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潔

【摘要】目的:探究在新生兒科室中采用加強護理管理的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并對臨床效果進行分析討論。方法:隨機選擇在2015年12月前和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在我院新生兒科進行護理的患兒各143名,將前者作為對照組采用普通護理管理的方式,后者作為實驗組采用加強護理管理的方式,探討兩種不同護理管理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經過加強護理管理后的實驗組的感染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結果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加強新生兒科護理管理能夠有效預防醫院感染,值得推廣。
【關鍵詞】新生兒科室;加強;護理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29
醫院感染也可以稱作醫院獲得性感染,2001年臨床統一稱作醫院感染,指的是在住院期間患者遭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間的感染和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包括出院以后的感染,但是不包括住院前潛在或存在的感染[1]。新生兒科室中的嬰幼兒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遭到多種病原體的侵襲,而現代醫學的高度發展,侵入診療技術頻繁使用,雖然挽救了很多患兒的生命,但不置可否地也增加了嬰幼兒感染其他病原體的機會[2]。因此,醫院應該重視新生兒科的護理工作,加強護理管理尤其重要。本研究,隨機選擇在2015年12月前和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在我院新生兒科進行護理的患兒各143名,探討加強護理管理前后對于醫院感染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在2015年12月前和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在我院新生兒科進行護理的患兒286名,將前者作為對照組(n=143)采用普通護理管理的方式,后者作為實驗組(n=143)采用加強護理管理的方式。
其中,對照組新生兒男性75人、女性68人,年齡范圍是1個月-1歲,平均年齡是(6.1±2.8)月;實驗組新生兒男性74人、女性69人,年齡范圍是2個月-1歲,平均年齡是(5.7±2.5)歲。兩組新生兒科的患兒其他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成立新生兒科品管圈:護理工作者們會在新生兒科品管圈中交流經驗、總結教訓,并且還會對病例進行探討,對相關的病例進行分析后,總結出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治療、護理經驗。圈員們會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努力的提升自己的醫療護理水平,極大地減少了在工作中出現疏忽、錯漏的可能性,增強護理水平,提高護理質量。(2)醫院需要加強醫院感染的防治:護理工作者們要按照醫院有關規定進行嚴格執行,繼而預防感染,做好醫院環境的消殺工作,按照《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的規定進行適時的病房通風換氣,對病房內的空氣進行凈化,并進行每季度的消毒監測。醫院要加強醫療器械的采購、使用、消毒,加強臨床抗感染藥物的使用,護理工作者要時刻做好手部消毒和經血、經器械傳播疾病預防,一旦發生醫院感染一定要及時做好消毒隔離、報告、治療工作,特別嚴重的醫院感染發生后甚至要停止收治病人。(3)保證安全注射:護理工作者使用注射器、套管針和靜脈輸液系統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患兒保證一人一針一管一用,包括配藥、皮試、免疫接種等。盡可能給予新生兒使用單劑量注射用藥品,單劑量注射用藥物不得分數次使用,多劑量包裝藥品每次使用時注射器(套管)和注射針筒必須無菌。保存時應按照廠家建議保存,疑有污染時應立即丟棄,還要避免濫用注射器。(4)加強醫院感染管理:醫院需要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監測規范》等有關規定,對醫院可能出現的感染進行預防與控制,并對建立的措施進行嚴格的監控和落實。醫院應該設立感染控制護理小組,并按時召開研討會,制定適合醫院進行預防監控醫院感染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降低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及時妥善處置醫院感染事件。(5)新生兒日常用具護理:手術過程中使用到的醫療器具、物品應當在使用后及時消菌殺毒,新生兒經常使用的藍光箱和暖箱應每日更換濕化液并按照規定進行消毒,一人一用,接觸患兒皮膚等器械、奶瓶、奶嘴、被服、衣物、氧氣濕化瓶、吸瓶應當一人一用,每日進行消毒[3-4]。
1.3效果評價
統計兩組新生兒科醫院感染情況,進而評價加強新生兒科護理管理的臨床意義。
1.4統計學處理
對統計結果使用SPSS 25.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使用數(n)和百分率(%)進行表示,組間比較使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結果顯示,經過加強護理管理后的實驗組的感染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感染率(0.70%)明顯低于對照組(9.79%),兩組間結果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果見表1。
3 討論
新生兒由于其自身特點的特殊性,具有不成熟的免疫系統、發育功能尚欠完善,此外,由于新生兒沒有接觸過子宮以外環境中的各種病菌,也未曾接觸過種類繁多的抗原性物質,因此,新生兒容易引發新生兒感染。同時,新生兒感染也是新生兒發病率和死亡率頻發的主要因素[5]。
本研究,探究在新生兒科室中采用加強護理管理的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表明,經過加強護理管理后的實驗組的感染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結果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對新生兒科的護理工作進行加強管理能夠有效預防醫院感染,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帥,邢志娟,朱秀麗. 新生兒護理管理在預防與控制院內新生兒感染中的臨床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22):2712-2714.
[2] 闞翼. 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內新生兒感染的治療效果及護理對策[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8):171.
[3] 周明明. 加強新生兒科護理管理有效預防醫院感染[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4):123,142.
[4] 胡艷麗,劉新玲,周青,劉富梅. 品管圈活動在新生兒科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成效[J].全科護理,2015,13(09):811-812.
[5] 方玉琦,唐建軍,梁鳳,胡敏,王星,肖冰,楊安. 新生兒科醫院感染的現況及其危險因素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6,23(03):34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