦慮、抑郁狀態評估:采取SAS量表與SDS量表評估兩組患者入院時及術前的焦慮、抑郁心理狀態。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9.0軟件處理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x±s)描述,采取t檢驗;計量資料以百分率[n(%)]表示,采取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處于接近的焦慮、抑郁狀態,差異性不明顯(P>0.05);研究組比對照組干預后的焦慮、抑郁狀態改善效果更好(P<0.05),見表1。
3 討論
泌尿外科手術屬于有創治療手段,需在術前承擔較大的心理壓力,比如因害怕手術和自身疾病帶來的痛苦,不信任主治醫生,且不了解自身疾病,以上因素均會引發緊張、抑郁、焦慮情緒。焦慮作為一種常見的負面心理狀態,指的是患者在面臨潛在威脅而本能產生的負面反應,基于生物學機制下嚴重影響到個體的生理平衡。患者的焦慮情緒還會影響到自身免疫神經及內分泌系統,無法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造成神經內分泌紊亂,最終對手術的成功率造成不利影響,很難保證預后效果[2]。
心理護理指的是在護理期間,護理人員經不同的方法和途徑對患者心理活動造成影響,實現有效護理的目標。在泌尿外科手術前,若患者處于較低的心理素質,會嚴重恐懼即將來臨的手術治療,這種恐懼會在心理上表現出明顯反應,比如升高心率和血壓等,這些指標會增加手術風險率。因此,需在術前有效舒緩患者焦慮狀態。心理護理作為常用的護理方法,可通過增加患者家屬配合度、創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合理安排患者日常生活及為其宣教疾病知識等相關措施,提升干預效果。除此之外,還應多給予患者支持和安慰,通過有效的勸解和疏導,讓患者在手術前維持放松的身體狀態,有效舒緩內心的負面心理,從而保證手術治療順利實行[3]。本次試驗結果顯示,研究組干預后的焦慮、抑郁狀態相比對照組均獲得良好改善(P<0.05)。可見,心理護理充分凸顯出在心理上給予有效干預所發揮的關鍵性作用,可促進手術順利實行,預防手術風險。
綜上所述,泌尿外科患者實行心理護理,可改善心理狀態,保證干預效果,臨床實踐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黃桂花, 楊釗群, 古春英. 心理干預結合人文關懷在心臟外科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1, 40(10):1756-1759.
[2]秦凡懿, 唐慧娟, 許峰. 心理護理干預改善女性肺癌患者胸腔鏡手術前焦慮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社區醫師, 2020, 36(5):155-156.
[3]李瑜敏, 諸曉玲. 快速康復外科聯合心理護理對泌尿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焦慮程度,舒適度的影響[J]. 現代實用醫學, 2019, 31(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