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關于胰腺癌全胰切除術后血糖管理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未實施術后血糖管理87例胰腺癌全胰切除術后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實施術后血糖管理87例胰腺癌全胰切除術后作為研究組。觀察分析兩組空腹血糖指標和并發癥。結果:研究組術后48h、72h、5d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胰腺癌全胰切除術后進行血糖管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胰腺癌全胰切除術;血糖管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735.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86
胰腺癌作為臨床中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在確診后多應用全胰切除術治療,從而達到切除腫瘤和延長生存時間的目的。但是胰腺切除后其內分泌功能會發生一定改變,再加之藥物應用、營養支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患者術后血糖水平上升[1]。一旦血糖水平過高,不僅會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可能造成切口感染、酮癥酸中毒昏迷等,嚴重影響了康復進程,因此在胰腺癌全胰切除術后需要重視對血糖水平的控制。本文探討了胰腺癌全胰切除術后血糖管理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未實施術后血糖管理87例胰腺癌全胰切除術后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實施術后血糖管理87例胰腺癌全胰切除術后作為研究組。研究組男44例,女43例,年齡43~75歲,平均(59.1±2.7)歲;疾病類型:28例黏液表皮樣癌,29例導管腺癌,30例腺泡細胞癌。對照組男45例,女42例,年齡42~76歲,平均(59.2±2.6)歲;疾病類型:29例黏液表皮樣癌,30例導管腺癌,28例腺泡細胞癌。患者同意本次研究,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在術后給予常規護理,根據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
研究組在術后第1h檢測患者血糖、尿糖及尿酮體,每4h檢測尿糖和尿酮體,術后第3d每6h檢測1次尿糖和酮體變化。并根據尿糖和酮體的變化情況,若其出現低血糖反應則應用血糖儀檢測。同時依據尿糖、尿酮體及血糖情況調整胰島素用量,另外為了避免夜間補液停止后發生的血糖波動,應用維持液給予患者葡萄糖和適量胰島素,并24h持續進行補液。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兩組空腹血糖指標。應用血糖儀檢測術前、術后48h、72h、5d的空腹血糖水平。
觀察分析兩組并發癥。記錄感染、傷口愈合延遲及低血糖的發生例數,計算其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x±s)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研究組術后48h、72h、5d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胰腺癌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之一,近年來胰腺癌有逐漸上升趨勢。研究發現胰腺癌的死亡率現居于腫瘤死亡的第4位[2]。因一部分胰腺癌患者對放化療不敏感,手術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臨床對已經存在淋巴結轉移或者門靜脈侵犯的腫瘤需要積極切除。在此背景下,全胰切除術后已經成為根治該病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將胰腺整個切除,胰腺的分泌功能喪失,術后會出現各種代謝異常情況。臨床研究顯示,術后血糖上升會影響組織生長和傷口愈合,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因此為了保證手術的效果,需要控制血糖波動幅度,通過對患者血糖管理能夠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本研究在全胰切除術后血糖管理依據患者血糖監測結果,調整胰島素劑量,使胰島素的劑量更為合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持續微量注入胰島素治療,其血糖波動范圍比較小,以有效避免術后低血糖發生,使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圍內。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48h、72h、5d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示術后進行血糖管理可以降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
手術創傷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胰島素抵抗增加,使得外周組織葡萄糖吸收減少,增加內源性葡萄糖的分泌,經手術治療后由于疼痛和長時間臥床引起的應激性高血糖,能夠導致傷口感染和傷口愈合延遲等并發癥,嚴重影響了患者預后。其中低血糖能夠導致腦神經細胞水腫和壞死,引起低血糖性腦損傷,也是術后關注的重點[4]。胰島素作為高血糖的首選藥物,通過在不同時機進行胰島素輸注可以影響血糖控制效果,在此過程中密切監測血糖變化,不僅可以控制高血糖水平,還可預防低血糖和血糖波動范圍過大等的發生,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示術后血糖管理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胰腺癌全胰切除術后進行血糖管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燦燦,程亞麗,段萬星,等.胰腺癌患者術前血糖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14(04):521-524.
[2]李世方,葛鵬磊,高志強,等.高血糖對胰腺癌脈管瘤栓及根治術后預后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9,25(03):57-58.
[3]操思源.基于胰腺癌患者術前血糖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分析[J].醫藥界,2019,34(13):1-1.
[4]冉東輝,耿誠,婁子彥,等.不同部位胰腺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預后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20,35(05):357-361.
作者簡介:于夢瑩(1989.10.06-),女,漢族,湖南衡陽,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肝膽脾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