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君 房麗娜 邱晨
(沈陽城市建設學院,遼寧沈陽 110000)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Photoshop 軟件逐漸在各行業領域廣泛應用,致使國內各大高等院校相繼開設了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Photoshop 軟件作為一款圖像處理軟件,具有簡單易懂、操作簡單、適用性強及功能強大等顯著特征。現階段,各大院校所開設的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主要包含基礎編輯、工具選擇、圖像色彩處理、圖層和蒙版應用、文字和通道應用、路徑選擇、液化、濾鏡的應用等諸多方面內容。但從目前發展現狀來看,由于信息化技術的更新迭代,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Photoshop 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在此現狀背景下,應立足于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瓶頸因素和現狀,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優化教學計劃和教學模式,同時,轉變教學觀念,從而進一步在教學方面提質增效。此外,重點聚焦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積極整合網絡優勢教學資源,建立科學的教學平臺,構建高效的考評機制,為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創造有利條件。
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是藝術設計、室內設計、風景園林設計及計算機技術等專業一門必須課程,初步讓學生掌握并熟練運用各種工具、命令及設計手段理念。眾所周知,傳統的“灌輸式”理論教學模式僅對Photoshop 軟件工具等基礎操作方法進行講解,并要求學生掌握這些簡單的方法,導致學生在應對具體實操項目案例時一臉茫然,對于如何高效完成設計作品更是無從談起,從而導致專業知識不扎實、難以靈活運用專業知識。為此,各大高校應高度重視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的重要性,重點把控學生在平面設計方面的構思、特征、創意及主題,結合教學實際,要構建以實踐項目為導向機制的教學模式,建設相關項目案例庫。
現階段,國內各大院校對于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的教學改革愈發重視,然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卻嚴重忽略了該課程的實際內涵和本質特點,致使在教學過程中出現諸多不利因素,嚴重制約著教學的創新與實踐。筆者認為,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的瓶頸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隨著現代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創新,對當前Photoshop 課程教學模式進行革新方可滿足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結合現階段Photoshop 課程教學模式,能夠顯而易見地看出,大部分高等院校依然沿用“理論+實踐”交替方式進行教學,具體為教師先行理論講解,再進行上機實際操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反饋出的最大問題在于理論和實踐間缺乏連續性和關聯性,學生群體在進行實操時,已將理論知識點淡化,嚴重降低教學成效。此外,部分院校甚至直接運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長期被動式接受Photoshop 課程相關知識,很容易導致其失去學習興趣。
現階段,在進行Photoshop 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采取引入一些具體的實踐項目案例進行教學,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描述,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引導等方面存在短板,這就導致大部分學生雖然能夠順利完成“教學式”的設計作品,卻在應對具體項目時,不知從何種角度入手,專業知識應用過于刻板,這也與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的初衷相違背。
當前,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的考核方式和評價機制仍以期末考試為主,一般情況下,由理論試卷考試和機試兩部分組成。這種評價考核方式主要以日常教學中的知識點為主,勢必造成學生“死記硬背”現象日漸凸顯,不僅會影響到教學質量,還會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造成影響。
筆者認為,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重點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理念,采取微課形式進行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教學。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創新融合,高等院校教學對互聯網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在進行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微課模式構建時,可充分發揮微視頻顯著優勢。教師通過制作新穎的教學視頻,讓學生能夠直觀、生動去接受新鮮事物。在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前,教師將本章節知識點以視頻教程形式進行導入,并將項目案例單獨錄制成為微視頻放到線上教學平臺,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自主學習,通過此種方式有效打破時空束縛,讓學生能夠從容應對課堂上所講解的知識點,也使得教學模式更加趨向于多元化,有效取締了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過程中,應重點把控教學模式的創新性和全面性,將實踐項目移植到課堂中,從而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創新意識。因此,在基于實踐項目的導向下進行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此外,依托具體的Photoshop 項目,對項目進行一一分解,為各教學環節分別設置項目任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項目全過程,在實踐中不斷提供自身素養和專業知識,確保實踐項目和教學的統一性。其次,以項目為重要載體,促使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教學革新與市場需求的無縫銜接,并按照企業管理體制機制,構建“教師為項目主管、教學課堂為項目載體、學生為項目參與者”的教學構想,全面實施具體項目,從而為學生后期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入企業真實項目為教學載體,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平面設計工作的具體任務,從而摒棄以往的教學模式。此外,筆者建議,高校應尋求多種渠道,鼓勵學生參加高水平的Photoshop 課程相關設計比賽,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改”方式,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從而全面鞏固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改革成效。
以往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教學評價更加側重于理論考核,嚴重忽略了學生專業素質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考核。簡而言之,缺乏高效的考核機制,Photoshop軟件教學實踐必將失去本質含義,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更是教學改革成效的價值體現。首先,應重視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的考評,采取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其中平時考核主要采取作品評閱的形式,讓學生之間對作品進行相互評價和打分。此外,實際教學評價過程中,應對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進行積極改進,適當增加學生日常成績在總成績的占比,主要對平時任務情況、參與具體項目情況進行考核。
綜上所述,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創新與改革逐漸成為平面設計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更是為社會輸送更為優質的創新人才的基礎保障。現階段,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國內各大院校應以秉持“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立足于學生的內在價值需求,有效摒棄教學評價形式過于單一、軟件應用教學缺乏創新性及教學模式單一等瓶頸因素。鑒于此,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創新發展,筆者認為,Photoshop 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應利用微課,全面優化教學模式,將實踐項目移植到課堂,確保實踐項目和教學的統一性,同時有效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從而為平面設計行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