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玲/重慶電訊職業學院
學校發展規劃(School Developing Planning,SDP)是近年來在國際上興起的一種改進學校管理、提高學??冃降男碌膶W校管理理念,它包括一整套技術方法和步驟。本文將立足于實踐,揭示學校發展規劃制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剖析這些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學校發展規劃制定工作的建議。
學校在制定發展發展規劃過程中,由于建校時間較短,學校只是通過簡單而比較有效的方法來打開局面:一是通過大量的學校宣傳和動員招生老師和在職老師的力量擴大招生規模,二是通過教學提高學校升學率,從而拉動學校經濟,提高效益。學校所謂制定的規劃也只是把經濟效益放第一位,缺乏追求社會效益;未遵循教育規律,導致對以后學校發展的定位缺乏預算,在實際工作中胡子眉毛一把抓,缺乏重點,效率較低。
學校在制定發展規劃過程中,只注重領導意愿,未充分尊重教師、學生的自身利益,導致在制定過程中缺乏他們參與和合作的身影;在操作過程中,只注重從上而下單一的執行方式,領導和師生之間缺乏充分的溝通、交流,工作中也欠缺協商,意見不統一,在落實學校規劃的各項目標銜接不到位,未形成全校一盤棋的發展局面。
學校發展規劃缺乏專門的機構,專業的規劃人員也較少。規劃部門都是隨機組建,人員也是隨機抽調部分中層干部臨時組成。規劃的指定都是由校長親自操刀,由他人代寫且制訂實施過程責任不明、運行隨意性強,質量不高。
在學校發展規劃制定過程中,未體現全員參與性、合作性原則,基本上都是由校長一人說了算,欠缺與上下級的有效地溝通,導致關系不協調,工作進度較慢,從而規劃在實施過程中容易受阻。未聘請專家到校指導規劃制定的工作,制定過程缺乏專業性、全面性和前瞻性,實施效果差。
目前學校在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所使用的方法只有SWOT法和標桿分析法,且在使用這兩種技術過程中存在主觀意識較強、方法掌握不當、技術不成熟等情況,從而導致學校在分析校情過程中出現文本與實際情況不吻合、內容上不夠系統、全面,實施過程也容易出現脫節、進度較慢等現象。
學校的重視度不夠,宣傳較少,規劃制訂技術的相關培訓較少,教師的參與度不高,專家指導到校進行指導的次數不多,從而導致教師的發展規劃能力和水平不足,執行力度欠缺。
學校規劃制定的內容上,不夠科學有效、合理。一是理念堆砌,證據缺乏,華而不實,抓不住要領;二是內容撰寫上專業性不強,創新能力不足,部分框架和文字描述有不夠合理、恰當,學校特色不突出,整體規劃缺乏連續性和可行性。
學校未能發揮制定過程中各要素之間協作整合作用。一是學校在制定發展規劃過程中,一線教師參與性不強,文本欠缺標準,實施過程困難,教師認可度不高。二是校長一手操辦學校規劃的制定,直接分發到各個科室教師執行,缺乏與教職工的溝通和交流,讓很多教師感覺只是被迫接受規劃的相關文件,實質上根本沒認真學習和領悟規劃內涵,加上由于受到條件限制,很多教師都未參與過規劃的相關活動,從而對他們來說就是紙上談兵,更談不上能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中。
對于學校而言,制定一份能夠引領學校發展的規劃對于引領學校發展方向、理清學校發展路徑具有重要意義。但如上所述,在現實中,學校發展規劃的制定環節存在諸多問題。探究問題背后的成因,主要有教育管理者觀念上對規劃的輕視、區域教育政策環境的多變以及學校內部治理體制的不完善。
盡管教育部分別在2013年、2015年頒布了《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和《普通高中校長專業標準》等文件,并在這些文件中將引領學校發展列為校長(園長)的首要專業職責,且明確指出校長(園長)在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方面知識和能力的具體要求。但是,在學校領導的視野里,學校的教學質量、學生素質等方面的工作要比學校發展規劃的制定更為重要;規劃的制定只是為了應付上級行政管理部門的檢查,以及配合國家五年發展規劃的一項階段性工作,目的就是依靠這些時髦的口號和理念來宣傳學校,對學校未來的發展確立目標和思路并無太大關聯和幫助。在日常的各類校長培訓課程中,都是以“教師專業發展”、“教學領導力”等主題,而鮮見對校長進行學校發展規劃制定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培訓。由此表明,學校發展規劃制定的工作并非十分重要。
在現實的學校管理實踐中,學校所制定的章程建設和相關學校管理等還流于形式,雖有相應的文本和組織機構,但并未在學校管理決策中發揮實質性作用。一方面學校的管理模式還處在由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主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領導層決定學校的人財物等重要事項,學校自主辦學、自主管理的狀態尚未形成。另一方面,作為學校管理主體的教職工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卻很少參與學校管理,部分教師還停留在只關心自身利益或者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事物(例如學生成績、班級管理等),對學校章程修訂、學校發展規劃相關宏觀的重要事項則無人關注。同時,作為利益相關者的家長和其他社區成員能直接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較少,也沒精力和時間去關注學校發展規劃。因此,在學校發展規劃制定的過程中,只注重學校領導的權威,缺乏教職工和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學校發展規劃并未發揮實質性作用。
學校在制定學校發展規劃過程中,一要以人為中心,體現人的核心作用,充分尊重教職員工和學生的需要,促進他們的自身發展;二要結合學校實際,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重,教學質量和學校管理要一手抓;三是工作要突出重點,學會分析事情的輕重緩急,不可一刀切或者平均主義;四是要學會與學校共同體成員密切合作,和諧共處,相互溝通與交流;五是要突出學校的特色教育,著力打造以特色謀生存,以特色謀發展的局面。
在學校發展規劃制定過程中,制定的主體要從校長轉變到全校共同體成員集體談論、溝通和參與,并且在校長的領導下,合理有效利用各個資源,組織召開教職工代表和社區代表大會,征求他們對規劃的方案和意見,并把調研、研討的結果、建議、工作方案以文本的方式分發到各年級組、教學組和社區代表手中,最后收集他們對工作方案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使整個組織能高效運轉。成立專業的規劃部門或機構,由規劃師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進行調研撰寫學校發展規劃草案;邀請相關專家進校對發展規劃制定進行專業的組織和指導,從而提高規劃制定的能力和水平。
學校在制定發展規劃過程中要注重技術的價值和應用,并通過組織、宣傳、統一學習的方式,使每個教職員工都能積極參與到規劃制定中來,并能正確理解和掌握發展規劃制定的技術和方法,除了讓他們學會使用常見的SWOT法和標桿分析法外,還應掌握其他的技術,如問題樹法、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法、排序法,從而為學校的發展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進一步增強學校的競爭力,為學校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在學校發展規劃中,要注重質量效益與規模速度、人才培育和基礎建設、特色學科和基礎學科、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等方面相結合,明確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生培養的重要性,注重學科建設,優化學校教學環境;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和完善制度建設;堅持“科研立校”,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進為指引,高度重視學校文化建設,轉變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進一步加強課程的管理和評價,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從而促進學校的發展。