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宇


【摘要】目的:研究粘連性腸梗阻治療中應用腹腔鏡輔助下腸黏連松解術的效果。方法:將我院2019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68例粘連性腸梗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4例)采用傳統開腹術與研究組(34例)采用腹腔鏡輔助下腸黏連松解術,以臨床治療效果、機體炎性反應水平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結果:治療前兩組PCT、CRP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PCT、CRP水平均更低(p<0.05),且臨床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結論:腹腔鏡輔助下腸黏連松解術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可有效降低機體炎性反應水平。
【關鍵詞】粘連性腸梗阻;腹腔鏡;腸黏連松解術;治療效果;炎癥反應
【中圖分類號】R65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90
粘連性腸梗阻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急腹癥,相關調查研究指出[1]腹部手術、炎癥及腹腔先天性發育異常是引發該疾病的主要原因。該疾病發作后可引發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多種臨床癥狀,若治療不及時可引發毒血癥等一系列并發癥,可嚴重損害患者身體健康。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手術方式治療該疾病,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發展,但傳統開腹手術會嚴重損傷患者機體組織,易引發相關并發癥,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近些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快速發展,腹腔鏡等新型醫療設備開始廣泛應用于各類腹部手術中,能夠有效減輕手術造成的創傷,效果良好。基于此,為了進一步驗證腹腔鏡輔助下腸黏連松解術的治療效果,本文以我院2019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68例粘連性腸梗為例進行了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9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68例粘連性腸梗患者,采用擲硬幣分組法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其中,研究組34例,男女比例:19:15例;年齡23-69歲,平均(48.27±4.47)歲;發病時間最長16h,最短1h,平均(7.57±1.45)h。對照組34例,男女比例:18:16例;年齡24-68歲,平均(48.35±4.53)歲;發病時間最長17h,最短1h,平均(7.61±1.40)h。兩組患者基本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行傳統開腹手術: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幫助其取仰臥位行全身麻醉,手術開始后于患者腹部正中作一切口,之后仔細探查患者腹腔,確定腸粘連梗阻位置。然后逐層分離粘連組織,完成后將手術切口逐層縫合。研究組患者均行腹腔鏡輔助下腸黏連松解術: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幫助其取仰臥位行全身麻醉,手術開始后首先于臍下緣穿刺作2-3個操作孔,建立CO2氣腹,全面探查患者腹腔情況,明確腸粘連梗阻位置。之后以電凝鉤徹底切除束帶粘連性腸梗阻,由易剝除處向粘連緊密處進行多角度解剖分離,分離過程中注意進行止血,完成分離粘連后仔細檢查腸管及周圍肌層,及時修復術中造成的意外損傷,創面以透明質酸鈉覆蓋,最后置入引流管將切口逐層縫合。
1.3觀察指標
以臨床治療效果、機體炎性反應水平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1)臨床治療效果按照以下標準進行評估:顯效:治療后基本消除患者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且術后未出現感染等并發癥,隨訪6個月未復發;有效:治療后明顯改善患者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術后偶有感染等并發癥發生,隨訪6個月未復發;無效:治療后未達到以上標準或患者臨床癥狀加重,病情惡化。(2)護理前后患者機體炎性反應水平評估以降鈣素(PCT)、C反應蛋白(CRP)作為判定指標[2]。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以t、x2檢驗計量、計數資料。P<0.05表示組間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表1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2.2機體炎性反應水平對比
表2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PCT、CRP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PCT、CRP水平均更低(P<0.05)。
3 討論
粘連性腸梗阻屬于普外科常見病,以往臨床多采用傳統開腹手術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僅易引發相關并發癥,并且術后復發風險較大,易形成“粘連-手術-再粘連-再手術”惡性循環。針對這種情況近些年來臨床上開始以微創術式腹腔鏡下腸黏連松解術取代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該疾病。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且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PCT、CRP水平均更低(P<0.05),提示腹腔鏡下腸黏連松解術效果更好。究其原因主要是腹腔鏡下腸黏連松解術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借助腹腔鏡獲得更為廣闊、清晰的視野,可幫助醫師對患者腸道粘連情況進行仔細觀察,從而使腸道組織在手術過程中受到的損傷最大程度的減輕,進而減輕患者機體炎癥反應及術后并發癥及復發風險,改善患者預后[3]。
總而言之,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實施腹腔鏡輔助下腸黏連松解術可有效提高治療總有效率,減輕機體炎癥反應,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柳建華. 腹腔鏡下腸粘連松解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探討[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8, 29(3):312-313.
[2]王海平. 奧曲肽聯合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9, 4(35):36-38.
[3]馮東升, 菅書明. 腹腔鏡下腸粘連松解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效果觀察[J]. 河南醫學研究, 2018, 27(12):2235-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