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唯

【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胃炎患者護理中針對性護理模式的應用價值。方法:從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間予以治療的急性胃炎患者中隨機選取8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平均各44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為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為觀察組實施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結果:兩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比較,對照組77.27%顯著低于觀察組95.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應用于急性胃炎患者臨床護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護患矛盾發生風險。
【關鍵詞】急性胃炎;針對性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061
在臨床上急性胃炎屬于一種常見的急腹癥,發病因素主要包括內外兩方面,導致胃黏膜出現廣泛性或局限性損傷。在患病后需及時就醫,接受正規、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以免病情持續惡化[1]。為有效改善患者癥狀,促進病情恢復,除需盡早服用藥物清除病灶外,還需予以針對性護理干預,如此有助于增強整體治療效果。本文選取8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進一步明確針對性護理在提高急性胃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中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間予以治療的急性胃炎患者中隨機選取88例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平均各44例。對照組男患25例,女患19例,年齡21-66歲,平均(43.56±5.67)歲;觀察組男患23例,女患21例,年齡23-65歲,平均(44.17±5.7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納入標準:(1) 自愿參與;(2) 存在急性胃炎典型癥狀表現;(3)經臨床檢查后急性胃炎診斷明確;(4)依從性高。
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認知障礙;(2)無法正常溝通;(3) 合并免疫功能障礙;(4)合并慢性胃炎及其他胃部疾病。
1.2 護理方法
在臨床護理中為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給藥指導、飲食指導、入院宣教等,在此基礎上,為觀察組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1.2.1 建立護理檔案
在采取護理操作前首先為患者建立護理檔案,對患者基礎信息進行收集,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用藥情況、病情、病史、受教育水平、經濟情況及工作性質等,將患者資料整理入庫,為后續護理工作開展提供依據。
1.2.2 健康宣教
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檔案或與患者溝通等方式了解其認知情況和理解能力,進而采取適當語言和方式為其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其疾病相關、治療等相關知識,并講解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對促進病情恢復的重要作用,還需告知其注意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等。
1.2.3 對癥護理
如果患者存在劇烈腹痛癥狀,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可為其進行按摩、局部熱敷等護理干預,并對患者疼痛性質、程度、部位進行準確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及時報告醫生知曉,遵醫囑予以適當止痛藥物,以減輕腹痛癥狀;如果患者合并嘔吐、惡心等癥狀,護理人員需及時清除嘔吐物,并指導患者正確漱口,以免引發口腔感染;如果患者存在嘔血癥狀,護理人員需遵醫囑及時予以補液護理,擴充血容量。
1.3 觀察指標
根據檢查結果與患者臨床表現,將治療效果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顯效:患者胃鏡檢查結果示病灶完全消失,且惡心、嘔吐、腹痛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患者胃鏡檢查結果示病灶縮小程度大于50%,且惡心、嘔吐、腹痛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胃鏡檢查結果與臨床癥狀為改善或惡化[2]。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20.0軟件對患者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比較,對照組77.27%顯著低于觀察組95.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急性胃炎是消化內科發病率較高的急腹癥之一,具有發病快、病情蔓延快等特征,主要致病因素為外源性、內源性刺激,導致胃黏膜損傷[3],一旦確診需盡快予以有效治療,以免病情持續惡化。現在臨床針對急性胃炎治療仍以藥物控制為主,該病癥雖然容易控制,但其與患者個人飲食、生活習慣等有較大聯系,復發率較高,不但會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響,還會增加治療成本和難度,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采取全面、有效護理干預輔助治療,是增強治療效果的有效手段。
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是當前臨床應用較廣泛且成果顯著的新型護理方式之一,護理特色在于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科學制定護理計劃,有效改善臨床上常見的機械性護理問題[4],以防傳統“一刀切”護理模式引起的風險和隱患,同時,確?;颊吣軌蛳硎艿絻炠|的護理服務,促進病情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比較,對照組77.27%顯著低于觀察組95.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應用于急性胃炎患者臨床護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對于獲得患者肯定與好評有重要意義,具有臨床推廣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吳海靜, 符鴻香, 王綏燕. 急性腸胃炎患者優質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探析[J]. 結直腸肛門外科, 2018, 24(1):144-146.
[2]賴秀麗. 針對性護理對急性胃炎患者病情及睡眠的影響觀察[J].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 2020, 7(7):158-159.
[3]魏采勤. 優質護理在急性腸胃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19):219.
[4]杜麗君. 優質護理在急性腸胃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健康前沿, 2019, 28(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